本文目录
一、重庆金佛山门票本地人
北门、西门、南门都是一个价,执行政策一样
平时是门票75元,索道票来回80元,一共155元。现在金佛山在办优惠年卡,重庆的198,南川的138,学生票148,无限次免费游金佛山西坡坐索道,嘿划算!
【门票半价】60-69周岁老人(持证)、身高1.2-1.4米儿童享受金佛山门票半票【老师门票】老师(持证)9月10日(教师节)从金佛山西大门上山,金佛山索道免费【门票免票】年满70周岁老人(持证),1.2米以下儿童,现役军人、残疾人、随团导游、记者(须持证)
旺季127淡季110。索道中天门-南天门价格单80/1人往返140/一人
金佛山位于重庆市南川区境内。每当夏秋晚晴,落日斜晖把山崖映染得金碧辉煌,如一尊尊金身大佛闪射出万道霞光,壮观而美丽。目前景区开放西坡和北坡两部分,两坡都有索道,可采用西坡上、北坡下的方式来游玩。
进入西坡景区,可以选择步行穿过2.5公里的碧潭幽谷抵达索道下站。也可以选择乘坐景区观光巴士直达索道站。乘上山后沿着金龟朝阳步道慢慢前行,沿途经过竹林、观景平台等,都可驻足远眺群峰绝壁。约1.5小时即可到游客中心。游客中心门前的岔路口有游览车可直达北坡,不过只有旺季才有,淡季时有当地人营运的小面包车。
北坡山势奇秀险峻,乘坐索道上山后,还可以走走山上残存的古栈道“永灵古道”。北坡的山上分布着很多天然溶洞,以古佛洞较为著名,洞中有一个巨大的洞厅,四壁的佛像在光影中显得很是神秘。洞厅一侧有500罗汉阵,沿着罗汉阵前行就走到出口。洞口三面悬崖,背靠高山,天气晴朗的时候,这里是观赏金佛山云海的较佳位置。
金佛山西坡景点主要包括山下的天星小镇、碧潭幽谷和山上的牵牛坪、金龟朝阳、金佛洞、杜鹃王树、凤凰寺遗址等。
北坡景点主要包括山下的卧龙潭、古银杏园和山上的金山石林、古佛洞、老龙洞、烟云洞、桃源洞、药池坝、绝壁栈道等。
金佛山西坡和北坡景区的门票需要分别购买,目前暂未统一门票价格。
门票价格:淡季70元/人,旺季90元/人
金佛山西坡门票+往返索道+往返景区巴士(旺季):180元/人
门票价格:淡季50元/人,旺季75元/人
开放时间:淡季为3月、4月、5月、6月、9月、11月;旺季为1月、2月、7月、8月、10月、12月。
滑雪场门票:平时30元/人;40元/人(周末、节假日)
滑雪圈:平时60元(20分钟),周末80元(20分钟)
戏雪区:平时30元/人,周末40元/人(1.4米以下儿童免费)
单双板:平时150元/小时,周末160元/小时
滑雪场门票:30元/人(如参加娱雪套票或滑雪则免票)
娱雪套票:88元/人【含以下项目各一次:雪地坦克-单圈、雪地挖掘机(10分钟)、雪地转转(5分钟)、雪地香蕉船(20分钟)、雪圈(20分钟)】
单双板:平时120元(不限时,含雪仗雪鞋)
金佛山西坡入园地点:重庆市南川区南城街道办事处三汇村金佛山景区西门
重庆到金佛山西坡:内环线—上界水高速(69KM)—南川区出口(下高速后十字街口左行)(9KM)—文凤镇—先锋镇—(三岔口左行)天马公路(9KM)—天星度假区—经景观长廊—金佛山景区西门停车场
金佛山北坡入园地点:南川金佛山景区北坡金佛山北大门索道下站
重庆到金佛山北坡:内环线—上界水高速—大铺子出口(下高速)—佛山东路—三泉镇(右转岔路进入景区公路)—金佛山北坡索道下站
金佛山旅游无论西坡、北坡都可以住在南川城区,金佛山山顶可住金佛山两江酒店,不过这里房源较少,需提前预订。
西坡景区山下住宿可选择:西坡天星两江假日酒店、三线酒店、天星客栈。
北坡景区山下住宿可选择:博赛大酒店、温泉度假村、卧龙潭度假村、翡翠谷度假村、古银杏宾馆或周边农家乐。
金佛山这几天没有雪。不仅这几天没有,年底以前通常都不会有,金佛山一般要到1月份才会下雪,现在还不够冷。如果你是想来金佛山看雪的话,关注一下重庆本地的旅游新闻即可。每年金佛山、仙女山这些地方一旦下雪,马上就会在重庆本地的各种旅游网站宣传开。
如果你是想来金佛山滑雪的话,只要金佛山下了第一场雪,基本上就可以了。通常一旦下雪,天气不会很快回暖,滑雪场也有人工造雪机补雪,维持一两周是没多大问题的。当然,金佛山的雪不会太大,别指望跟东北的滑雪场比。
重庆南川金山泉温泉位于重庆市南川区三家镇药材村三泉社,地处金佛山北麓。温泉是出自距今5.1亿年的寒武纪地层涌出的天然温泉。成人票75元,儿童票39元。最晚需在伎用当天晚22.00点前购买,选用的日期当天有效。小孩和老人须具有安全监护能力的并持有门票的成人陪同。
金佛山景区的门票是80元一个人,团购或者网上订购的优惠价是68元一个人,1.2-1.5米儿童半票(1.2米以下儿童,60岁以上老人及退伍军人免费)
首先从你住的地方到景点附近的路程要根据你自己的交通安排看花费多少,然后到景区直接买票上山是80,网上团购票是72。第二,索道80,巴士20,景区大巴20来分钟,缆车十来分钟。
戏雪:30元/人(周一到周日);单板(双)板:120元/人(周一到周五)-150元/人(周末);雪圈:60元/20分钟
存物柜:20元/个/次滑雪服:50元/套/次雪镜:20元/个/次
除了玩还有吃喝拉撒什么的都算进去,具体费用根据你多少个人统计一下,最后排队的问题,真正的玩儿了一小时,排队两小时,大家要去,请先做好御寒工作,最好错峰出行,周末人多。
二、重庆二江龙兴影视城老年人收门票吗
重庆二江国际影视城(民国街)门票价格。成人票:门市价40元/人,微信优惠价39元/人。
两江国际影视城(民国街)门票优待免费政策:儿童身高1.2米(不含)以下,凭实际身高,免费;
老人,70周岁(含)以上,凭老年证或身份证免费;
残疾人,凭残疾证,免费;现役军人,凭军官证,免费;
两江国际影视城(民国街)门票免票政策。老人,60周岁(含)-70周岁(含)以上凭老年证或身份证销售半价优惠票。
三、合川钓鱼城合川钓鱼城需要门票吗
1、合川钓鱼城需要门票吗2、合川钓鱼城适合老年人吗3、重庆合川钓鱼城——峭壁千寻古战场4、在蒙古铁蹄下坚守36年的钓鱼城,曾一举改变了欧亚格局合川钓鱼城需要门票吗
合川钓鱼城需要门票。
去合川钓鱼城需要门票。合川钓鱼城,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
合川钓鱼城的简介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在重庆市合川区嘉陵江南岸5公里处,占地2.5平方公里。传说有一巨神在这钓嘉陵江中的鱼,以解一方百姓饥馑,山由此得名。钓鱼城峭壁千寻,古城门、城墙雄伟坚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环绕,俨然兵家雄关,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
1259年发生在南宋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长达36年的“钓鱼城保卫战”,是南宋王朝与蒙古之间的生死决战,更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之战,创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誉为“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主要景观有城门、城墙、皇宫、武道衙门、步军营、水军码头等遗址,有钓鱼台、护国寺、悬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飞檐洞等名胜古迹,还有元、明、清三代遗留的大量诗赋辞章、浮雕碑刻。
钓鱼城之战与世界格局的变迁;八百年功勋历史的留存与积淀;众志成城、守土抗战的坚韧与顽强,古战场攻防构筑物遗迹和遗址,钓鱼城都是举世无双和无与伦比的。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合川钓鱼城适合老年人吗
适合老年人。钓鱼城就特别适合老年人耍合川钓鱼城,闲来无事钓钓鱼还能在当地做了吃。也可以直接开车到山顶合川钓鱼城,这个路线适合老年人或者不想走动合川钓鱼城,去山上农家乐的人。学生党可以坐公交车到钓鱼城码头合川钓鱼城,然后可以坐园区的巴士(免费)到山顶。
合川钓鱼城需要门票。
去合川钓鱼城需要门票。合川钓鱼城,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
合川钓鱼城的简介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在重庆市合川区嘉陵江南岸5公里处,占地2.5平方公里。传说有一巨神在这钓嘉陵江中的鱼,以解一方百姓饥馑,山由此得名。钓鱼城峭壁千寻,古城门、城墙雄伟坚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环绕,俨然兵家雄关,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
1259年发生在南宋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长达36年的“钓鱼城保卫战”,是南宋王朝与蒙古之间的生死决战,更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之战,创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誉为“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主要景观有城门、城墙、皇宫、武道衙门、步军营、水军码头等遗址,有钓鱼台、护国寺、悬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飞檐洞等名胜古迹,还有元、明、清三代遗留的大量诗赋辞章、浮雕碑刻。
钓鱼城之战与世界格局的变迁;八百年功勋历史的留存与积淀;众志成城、守土抗战的坚韧与顽强,古战场攻防构筑物遗迹和遗址,钓鱼城都是举世无双和无与伦比的。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合川钓鱼城适合老年人吗
适合老年人。钓鱼城就特别适合老年人耍合川钓鱼城,闲来无事钓钓鱼还能在当地做了吃。也可以直接开车到山顶合川钓鱼城,这个路线适合老年人或者不想走动合川钓鱼城,去山上农家乐的人。学生党可以坐公交车到钓鱼城码头合川钓鱼城,然后可以坐园区的巴士(免费)到山顶。
去合川钓鱼城需要门票。合川钓鱼城,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
合川钓鱼城的简介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在重庆市合川区嘉陵江南岸5公里处,占地2.5平方公里。传说有一巨神在这钓嘉陵江中的鱼,以解一方百姓饥馑,山由此得名。钓鱼城峭壁千寻,古城门、城墙雄伟坚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环绕,俨然兵家雄关,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
1259年发生在南宋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长达36年的“钓鱼城保卫战”,是南宋王朝与蒙古之间的生死决战,更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之战,创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誉为“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主要景观有城门、城墙、皇宫、武道衙门、步军营、水军码头等遗址,有钓鱼台、护国寺、悬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飞檐洞等名胜古迹,还有元、明、清三代遗留的大量诗赋辞章、浮雕碑刻。
钓鱼城之战与世界格局的变迁;八百年功勋历史的留存与积淀;众志成城、守土抗战的坚韧与顽强,古战场攻防构筑物遗迹和遗址,钓鱼城都是举世无双和无与伦比的。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合川钓鱼城适合老年人吗
适合老年人。钓鱼城就特别适合老年人耍合川钓鱼城,闲来无事钓钓鱼还能在当地做了吃。也可以直接开车到山顶合川钓鱼城,这个路线适合老年人或者不想走动合川钓鱼城,去山上农家乐的人。学生党可以坐公交车到钓鱼城码头合川钓鱼城,然后可以坐园区的巴士(免费)到山顶。
合川钓鱼城的简介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在重庆市合川区嘉陵江南岸5公里处,占地2.5平方公里。传说有一巨神在这钓嘉陵江中的鱼,以解一方百姓饥馑,山由此得名。钓鱼城峭壁千寻,古城门、城墙雄伟坚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环绕,俨然兵家雄关,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
1259年发生在南宋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长达36年的“钓鱼城保卫战”,是南宋王朝与蒙古之间的生死决战,更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之战,创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誉为“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主要景观有城门、城墙、皇宫、武道衙门、步军营、水军码头等遗址,有钓鱼台、护国寺、悬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飞檐洞等名胜古迹,还有元、明、清三代遗留的大量诗赋辞章、浮雕碑刻。
钓鱼城之战与世界格局的变迁;八百年功勋历史的留存与积淀;众志成城、守土抗战的坚韧与顽强,古战场攻防构筑物遗迹和遗址,钓鱼城都是举世无双和无与伦比的。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合川钓鱼城适合老年人吗
适合老年人。钓鱼城就特别适合老年人耍合川钓鱼城,闲来无事钓钓鱼还能在当地做了吃。也可以直接开车到山顶合川钓鱼城,这个路线适合老年人或者不想走动合川钓鱼城,去山上农家乐的人。学生党可以坐公交车到钓鱼城码头合川钓鱼城,然后可以坐园区的巴士(免费)到山顶。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在重庆市合川区嘉陵江南岸5公里处,占地2.5平方公里。传说有一巨神在这钓嘉陵江中的鱼,以解一方百姓饥馑,山由此得名。钓鱼城峭壁千寻,古城门、城墙雄伟坚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环绕,俨然兵家雄关,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
1259年发生在南宋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长达36年的“钓鱼城保卫战”,是南宋王朝与蒙古之间的生死决战,更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之战,创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誉为“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主要景观有城门、城墙、皇宫、武道衙门、步军营、水军码头等遗址,有钓鱼台、护国寺、悬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飞檐洞等名胜古迹,还有元、明、清三代遗留的大量诗赋辞章、浮雕碑刻。
钓鱼城之战与世界格局的变迁;八百年功勋历史的留存与积淀;众志成城、守土抗战的坚韧与顽强,古战场攻防构筑物遗迹和遗址,钓鱼城都是举世无双和无与伦比的。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合川钓鱼城适合老年人吗
适合老年人。钓鱼城就特别适合老年人耍合川钓鱼城,闲来无事钓钓鱼还能在当地做了吃。也可以直接开车到山顶合川钓鱼城,这个路线适合老年人或者不想走动合川钓鱼城,去山上农家乐的人。学生党可以坐公交车到钓鱼城码头合川钓鱼城,然后可以坐园区的巴士(免费)到山顶。
1259年发生在南宋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长达36年的“钓鱼城保卫战”,是南宋王朝与蒙古之间的生死决战,更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之战,创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誉为“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主要景观有城门、城墙、皇宫、武道衙门、步军营、水军码头等遗址,有钓鱼台、护国寺、悬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飞檐洞等名胜古迹,还有元、明、清三代遗留的大量诗赋辞章、浮雕碑刻。
钓鱼城之战与世界格局的变迁;八百年功勋历史的留存与积淀;众志成城、守土抗战的坚韧与顽强,古战场攻防构筑物遗迹和遗址,钓鱼城都是举世无双和无与伦比的。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合川钓鱼城适合老年人吗
适合老年人。钓鱼城就特别适合老年人耍合川钓鱼城,闲来无事钓钓鱼还能在当地做了吃。也可以直接开车到山顶合川钓鱼城,这个路线适合老年人或者不想走动合川钓鱼城,去山上农家乐的人。学生党可以坐公交车到钓鱼城码头合川钓鱼城,然后可以坐园区的巴士(免费)到山顶。
钓鱼城主要景观有城门、城墙、皇宫、武道衙门、步军营、水军码头等遗址,有钓鱼台、护国寺、悬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飞檐洞等名胜古迹,还有元、明、清三代遗留的大量诗赋辞章、浮雕碑刻。
钓鱼城之战与世界格局的变迁;八百年功勋历史的留存与积淀;众志成城、守土抗战的坚韧与顽强,古战场攻防构筑物遗迹和遗址,钓鱼城都是举世无双和无与伦比的。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合川钓鱼城适合老年人吗
适合老年人。钓鱼城就特别适合老年人耍合川钓鱼城,闲来无事钓钓鱼还能在当地做了吃。也可以直接开车到山顶合川钓鱼城,这个路线适合老年人或者不想走动合川钓鱼城,去山上农家乐的人。学生党可以坐公交车到钓鱼城码头合川钓鱼城,然后可以坐园区的巴士(免费)到山顶。
钓鱼城之战与世界格局的变迁;八百年功勋历史的留存与积淀;众志成城、守土抗战的坚韧与顽强,古战场攻防构筑物遗迹和遗址,钓鱼城都是举世无双和无与伦比的。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
合川钓鱼城适合老年人吗
适合老年人。钓鱼城就特别适合老年人耍合川钓鱼城,闲来无事钓钓鱼还能在当地做了吃。也可以直接开车到山顶合川钓鱼城,这个路线适合老年人或者不想走动合川钓鱼城,去山上农家乐的人。学生党可以坐公交车到钓鱼城码头合川钓鱼城,然后可以坐园区的巴士(免费)到山顶。
合川钓鱼城适合老年人吗
适合老年人。钓鱼城就特别适合老年人耍合川钓鱼城,闲来无事钓钓鱼还能在当地做了吃。也可以直接开车到山顶合川钓鱼城,这个路线适合老年人或者不想走动合川钓鱼城,去山上农家乐的人。学生党可以坐公交车到钓鱼城码头合川钓鱼城,然后可以坐园区的巴士(免费)到山顶。
适合老年人。钓鱼城就特别适合老年人耍合川钓鱼城,闲来无事钓钓鱼还能在当地做了吃。也可以直接开车到山顶合川钓鱼城,这个路线适合老年人或者不想走动合川钓鱼城,去山上农家乐的人。学生党可以坐公交车到钓鱼城码头合川钓鱼城,然后可以坐园区的巴士(免费)到山顶。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嘉陵江南岸5公里处。经重庆妹弟cheng竭力推荐,又扛过天雨湿滑担忧不便合川钓鱼城的犹豫,毅然驾车出发,寻觅古战场而去——
两辆车先后到达钓鱼城景区停车场。导游都派出去了,只能租用智能导游,走到一个景点它会自动介绍内容。
这里是原来古军营的较场,较场东南边上,是古军营山庄,山庄里有几座古军营。古军营是原钓鱼城守军的驻所,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王立开城降元之后,雄伟的较场和成片的营房被元军焚毁,随后又历经七个多世纪的荒废,只留下依稀的残基可寻。1987年至1989年间,国家拨专款在遗址上平整了较场,修复了部分营房。
1259年发生在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长达36年的“钓鱼城保卫战”,不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生死决战,更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之战,创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五个陈列厅以钓鱼城36年抗战史为主线,以图文并茂、智能声光的形式,从“历史风云、独钓中原、鏖战鱼城、上帝折鞭、忠义千秋以及宋代兵器、宋代居民生活场景”等方面进行了展示,并有宋蒙攻守双方的历史人物雕塑及汪德臣喊降、蒙哥中炮的战争场景动画。
跑马道是钓鱼城军民修筑的、贯穿全城的军事交通命脉。遇有军情,守城部队即可通过跑马道迅速到达战斗地点。钓鱼城跑马道遗址总长约8.5公里,路面宽3.5米,可供“三马并进,五人并行”。
沿着跑马道,来到嘉陵江边,陡峭的岸边,是坚固的城墙。据说,钓鱼城里倚悬崖绝壁而建的古城墙有17里长,城墙上有了望孔、炮台口,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1235年,蒙古大军在西征东欧、东征金辽的同时,大举出兵南下攻宋。自此,双方在西起川陕、中抵荆襄、东至江淮的三大战场,展开数十年攻防。因地处长江上游,扼夔门天险,顺江可趋吴楚,巴蜀地区在相当一段时期里成为蒙古攻宋的首要目标。
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为了抗击蒙古军,派甘闰于潼川府路合州(今重庆合川)东十里钓鱼山上筑寨。南宋淳_三年(1243年),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史兼重庆知府余_始筑钓鱼城,并驻以重兵。
1251年,成吉思汗之孙蒙哥继承汗位,亲率右路军经关中进攻四川,企图攻取重庆,东下夔门,与左路军和南翼军会师于鄂州,再顺流东下,直捣临安,灭亡南宋。
南宋宝_六年(1258年),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四川,于次年2月兵临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今重庆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不能越雷池半步。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
从而钓鱼城以“蒙哥大汗战死钓鱼城下,蒙古汗国不得不从欧亚战场撤军”的史实而闻名世界。
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后,改变先取巴蜀的灭宋战略,逐渐把进攻重点转移到长江中游的荆襄战区。蒙宋双方在四川战场进入相峙状态。作为重庆前哨的钓鱼城,与嘉陵江、长江沿岸诸多山城相互支持、依存,足以控扼东川,因而仍是蒙宋争夺的焦点。
1268年,忽必烈先后调集近十万大军围襄阳,开始了长达5年的襄樊之役,也揭开了蒙古第三次征宋的序幕。为牵制南宋从巴蜀调兵援助襄阳,蒙古军在四川开展大规模袭扰,尤其加强对钓鱼城的包围,并在钓鱼城与其他山城之间“筑城进窥”。但钓鱼城守将张珏战守有力,“往往出奇制胜,斩获累捷。”直至襄樊战役结束前,蒙古军在钓鱼城只能“春去秋来,出没无常”。
1273年,元军进占襄阳后,忽必烈下诏水路并进,大举灭宋。四川诸多城镇也相继被元军取得。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两辆车先后到达钓鱼城景区停车场。导游都派出去了,只能租用智能导游,走到一个景点它会自动介绍内容。
这里是原来古军营的较场,较场东南边上,是古军营山庄,山庄里有几座古军营。古军营是原钓鱼城守军的驻所,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王立开城降元之后,雄伟的较场和成片的营房被元军焚毁,随后又历经七个多世纪的荒废,只留下依稀的残基可寻。1987年至1989年间,国家拨专款在遗址上平整了较场,修复了部分营房。
1259年发生在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长达36年的“钓鱼城保卫战”,不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生死决战,更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之战,创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五个陈列厅以钓鱼城36年抗战史为主线,以图文并茂、智能声光的形式,从“历史风云、独钓中原、鏖战鱼城、上帝折鞭、忠义千秋以及宋代兵器、宋代居民生活场景”等方面进行了展示,并有宋蒙攻守双方的历史人物雕塑及汪德臣喊降、蒙哥中炮的战争场景动画。
跑马道是钓鱼城军民修筑的、贯穿全城的军事交通命脉。遇有军情,守城部队即可通过跑马道迅速到达战斗地点。钓鱼城跑马道遗址总长约8.5公里,路面宽3.5米,可供“三马并进,五人并行”。
沿着跑马道,来到嘉陵江边,陡峭的岸边,是坚固的城墙。据说,钓鱼城里倚悬崖绝壁而建的古城墙有17里长,城墙上有了望孔、炮台口,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1235年,蒙古大军在西征东欧、东征金辽的同时,大举出兵南下攻宋。自此,双方在西起川陕、中抵荆襄、东至江淮的三大战场,展开数十年攻防。因地处长江上游,扼夔门天险,顺江可趋吴楚,巴蜀地区在相当一段时期里成为蒙古攻宋的首要目标。
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为了抗击蒙古军,派甘闰于潼川府路合州(今重庆合川)东十里钓鱼山上筑寨。南宋淳_三年(1243年),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史兼重庆知府余_始筑钓鱼城,并驻以重兵。
1251年,成吉思汗之孙蒙哥继承汗位,亲率右路军经关中进攻四川,企图攻取重庆,东下夔门,与左路军和南翼军会师于鄂州,再顺流东下,直捣临安,灭亡南宋。
南宋宝_六年(1258年),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四川,于次年2月兵临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今重庆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不能越雷池半步。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
从而钓鱼城以“蒙哥大汗战死钓鱼城下,蒙古汗国不得不从欧亚战场撤军”的史实而闻名世界。
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后,改变先取巴蜀的灭宋战略,逐渐把进攻重点转移到长江中游的荆襄战区。蒙宋双方在四川战场进入相峙状态。作为重庆前哨的钓鱼城,与嘉陵江、长江沿岸诸多山城相互支持、依存,足以控扼东川,因而仍是蒙宋争夺的焦点。
1268年,忽必烈先后调集近十万大军围襄阳,开始了长达5年的襄樊之役,也揭开了蒙古第三次征宋的序幕。为牵制南宋从巴蜀调兵援助襄阳,蒙古军在四川开展大规模袭扰,尤其加强对钓鱼城的包围,并在钓鱼城与其他山城之间“筑城进窥”。但钓鱼城守将张珏战守有力,“往往出奇制胜,斩获累捷。”直至襄樊战役结束前,蒙古军在钓鱼城只能“春去秋来,出没无常”。
1273年,元军进占襄阳后,忽必烈下诏水路并进,大举灭宋。四川诸多城镇也相继被元军取得。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这里是原来古军营的较场,较场东南边上,是古军营山庄,山庄里有几座古军营。古军营是原钓鱼城守军的驻所,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王立开城降元之后,雄伟的较场和成片的营房被元军焚毁,随后又历经七个多世纪的荒废,只留下依稀的残基可寻。1987年至1989年间,国家拨专款在遗址上平整了较场,修复了部分营房。
1259年发生在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长达36年的“钓鱼城保卫战”,不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生死决战,更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之战,创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五个陈列厅以钓鱼城36年抗战史为主线,以图文并茂、智能声光的形式,从“历史风云、独钓中原、鏖战鱼城、上帝折鞭、忠义千秋以及宋代兵器、宋代居民生活场景”等方面进行了展示,并有宋蒙攻守双方的历史人物雕塑及汪德臣喊降、蒙哥中炮的战争场景动画。
跑马道是钓鱼城军民修筑的、贯穿全城的军事交通命脉。遇有军情,守城部队即可通过跑马道迅速到达战斗地点。钓鱼城跑马道遗址总长约8.5公里,路面宽3.5米,可供“三马并进,五人并行”。
沿着跑马道,来到嘉陵江边,陡峭的岸边,是坚固的城墙。据说,钓鱼城里倚悬崖绝壁而建的古城墙有17里长,城墙上有了望孔、炮台口,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1235年,蒙古大军在西征东欧、东征金辽的同时,大举出兵南下攻宋。自此,双方在西起川陕、中抵荆襄、东至江淮的三大战场,展开数十年攻防。因地处长江上游,扼夔门天险,顺江可趋吴楚,巴蜀地区在相当一段时期里成为蒙古攻宋的首要目标。
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为了抗击蒙古军,派甘闰于潼川府路合州(今重庆合川)东十里钓鱼山上筑寨。南宋淳_三年(1243年),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史兼重庆知府余_始筑钓鱼城,并驻以重兵。
1251年,成吉思汗之孙蒙哥继承汗位,亲率右路军经关中进攻四川,企图攻取重庆,东下夔门,与左路军和南翼军会师于鄂州,再顺流东下,直捣临安,灭亡南宋。
南宋宝_六年(1258年),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四川,于次年2月兵临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今重庆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不能越雷池半步。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
从而钓鱼城以“蒙哥大汗战死钓鱼城下,蒙古汗国不得不从欧亚战场撤军”的史实而闻名世界。
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后,改变先取巴蜀的灭宋战略,逐渐把进攻重点转移到长江中游的荆襄战区。蒙宋双方在四川战场进入相峙状态。作为重庆前哨的钓鱼城,与嘉陵江、长江沿岸诸多山城相互支持、依存,足以控扼东川,因而仍是蒙宋争夺的焦点。
1268年,忽必烈先后调集近十万大军围襄阳,开始了长达5年的襄樊之役,也揭开了蒙古第三次征宋的序幕。为牵制南宋从巴蜀调兵援助襄阳,蒙古军在四川开展大规模袭扰,尤其加强对钓鱼城的包围,并在钓鱼城与其他山城之间“筑城进窥”。但钓鱼城守将张珏战守有力,“往往出奇制胜,斩获累捷。”直至襄樊战役结束前,蒙古军在钓鱼城只能“春去秋来,出没无常”。
1273年,元军进占襄阳后,忽必烈下诏水路并进,大举灭宋。四川诸多城镇也相继被元军取得。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1259年发生在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长达36年的“钓鱼城保卫战”,不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生死决战,更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之战,创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五个陈列厅以钓鱼城36年抗战史为主线,以图文并茂、智能声光的形式,从“历史风云、独钓中原、鏖战鱼城、上帝折鞭、忠义千秋以及宋代兵器、宋代居民生活场景”等方面进行了展示,并有宋蒙攻守双方的历史人物雕塑及汪德臣喊降、蒙哥中炮的战争场景动画。
跑马道是钓鱼城军民修筑的、贯穿全城的军事交通命脉。遇有军情,守城部队即可通过跑马道迅速到达战斗地点。钓鱼城跑马道遗址总长约8.5公里,路面宽3.5米,可供“三马并进,五人并行”。
沿着跑马道,来到嘉陵江边,陡峭的岸边,是坚固的城墙。据说,钓鱼城里倚悬崖绝壁而建的古城墙有17里长,城墙上有了望孔、炮台口,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1235年,蒙古大军在西征东欧、东征金辽的同时,大举出兵南下攻宋。自此,双方在西起川陕、中抵荆襄、东至江淮的三大战场,展开数十年攻防。因地处长江上游,扼夔门天险,顺江可趋吴楚,巴蜀地区在相当一段时期里成为蒙古攻宋的首要目标。
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为了抗击蒙古军,派甘闰于潼川府路合州(今重庆合川)东十里钓鱼山上筑寨。南宋淳_三年(1243年),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史兼重庆知府余_始筑钓鱼城,并驻以重兵。
1251年,成吉思汗之孙蒙哥继承汗位,亲率右路军经关中进攻四川,企图攻取重庆,东下夔门,与左路军和南翼军会师于鄂州,再顺流东下,直捣临安,灭亡南宋。
南宋宝_六年(1258年),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四川,于次年2月兵临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今重庆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不能越雷池半步。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
从而钓鱼城以“蒙哥大汗战死钓鱼城下,蒙古汗国不得不从欧亚战场撤军”的史实而闻名世界。
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后,改变先取巴蜀的灭宋战略,逐渐把进攻重点转移到长江中游的荆襄战区。蒙宋双方在四川战场进入相峙状态。作为重庆前哨的钓鱼城,与嘉陵江、长江沿岸诸多山城相互支持、依存,足以控扼东川,因而仍是蒙宋争夺的焦点。
1268年,忽必烈先后调集近十万大军围襄阳,开始了长达5年的襄樊之役,也揭开了蒙古第三次征宋的序幕。为牵制南宋从巴蜀调兵援助襄阳,蒙古军在四川开展大规模袭扰,尤其加强对钓鱼城的包围,并在钓鱼城与其他山城之间“筑城进窥”。但钓鱼城守将张珏战守有力,“往往出奇制胜,斩获累捷。”直至襄樊战役结束前,蒙古军在钓鱼城只能“春去秋来,出没无常”。
1273年,元军进占襄阳后,忽必烈下诏水路并进,大举灭宋。四川诸多城镇也相继被元军取得。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五个陈列厅以钓鱼城36年抗战史为主线,以图文并茂、智能声光的形式,从“历史风云、独钓中原、鏖战鱼城、上帝折鞭、忠义千秋以及宋代兵器、宋代居民生活场景”等方面进行了展示,并有宋蒙攻守双方的历史人物雕塑及汪德臣喊降、蒙哥中炮的战争场景动画。
跑马道是钓鱼城军民修筑的、贯穿全城的军事交通命脉。遇有军情,守城部队即可通过跑马道迅速到达战斗地点。钓鱼城跑马道遗址总长约8.5公里,路面宽3.5米,可供“三马并进,五人并行”。
沿着跑马道,来到嘉陵江边,陡峭的岸边,是坚固的城墙。据说,钓鱼城里倚悬崖绝壁而建的古城墙有17里长,城墙上有了望孔、炮台口,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1235年,蒙古大军在西征东欧、东征金辽的同时,大举出兵南下攻宋。自此,双方在西起川陕、中抵荆襄、东至江淮的三大战场,展开数十年攻防。因地处长江上游,扼夔门天险,顺江可趋吴楚,巴蜀地区在相当一段时期里成为蒙古攻宋的首要目标。
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为了抗击蒙古军,派甘闰于潼川府路合州(今重庆合川)东十里钓鱼山上筑寨。南宋淳_三年(1243年),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史兼重庆知府余_始筑钓鱼城,并驻以重兵。
1251年,成吉思汗之孙蒙哥继承汗位,亲率右路军经关中进攻四川,企图攻取重庆,东下夔门,与左路军和南翼军会师于鄂州,再顺流东下,直捣临安,灭亡南宋。
南宋宝_六年(1258年),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四川,于次年2月兵临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今重庆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不能越雷池半步。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
从而钓鱼城以“蒙哥大汗战死钓鱼城下,蒙古汗国不得不从欧亚战场撤军”的史实而闻名世界。
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后,改变先取巴蜀的灭宋战略,逐渐把进攻重点转移到长江中游的荆襄战区。蒙宋双方在四川战场进入相峙状态。作为重庆前哨的钓鱼城,与嘉陵江、长江沿岸诸多山城相互支持、依存,足以控扼东川,因而仍是蒙宋争夺的焦点。
1268年,忽必烈先后调集近十万大军围襄阳,开始了长达5年的襄樊之役,也揭开了蒙古第三次征宋的序幕。为牵制南宋从巴蜀调兵援助襄阳,蒙古军在四川开展大规模袭扰,尤其加强对钓鱼城的包围,并在钓鱼城与其他山城之间“筑城进窥”。但钓鱼城守将张珏战守有力,“往往出奇制胜,斩获累捷。”直至襄樊战役结束前,蒙古军在钓鱼城只能“春去秋来,出没无常”。
1273年,元军进占襄阳后,忽必烈下诏水路并进,大举灭宋。四川诸多城镇也相继被元军取得。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跑马道是钓鱼城军民修筑的、贯穿全城的军事交通命脉。遇有军情,守城部队即可通过跑马道迅速到达战斗地点。钓鱼城跑马道遗址总长约8.5公里,路面宽3.5米,可供“三马并进,五人并行”。
沿着跑马道,来到嘉陵江边,陡峭的岸边,是坚固的城墙。据说,钓鱼城里倚悬崖绝壁而建的古城墙有17里长,城墙上有了望孔、炮台口,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1235年,蒙古大军在西征东欧、东征金辽的同时,大举出兵南下攻宋。自此,双方在西起川陕、中抵荆襄、东至江淮的三大战场,展开数十年攻防。因地处长江上游,扼夔门天险,顺江可趋吴楚,巴蜀地区在相当一段时期里成为蒙古攻宋的首要目标。
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为了抗击蒙古军,派甘闰于潼川府路合州(今重庆合川)东十里钓鱼山上筑寨。南宋淳_三年(1243年),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史兼重庆知府余_始筑钓鱼城,并驻以重兵。
1251年,成吉思汗之孙蒙哥继承汗位,亲率右路军经关中进攻四川,企图攻取重庆,东下夔门,与左路军和南翼军会师于鄂州,再顺流东下,直捣临安,灭亡南宋。
南宋宝_六年(1258年),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四川,于次年2月兵临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今重庆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不能越雷池半步。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
从而钓鱼城以“蒙哥大汗战死钓鱼城下,蒙古汗国不得不从欧亚战场撤军”的史实而闻名世界。
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后,改变先取巴蜀的灭宋战略,逐渐把进攻重点转移到长江中游的荆襄战区。蒙宋双方在四川战场进入相峙状态。作为重庆前哨的钓鱼城,与嘉陵江、长江沿岸诸多山城相互支持、依存,足以控扼东川,因而仍是蒙宋争夺的焦点。
1268年,忽必烈先后调集近十万大军围襄阳,开始了长达5年的襄樊之役,也揭开了蒙古第三次征宋的序幕。为牵制南宋从巴蜀调兵援助襄阳,蒙古军在四川开展大规模袭扰,尤其加强对钓鱼城的包围,并在钓鱼城与其他山城之间“筑城进窥”。但钓鱼城守将张珏战守有力,“往往出奇制胜,斩获累捷。”直至襄樊战役结束前,蒙古军在钓鱼城只能“春去秋来,出没无常”。
1273年,元军进占襄阳后,忽必烈下诏水路并进,大举灭宋。四川诸多城镇也相继被元军取得。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重庆好导游。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沿着跑马道,来到嘉陵江边,陡峭的岸边,是坚固的城墙。据说,钓鱼城里倚悬崖绝壁而建的古城墙有17里长,城墙上有了望孔、炮台口,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1235年,蒙古大军在西征东欧、东征金辽的同时,大举出兵南下攻宋。自此,双方在西起川陕、中抵荆襄、东至江淮的三大战场,展开数十年攻防。因地处长江上游,扼夔门天险,顺江可趋吴楚,巴蜀地区在相当一段时期里成为蒙古攻宋的首要目标。
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为了抗击蒙古军,派甘闰于潼川府路合州(今重庆合川)东十里钓鱼山上筑寨。南宋淳_三年(1243年),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史兼重庆知府余_始筑钓鱼城,并驻以重兵。
1251年,成吉思汗之孙蒙哥继承汗位,亲率右路军经关中进攻四川,企图攻取重庆,东下夔门,与左路军和南翼军会师于鄂州,再顺流东下,直捣临安,灭亡南宋。
南宋宝_六年(1258年),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四川,于次年2月兵临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今重庆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不能越雷池半步。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
从而钓鱼城以“蒙哥大汗战死钓鱼城下,蒙古汗国不得不从欧亚战场撤军”的史实而闻名世界。
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后,改变先取巴蜀的灭宋战略,逐渐把进攻重点转移到长江中游的荆襄战区。蒙宋双方在四川战场进入相峙状态。作为重庆前哨的钓鱼城,与嘉陵江、长江沿岸诸多山城相互支持、依存,足以控扼东川,因而仍是蒙宋争夺的焦点。
1268年,忽必烈先后调集近十万大军围襄阳,开始了长达5年的襄樊之役,也揭开了蒙古第三次征宋的序幕。为牵制南宋从巴蜀调兵援助襄阳,蒙古军在四川开展大规模袭扰,尤其加强对钓鱼城的包围,并在钓鱼城与其他山城之间“筑城进窥”。但钓鱼城守将张珏战守有力,“往往出奇制胜,斩获累捷。”直至襄樊战役结束前,蒙古军在钓鱼城只能“春去秋来,出没无常”。
1273年,元军进占襄阳后,忽必烈下诏水路并进,大举灭宋。四川诸多城镇也相继被元军取得。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1235年,蒙古大军在西征东欧、东征金辽的同时,大举出兵南下攻宋。自此,双方在西起川陕、中抵荆襄、东至江淮的三大战场,展开数十年攻防。因地处长江上游,扼夔门天险,顺江可趋吴楚,巴蜀地区在相当一段时期里成为蒙古攻宋的首要目标。
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为了抗击蒙古军,派甘闰于潼川府路合州(今重庆合川)东十里钓鱼山上筑寨。南宋淳_三年(1243年),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史兼重庆知府余_始筑钓鱼城,并驻以重兵。
1251年,成吉思汗之孙蒙哥继承汗位,亲率右路军经关中进攻四川,企图攻取重庆,东下夔门,与左路军和南翼军会师于鄂州,再顺流东下,直捣临安,灭亡南宋。
南宋宝_六年(1258年),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四川,于次年2月兵临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今重庆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不能越雷池半步。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
从而钓鱼城以“蒙哥大汗战死钓鱼城下,蒙古汗国不得不从欧亚战场撤军”的史实而闻名世界。
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后,改变先取巴蜀的灭宋战略,逐渐把进攻重点转移到长江中游的荆襄战区。蒙宋双方在四川战场进入相峙状态。作为重庆前哨的钓鱼城,与嘉陵江、长江沿岸诸多山城相互支持、依存,足以控扼东川,因而仍是蒙宋争夺的焦点。
1268年,忽必烈先后调集近十万大军围襄阳,开始了长达5年的襄樊之役,也揭开了蒙古第三次征宋的序幕。为牵制南宋从巴蜀调兵援助襄阳,蒙古军在四川开展大规模袭扰,尤其加强对钓鱼城的包围,并在钓鱼城与其他山城之间“筑城进窥”。但钓鱼城守将张珏战守有力,“往往出奇制胜,斩获累捷。”直至襄樊战役结束前,蒙古军在钓鱼城只能“春去秋来,出没无常”。
1273年,元军进占襄阳后,忽必烈下诏水路并进,大举灭宋。四川诸多城镇也相继被元军取得。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为了抗击蒙古军,派甘闰于潼川府路合州(今重庆合川)东十里钓鱼山上筑寨。南宋淳_三年(1243年),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史兼重庆知府余_始筑钓鱼城,并驻以重兵。
1251年,成吉思汗之孙蒙哥继承汗位,亲率右路军经关中进攻四川,企图攻取重庆,东下夔门,与左路军和南翼军会师于鄂州,再顺流东下,直捣临安,灭亡南宋。
南宋宝_六年(1258年),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四川,于次年2月兵临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今重庆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不能越雷池半步。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
从而钓鱼城以“蒙哥大汗战死钓鱼城下,蒙古汗国不得不从欧亚战场撤军”的史实而闻名世界。
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后,改变先取巴蜀的灭宋战略,逐渐把进攻重点转移到长江中游的荆襄战区。蒙宋双方在四川战场进入相峙状态。作为重庆前哨的钓鱼城,与嘉陵江、长江沿岸诸多山城相互支持、依存,足以控扼东川,因而仍是蒙宋争夺的焦点。
1268年,忽必烈先后调集近十万大军围襄阳,开始了长达5年的襄樊之役,也揭开了蒙古第三次征宋的序幕。为牵制南宋从巴蜀调兵援助襄阳,蒙古军在四川开展大规模袭扰,尤其加强对钓鱼城的包围,并在钓鱼城与其他山城之间“筑城进窥”。但钓鱼城守将张珏战守有力,“往往出奇制胜,斩获累捷。”直至襄樊战役结束前,蒙古军在钓鱼城只能“春去秋来,出没无常”。
1273年,元军进占襄阳后,忽必烈下诏水路并进,大举灭宋。四川诸多城镇也相继被元军取得。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1251年,成吉思汗之孙蒙哥继承汗位,亲率右路军经关中进攻四川,企图攻取重庆,东下夔门,与左路军和南翼军会师于鄂州,再顺流东下,直捣临安,灭亡南宋。
南宋宝_六年(1258年),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四川,于次年2月兵临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今重庆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不能越雷池半步。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
从而钓鱼城以“蒙哥大汗战死钓鱼城下,蒙古汗国不得不从欧亚战场撤军”的史实而闻名世界。
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后,改变先取巴蜀的灭宋战略,逐渐把进攻重点转移到长江中游的荆襄战区。蒙宋双方在四川战场进入相峙状态。作为重庆前哨的钓鱼城,与嘉陵江、长江沿岸诸多山城相互支持、依存,足以控扼东川,因而仍是蒙宋争夺的焦点。
1268年,忽必烈先后调集近十万大军围襄阳,开始了长达5年的襄樊之役,也揭开了蒙古第三次征宋的序幕。为牵制南宋从巴蜀调兵援助襄阳,蒙古军在四川开展大规模袭扰,尤其加强对钓鱼城的包围,并在钓鱼城与其他山城之间“筑城进窥”。但钓鱼城守将张珏战守有力,“往往出奇制胜,斩获累捷。”直至襄樊战役结束前,蒙古军在钓鱼城只能“春去秋来,出没无常”。
1273年,元军进占襄阳后,忽必烈下诏水路并进,大举灭宋。四川诸多城镇也相继被元军取得。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南宋宝_六年(1258年),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蒙哥亲率的一路军马进犯四川,于次年2月兵临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今重庆合川钓鱼城)。蒙哥铁骑在钓鱼城主将王坚与副将张珏的顽强抗击下,不能越雷池半步。蒙哥被城上火炮击伤,后逝于温泉寺。
从而钓鱼城以“蒙哥大汗战死钓鱼城下,蒙古汗国不得不从欧亚战场撤军”的史实而闻名世界。
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后,改变先取巴蜀的灭宋战略,逐渐把进攻重点转移到长江中游的荆襄战区。蒙宋双方在四川战场进入相峙状态。作为重庆前哨的钓鱼城,与嘉陵江、长江沿岸诸多山城相互支持、依存,足以控扼东川,因而仍是蒙宋争夺的焦点。
1268年,忽必烈先后调集近十万大军围襄阳,开始了长达5年的襄樊之役,也揭开了蒙古第三次征宋的序幕。为牵制南宋从巴蜀调兵援助襄阳,蒙古军在四川开展大规模袭扰,尤其加强对钓鱼城的包围,并在钓鱼城与其他山城之间“筑城进窥”。但钓鱼城守将张珏战守有力,“往往出奇制胜,斩获累捷。”直至襄樊战役结束前,蒙古军在钓鱼城只能“春去秋来,出没无常”。
1273年,元军进占襄阳后,忽必烈下诏水路并进,大举灭宋。四川诸多城镇也相继被元军取得。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从而钓鱼城以“蒙哥大汗战死钓鱼城下,蒙古汗国不得不从欧亚战场撤军”的史实而闻名世界。
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后,改变先取巴蜀的灭宋战略,逐渐把进攻重点转移到长江中游的荆襄战区。蒙宋双方在四川战场进入相峙状态。作为重庆前哨的钓鱼城,与嘉陵江、长江沿岸诸多山城相互支持、依存,足以控扼东川,因而仍是蒙宋争夺的焦点。
1268年,忽必烈先后调集近十万大军围襄阳,开始了长达5年的襄樊之役,也揭开了蒙古第三次征宋的序幕。为牵制南宋从巴蜀调兵援助襄阳,蒙古军在四川开展大规模袭扰,尤其加强对钓鱼城的包围,并在钓鱼城与其他山城之间“筑城进窥”。但钓鱼城守将张珏战守有力,“往往出奇制胜,斩获累捷。”直至襄樊战役结束前,蒙古军在钓鱼城只能“春去秋来,出没无常”。
1273年,元军进占襄阳后,忽必烈下诏水路并进,大举灭宋。四川诸多城镇也相继被元军取得。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1260年,忽必烈即大汗位后,改变先取巴蜀的灭宋战略,逐渐把进攻重点转移到长江中游的荆襄战区。蒙宋双方在四川战场进入相峙状态。作为重庆前哨的钓鱼城,与嘉陵江、长江沿岸诸多山城相互支持、依存,足以控扼东川,因而仍是蒙宋争夺的焦点。
1268年,忽必烈先后调集近十万大军围襄阳,开始了长达5年的襄樊之役,也揭开了蒙古第三次征宋的序幕。为牵制南宋从巴蜀调兵援助襄阳,蒙古军在四川开展大规模袭扰,尤其加强对钓鱼城的包围,并在钓鱼城与其他山城之间“筑城进窥”。但钓鱼城守将张珏战守有力,“往往出奇制胜,斩获累捷。”直至襄樊战役结束前,蒙古军在钓鱼城只能“春去秋来,出没无常”。
1273年,元军进占襄阳后,忽必烈下诏水路并进,大举灭宋。四川诸多城镇也相继被元军取得。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1268年,忽必烈先后调集近十万大军围襄阳,开始了长达5年的襄樊之役,也揭开了蒙古第三次征宋的序幕。为牵制南宋从巴蜀调兵援助襄阳,蒙古军在四川开展大规模袭扰,尤其加强对钓鱼城的包围,并在钓鱼城与其他山城之间“筑城进窥”。但钓鱼城守将张珏战守有力,“往往出奇制胜,斩获累捷。”直至襄樊战役结束前,蒙古军在钓鱼城只能“春去秋来,出没无常”。
1273年,元军进占襄阳后,忽必烈下诏水路并进,大举灭宋。四川诸多城镇也相继被元军取得。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1273年,元军进占襄阳后,忽必烈下诏水路并进,大举灭宋。四川诸多城镇也相继被元军取得。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1276初,南宋朝廷在临安降元。元军也加快了平定四川的步伐,一年多时间里,先后陷泸州、平东川。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1278年农历二月攻破重庆城,绍庆、南平、夔、施、思、播等州皆下。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1279年正月,钓鱼城守将、合州安抚使王立,以不可屠城为条件终止抵抗,开城降元。为南宋坚守了36年的钓鱼城,至此最后陷落了。同年,逃至崖山的幼帝赵_,蹈海而死,南宋灭亡。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从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藉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合川钓鱼城;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这一古今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奇迹。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钓鱼城保卫战长逾36年,写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欧洲人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钓鱼城的现城墙是在原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因此依然极为壮观。从城墙古炮台的垛口向城下远眺,滚滚的嘉陵江奔腾而流,而顺江而下却是嘉陵江、涪江、渠江的汇合口,在城上可以清晰看出钓鱼城是处于三江的怀抱中。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天气晴好时,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护国寺,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毁于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该寺住持智慧和尚又进行培修。大门上一幅石刻对联:城号钓鱼,三江送水开巴堑;寺名护国,孤嶂飞云控蜀江。诉说着钓鱼城护国的重任。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钓鱼城之战。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石曼卿“佛号大字”题刻碑上有楷书、线刻“三尊”(即阿弥陀佛、释迦佛、弥勒佛)佛号共12字。文曰,“无量寿佛、释迦文佛、弥勒尊佛”。每字高0.8米,宽0.7米,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石曼卿手书,且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与“一卧千古”摩崖和“钓鱼城”摩崖,并称为钓鱼城“摩崖三绝”。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护国寺西南边,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悬空卧佛。雕刻于晚唐时期的悬空卧佛,就一尊悬空的崖壁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气。卧佛身长11米,肩宽2.2米,着双领下垂袈裟,凭虚而卧,端庄慈祥,情态自然,“一卧千古”。虽然没有世界闻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悬空雕刻成像亦堪称全国一绝。这尊悬空卧佛,虽然历经36年硝烟战火的洗礼,仍然保存完好。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悬空卧佛脚下,有一眼井,井水从崖缝中渗出,据说,山上有很多眼这样的井,这些井水,是当年在山上坚守抗元的南宋军民的生命之源。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一条栈道。传说,神仙拯救了百姓后,从“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合川钓鱼城忠义祠,始建于明清时期,是钓鱼城重要的古建筑群。该祠占地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重庆招导游
忠义祠正堂,“忠义千秋”的牌匾之下,陈列着钓鱼城守将余_、冉_、冉璞、王坚、张珏的长生牌位,红烛斑驳,透出一丝哀伤。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忠义祠正堂左室,则供奉着王立、李德辉、熊耳夫人三人的长生牌位。王立虽然因为开城投降不能算“忠”没能供在正堂,但他与李德辉、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却不能忘却,正所谓“丹心云表”。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此时,雨急下起来,回程又有些远,合川钓鱼城我们有四位老辈子,如果从来路下山换乘景区交通,也是很困难的事。正在焦急间,两辆轿车奇迹出现!这是我夫人找来的当地餐馆的接客汽车,虽然我们并不在那里吃饭。大家如释重负,轻快到了停车场,驾车前往合川城内吃了大碗的热汤抄手,然后返回重庆。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带着凭吊古战场的千古感慨,默想着比八年抗战更加持久的36年抗战,一行人将返回重庆两江,一览灯火璀璨的现代版重庆奋发向上的时代大景(见前文所述)。
(文中相关介绍来自百度)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位于重庆市合川区,此地地势险峻,被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环绕,自古就是有名的兵家雄关,目前已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自1243年在钓鱼山筑城,到1279年陷落,钓鱼城军民在蒙古铁骑的威逼下坚守抗战36年,不仅多次打退蒙古军队的进攻,还曾改变了整个欧亚的格局。
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落,号“成吉思汗”,定国号为“大蒙古国”。大蒙古国建立后,开始不断扩张, 1218年,灭亡西辽、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1227年灭西夏。成吉思汗去世后,窝阔台继承汗位。1234年,蒙古和南宋南北夹击,灭亡了金朝。之后,蒙古便把目光放到南宋身上,于1235年开始大举出兵南下攻宋。
蒙古对南宋的进攻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两淮、荆襄、川蜀。而川蜀因为地处长江上游,一旦被攻下,蒙古大军可顺江直抵南宋首都临安城,因此成为蒙古的首要进攻目标。为了阻击蒙古军队,南宋军民开始在川蜀修筑各处堡垒营寨,依托当地险要地形与蒙古大军周旋。
1243年,四川制置使余 _于钓鱼山开始筑城,并将合州府和石照县治所都搬到了钓鱼城里。其后王坚和张钰驻守时又分别进行了加修,就这样,以钓鱼城为首的各个营寨堡垒加上川蜀的山地优势,打造了一整套坚固的山地防御体系。
在这些密密麻麻的堡垒营寨之中,共有八座重点建设的城寨。它们分别是:金堂云顶城(今成都市金堂县)、蓬安运山城(今南充市蓬安县)、苍溪大获城(今广元市苍溪县)、通江得汉城(今巴中市通江县)、奉节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合川钓鱼城(今重庆市合川区)、南充青居城(今南充市高坪区)、剑阁苦竹城(今广元市剑阁县)。这八座城寨撑起了整个的防御体系,又被称为“蜀中八柱”。
因为营寨众多,蒙古军队在攻打时,势必会受到其它营寨的袭扰,只得分兵围困,这样就容易被宋军各个击破。而且川蜀之地山岭、河流众多,比如钓鱼城就依山而建,三面环水,而不临水的东面又居高临下,蒙古大军根本就发挥不了骑兵优势。
另外,钓鱼城不单单只是一座营寨。钓鱼城分内、外两城,内城里面有炮台、兵器作坊、府衙、军营等各类设施,而且还凿挖了14所天池、92口井保证供水。更重要的是,在城内和周边山岭上还耕种了几千亩良田,即便是蒙古大军长期围困,也不担心。而蒙古军队多次进攻四川,在面对钓鱼城时都只能铩羽而归。
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率十万大军进攻川蜀,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摧毁了以“蜀中八柱”为主的防御体系。1259年二月,蒙古军队来到了王坚镇守的钓鱼城下,并派出降将晋国宝前往劝降。而王坚不为所动,当场斩杀了晋国宝,并将其尸首扔到城下。
此举惹怒了蒙哥,于是下令大军猛攻钓鱼城。就这样,短短半年多时间里,守城军民们就先后抵御了蒙军近百次的疯狂进攻,甚至蒙军总帅汪德臣也被城中炮火击毙。
面对多次的进攻失败,蒙军将领术速忽里建议:不如留少量兵力牵制,其余大军顺江而下与忽必烈、兀良合台的军队汇合,然后直取临安城。不得不说术速忽里的建议是正确的,然而固执的蒙哥不甘心在这座孤城面前丢了面子,拒绝了术速忽里的提议,发誓要拿下钓鱼城。
随着盛夏的到来,南方气候开始变的湿热。而北方的蒙古兵无法适应潮湿气候,士气变的愈发低落。失去理智的蒙哥加大了攻城力度,并亲自上阵,结果收到炮击重伤而亡(也有一说是病死)。
蒙哥的死,使蒙古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正在进攻荆鄂的忽必烈立即撤军北上,和留守的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而正西征的旭烈兀也不得不停下了脚步,回师东归支持忽必烈。之后忽必烈胜出,而蒙古也再无大规模西征计划,钓鱼城也被欧洲人称之为“上帝折鞭处”。
继位后的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并调整了攻宋的战略,将进攻方向放在了荆襄地区。1273年,襄阳陷落,1276年,临安城也被元军攻破,南宋皇帝赵显降元。而川蜀各地也纷纷被元军占领,钓鱼城彻底沦为一座孤城。
1279年,钓鱼城守将王立在得到元军不会屠城的保证后,开城投降,三十多名宋军将领自刎而死,坚守36年的钓鱼城结束了使命。
一个月后,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陆秀夫背负少帝赵 _投海自尽,另有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大宋王朝彻底灭亡。
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落,号“成吉思汗”,定国号为“大蒙古国”。大蒙古国建立后,开始不断扩张, 1218年,灭亡西辽、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1227年灭西夏。成吉思汗去世后,窝阔台继承汗位。1234年,蒙古和南宋南北夹击,灭亡了金朝。之后,蒙古便把目光放到南宋身上,于1235年开始大举出兵南下攻宋。
蒙古对南宋的进攻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两淮、荆襄、川蜀。而川蜀因为地处长江上游,一旦被攻下,蒙古大军可顺江直抵南宋首都临安城,因此成为蒙古的首要进攻目标。为了阻击蒙古军队,南宋军民开始在川蜀修筑各处堡垒营寨,依托当地险要地形与蒙古大军周旋。
1243年,四川制置使余 _于钓鱼山开始筑城,并将合州府和石照县治所都搬到了钓鱼城里。其后王坚和张钰驻守时又分别进行了加修,就这样,以钓鱼城为首的各个营寨堡垒加上川蜀的山地优势,打造了一整套坚固的山地防御体系。
在这些密密麻麻的堡垒营寨之中,共有八座重点建设的城寨。它们分别是:金堂云顶城(今成都市金堂县)、蓬安运山城(今南充市蓬安县)、苍溪大获城(今广元市苍溪县)、通江得汉城(今巴中市通江县)、奉节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合川钓鱼城(今重庆市合川区)、南充青居城(今南充市高坪区)、剑阁苦竹城(今广元市剑阁县)。这八座城寨撑起了整个的防御体系,又被称为“蜀中八柱”。
因为营寨众多,蒙古军队在攻打时,势必会受到其它营寨的袭扰,只得分兵围困,这样就容易被宋军各个击破。而且川蜀之地山岭、河流众多,比如钓鱼城就依山而建,三面环水,而不临水的东面又居高临下,蒙古大军根本就发挥不了骑兵优势。
另外,钓鱼城不单单只是一座营寨。钓鱼城分内、外两城,内城里面有炮台、兵器作坊、府衙、军营等各类设施,而且还凿挖了14所天池、92口井保证供水。更重要的是,在城内和周边山岭上还耕种了几千亩良田,即便是蒙古大军长期围困,也不担心。而蒙古军队多次进攻四川,在面对钓鱼城时都只能铩羽而归。
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率十万大军进攻川蜀,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摧毁了以“蜀中八柱”为主的防御体系。1259年二月,蒙古军队来到了王坚镇守的钓鱼城下,并派出降将晋国宝前往劝降。而王坚不为所动,当场斩杀了晋国宝,并将其尸首扔到城下。
此举惹怒了蒙哥,于是下令大军猛攻钓鱼城。就这样,短短半年多时间里,守城军民们就先后抵御了蒙军近百次的疯狂进攻,甚至蒙军总帅汪德臣也被城中炮火击毙。
面对多次的进攻失败,蒙军将领术速忽里建议:不如留少量兵力牵制,其余大军顺江而下与忽必烈、兀良合台的军队汇合,然后直取临安城。不得不说术速忽里的建议是正确的,然而固执的蒙哥不甘心在这座孤城面前丢了面子,拒绝了术速忽里的提议,发誓要拿下钓鱼城。
随着盛夏的到来,南方气候开始变的湿热。而北方的蒙古兵无法适应潮湿气候,士气变的愈发低落。失去理智的蒙哥加大了攻城力度,并亲自上阵,结果收到炮击重伤而亡(也有一说是病死)。
蒙哥的死,使蒙古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正在进攻荆鄂的忽必烈立即撤军北上,和留守的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而正西征的旭烈兀也不得不停下了脚步,回师东归支持忽必烈。之后忽必烈胜出,而蒙古也再无大规模西征计划,钓鱼城也被欧洲人称之为“上帝折鞭处”。
继位后的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并调整了攻宋的战略,将进攻方向放在了荆襄地区。1273年,襄阳陷落,1276年,临安城也被元军攻破,南宋皇帝赵显降元。而川蜀各地也纷纷被元军占领,钓鱼城彻底沦为一座孤城。
1279年,钓鱼城守将王立在得到元军不会屠城的保证后,开城投降,三十多名宋军将领自刎而死,坚守36年的钓鱼城结束了使命。
一个月后,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陆秀夫背负少帝赵 _投海自尽,另有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大宋王朝彻底灭亡。
蒙古对南宋的进攻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两淮、荆襄、川蜀。而川蜀因为地处长江上游,一旦被攻下,蒙古大军可顺江直抵南宋首都临安城,因此成为蒙古的首要进攻目标。为了阻击蒙古军队,南宋军民开始在川蜀修筑各处堡垒营寨,依托当地险要地形与蒙古大军周旋。
1243年,四川制置使余 _于钓鱼山开始筑城,并将合州府和石照县治所都搬到了钓鱼城里。其后王坚和张钰驻守时又分别进行了加修,就这样,以钓鱼城为首的各个营寨堡垒加上川蜀的山地优势,打造了一整套坚固的山地防御体系。
在这些密密麻麻的堡垒营寨之中,共有八座重点建设的城寨。它们分别是:金堂云顶城(今成都市金堂县)、蓬安运山城(今南充市蓬安县)、苍溪大获城(今广元市苍溪县)、通江得汉城(今巴中市通江县)、奉节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合川钓鱼城(今重庆市合川区)、南充青居城(今南充市高坪区)、剑阁苦竹城(今广元市剑阁县)。这八座城寨撑起了整个的防御体系,又被称为“蜀中八柱”。
因为营寨众多,蒙古军队在攻打时,势必会受到其它营寨的袭扰,只得分兵围困,这样就容易被宋军各个击破。而且川蜀之地山岭、河流众多,比如钓鱼城就依山而建,三面环水,而不临水的东面又居高临下,蒙古大军根本就发挥不了骑兵优势。
另外,钓鱼城不单单只是一座营寨。钓鱼城分内、外两城,内城里面有炮台、兵器作坊、府衙、军营等各类设施,而且还凿挖了14所天池、92口井保证供水。更重要的是,在城内和周边山岭上还耕种了几千亩良田,即便是蒙古大军长期围困,也不担心。而蒙古军队多次进攻四川,在面对钓鱼城时都只能铩羽而归。
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率十万大军进攻川蜀,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摧毁了以“蜀中八柱”为主的防御体系。1259年二月,蒙古军队来到了王坚镇守的钓鱼城下,并派出降将晋国宝前往劝降。而王坚不为所动,当场斩杀了晋国宝,并将其尸首扔到城下。
此举惹怒了蒙哥,于是下令大军猛攻钓鱼城。就这样,短短半年多时间里,守城军民们就先后抵御了蒙军近百次的疯狂进攻,甚至蒙军总帅汪德臣也被城中炮火击毙。
面对多次的进攻失败,蒙军将领术速忽里建议:不如留少量兵力牵制,其余大军顺江而下与忽必烈、兀良合台的军队汇合,然后直取临安城。不得不说术速忽里的建议是正确的,然而固执的蒙哥不甘心在这座孤城面前丢了面子,拒绝了术速忽里的提议,发誓要拿下钓鱼城。
随着盛夏的到来,南方气候开始变的湿热。而北方的蒙古兵无法适应潮湿气候,士气变的愈发低落。失去理智的蒙哥加大了攻城力度,并亲自上阵,结果收到炮击重伤而亡(也有一说是病死)。
蒙哥的死,使蒙古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正在进攻荆鄂的忽必烈立即撤军北上,和留守的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而正西征的旭烈兀也不得不停下了脚步,回师东归支持忽必烈。之后忽必烈胜出,而蒙古也再无大规模西征计划,钓鱼城也被欧洲人称之为“上帝折鞭处”。
继位后的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并调整了攻宋的战略,将进攻方向放在了荆襄地区。1273年,襄阳陷落,1276年,临安城也被元军攻破,南宋皇帝赵显降元。而川蜀各地也纷纷被元军占领,钓鱼城彻底沦为一座孤城。
1279年,钓鱼城守将王立在得到元军不会屠城的保证后,开城投降,三十多名宋军将领自刎而死,坚守36年的钓鱼城结束了使命。
一个月后,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陆秀夫背负少帝赵 _投海自尽,另有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大宋王朝彻底灭亡。
1243年,四川制置使余 _于钓鱼山开始筑城,并将合州府和石照县治所都搬到了钓鱼城里。其后王坚和张钰驻守时又分别进行了加修,就这样,以钓鱼城为首的各个营寨堡垒加上川蜀的山地优势,打造了一整套坚固的山地防御体系。
在这些密密麻麻的堡垒营寨之中,共有八座重点建设的城寨。它们分别是:金堂云顶城(今成都市金堂县)、蓬安运山城(今南充市蓬安县)、苍溪大获城(今广元市苍溪县)、通江得汉城(今巴中市通江县)、奉节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合川钓鱼城(今重庆市合川区)、南充青居城(今南充市高坪区)、剑阁苦竹城(今广元市剑阁县)。这八座城寨撑起了整个的防御体系,又被称为“蜀中八柱”。
因为营寨众多,蒙古军队在攻打时,势必会受到其它营寨的袭扰,只得分兵围困,这样就容易被宋军各个击破。而且川蜀之地山岭、河流众多,比如钓鱼城就依山而建,三面环水,而不临水的东面又居高临下,蒙古大军根本就发挥不了骑兵优势。
另外,钓鱼城不单单只是一座营寨。钓鱼城分内、外两城,内城里面有炮台、兵器作坊、府衙、军营等各类设施,而且还凿挖了14所天池、92口井保证供水。更重要的是,在城内和周边山岭上还耕种了几千亩良田,即便是蒙古大军长期围困,也不担心。而蒙古军队多次进攻四川,在面对钓鱼城时都只能铩羽而归。
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率十万大军进攻川蜀,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摧毁了以“蜀中八柱”为主的防御体系。1259年二月,蒙古军队来到了王坚镇守的钓鱼城下,并派出降将晋国宝前往劝降。而王坚不为所动,当场斩杀了晋国宝,并将其尸首扔到城下。
此举惹怒了蒙哥,于是下令大军猛攻钓鱼城。就这样,短短半年多时间里,守城军民们就先后抵御了蒙军近百次的疯狂进攻,甚至蒙军总帅汪德臣也被城中炮火击毙。
面对多次的进攻失败,蒙军将领术速忽里建议:不如留少量兵力牵制,其余大军顺江而下与忽必烈、兀良合台的军队汇合,然后直取临安城。不得不说术速忽里的建议是正确的,然而固执的蒙哥不甘心在这座孤城面前丢了面子,拒绝了术速忽里的提议,发誓要拿下钓鱼城。
随着盛夏的到来,南方气候开始变的湿热。而北方的蒙古兵无法适应潮湿气候,士气变的愈发低落。失去理智的蒙哥加大了攻城力度,并亲自上阵,结果收到炮击重伤而亡(也有一说是病死)。
蒙哥的死,使蒙古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正在进攻荆鄂的忽必烈立即撤军北上,和留守的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而正西征的旭烈兀也不得不停下了脚步,回师东归支持忽必烈。之后忽必烈胜出,而蒙古也再无大规模西征计划,钓鱼城也被欧洲人称之为“上帝折鞭处”。
继位后的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并调整了攻宋的战略,将进攻方向放在了荆襄地区。1273年,襄阳陷落,1276年,临安城也被元军攻破,南宋皇帝赵显降元。而川蜀各地也纷纷被元军占领,钓鱼城彻底沦为一座孤城。
1279年,钓鱼城守将王立在得到元军不会屠城的保证后,开城投降,三十多名宋军将领自刎而死,坚守36年的钓鱼城结束了使命。
一个月后,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陆秀夫背负少帝赵 _投海自尽,另有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大宋王朝彻底灭亡。
在这些密密麻麻的堡垒营寨之中,共有八座重点建设的城寨。它们分别是:金堂云顶城(今成都市金堂县)、蓬安运山城(今南充市蓬安县)、苍溪大获城(今广元市苍溪县)、通江得汉城(今巴中市通江县)、奉节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合川钓鱼城(今重庆市合川区)、南充青居城(今南充市高坪区)、剑阁苦竹城(今广元市剑阁县)。这八座城寨撑起了整个的防御体系,又被称为“蜀中八柱”。
因为营寨众多,蒙古军队在攻打时,势必会受到其它营寨的袭扰,只得分兵围困,这样就容易被宋军各个击破。而且川蜀之地山岭、河流众多,比如钓鱼城就依山而建,三面环水,而不临水的东面又居高临下,蒙古大军根本就发挥不了骑兵优势。
另外,钓鱼城不单单只是一座营寨。钓鱼城分内、外两城,内城里面有炮台、兵器作坊、府衙、军营等各类设施,而且还凿挖了14所天池、92口井保证供水。更重要的是,在城内和周边山岭上还耕种了几千亩良田,即便是蒙古大军长期围困,也不担心。而蒙古军队多次进攻四川,在面对钓鱼城时都只能铩羽而归。
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率十万大军进攻川蜀,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摧毁了以“蜀中八柱”为主的防御体系。1259年二月,蒙古军队来到了王坚镇守的钓鱼城下,并派出降将晋国宝前往劝降。而王坚不为所动,当场斩杀了晋国宝,并将其尸首扔到城下。
此举惹怒了蒙哥,于是下令大军猛攻钓鱼城。就这样,短短半年多时间里,守城军民们就先后抵御了蒙军近百次的疯狂进攻,甚至蒙军总帅汪德臣也被城中炮火击毙。
面对多次的进攻失败,蒙军将领术速忽里建议:不如留少量兵力牵制,其余大军顺江而下与忽必烈、兀良合台的军队汇合,然后直取临安城。不得不说术速忽里的建议是正确的,然而固执的蒙哥不甘心在这座孤城面前丢了面子,拒绝了术速忽里的提议,发誓要拿下钓鱼城。
随着盛夏的到来,南方气候开始变的湿热。而北方的蒙古兵无法适应潮湿气候,士气变的愈发低落。失去理智的蒙哥加大了攻城力度,并亲自上阵,结果收到炮击重伤而亡(也有一说是病死)。
蒙哥的死,使蒙古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正在进攻荆鄂的忽必烈立即撤军北上,和留守的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而正西征的旭烈兀也不得不停下了脚步,回师东归支持忽必烈。之后忽必烈胜出,而蒙古也再无大规模西征计划,钓鱼城也被欧洲人称之为“上帝折鞭处”。
继位后的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并调整了攻宋的战略,将进攻方向放在了荆襄地区。1273年,襄阳陷落,1276年,临安城也被元军攻破,南宋皇帝赵显降元。而川蜀各地也纷纷被元军占领,钓鱼城彻底沦为一座孤城。
1279年,钓鱼城守将王立在得到元军不会屠城的保证后,开城投降,三十多名宋军将领自刎而死,坚守36年的钓鱼城结束了使命。
一个月后,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陆秀夫背负少帝赵 _投海自尽,另有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大宋王朝彻底灭亡。
因为营寨众多,蒙古军队在攻打时,势必会受到其它营寨的袭扰,只得分兵围困,这样就容易被宋军各个击破。而且川蜀之地山岭、河流众多,比如钓鱼城就依山而建,三面环水,而不临水的东面又居高临下,蒙古大军根本就发挥不了骑兵优势。
另外,钓鱼城不单单只是一座营寨。钓鱼城分内、外两城,内城里面有炮台、兵器作坊、府衙、军营等各类设施,而且还凿挖了14所天池、92口井保证供水。更重要的是,在城内和周边山岭上还耕种了几千亩良田,即便是蒙古大军长期围困,也不担心。而蒙古军队多次进攻四川,在面对钓鱼城时都只能铩羽而归。
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率十万大军进攻川蜀,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摧毁了以“蜀中八柱”为主的防御体系。1259年二月,蒙古军队来到了王坚镇守的钓鱼城下,并派出降将晋国宝前往劝降。而王坚不为所动,当场斩杀了晋国宝,并将其尸首扔到城下。
此举惹怒了蒙哥,于是下令大军猛攻钓鱼城。就这样,短短半年多时间里,守城军民们就先后抵御了蒙军近百次的疯狂进攻,甚至蒙军总帅汪德臣也被城中炮火击毙。
面对多次的进攻失败,蒙军将领术速忽里建议:不如留少量兵力牵制,其余大军顺江而下与忽必烈、兀良合台的军队汇合,然后直取临安城。不得不说术速忽里的建议是正确的,然而固执的蒙哥不甘心在这座孤城面前丢了面子,拒绝了术速忽里的提议,发誓要拿下钓鱼城。
随着盛夏的到来,南方气候开始变的湿热。而北方的蒙古兵无法适应潮湿气候,士气变的愈发低落。失去理智的蒙哥加大了攻城力度,并亲自上阵,结果收到炮击重伤而亡(也有一说是病死)。
蒙哥的死,使蒙古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正在进攻荆鄂的忽必烈立即撤军北上,和留守的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而正西征的旭烈兀也不得不停下了脚步,回师东归支持忽必烈。之后忽必烈胜出,而蒙古也再无大规模西征计划,钓鱼城也被欧洲人称之为“上帝折鞭处”。
继位后的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并调整了攻宋的战略,将进攻方向放在了荆襄地区。1273年,襄阳陷落,1276年,临安城也被元军攻破,南宋皇帝赵显降元。而川蜀各地也纷纷被元军占领,钓鱼城彻底沦为一座孤城。
1279年,钓鱼城守将王立在得到元军不会屠城的保证后,开城投降,三十多名宋军将领自刎而死,坚守36年的钓鱼城结束了使命。
一个月后,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陆秀夫背负少帝赵 _投海自尽,另有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大宋王朝彻底灭亡。
另外,钓鱼城不单单只是一座营寨。钓鱼城分内、外两城,内城里面有炮台、兵器作坊、府衙、军营等各类设施,而且还凿挖了14所天池、92口井保证供水。更重要的是,在城内和周边山岭上还耕种了几千亩良田,即便是蒙古大军长期围困,也不担心。而蒙古军队多次进攻四川,在面对钓鱼城时都只能铩羽而归。
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率十万大军进攻川蜀,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摧毁了以“蜀中八柱”为主的防御体系。1259年二月,蒙古军队来到了王坚镇守的钓鱼城下,并派出降将晋国宝前往劝降。而王坚不为所动,当场斩杀了晋国宝,并将其尸首扔到城下。
此举惹怒了蒙哥,于是下令大军猛攻钓鱼城。就这样,短短半年多时间里,守城军民们就先后抵御了蒙军近百次的疯狂进攻,甚至蒙军总帅汪德臣也被城中炮火击毙。
面对多次的进攻失败,蒙军将领术速忽里建议:不如留少量兵力牵制,其余大军顺江而下与忽必烈、兀良合台的军队汇合,然后直取临安城。不得不说术速忽里的建议是正确的,然而固执的蒙哥不甘心在这座孤城面前丢了面子,拒绝了术速忽里的提议,发誓要拿下钓鱼城。
随着盛夏的到来,南方气候开始变的湿热。而北方的蒙古兵无法适应潮湿气候,士气变的愈发低落。失去理智的蒙哥加大了攻城力度,并亲自上阵,结果收到炮击重伤而亡(也有一说是病死)。
蒙哥的死,使蒙古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正在进攻荆鄂的忽必烈立即撤军北上,和留守的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而正西征的旭烈兀也不得不停下了脚步,回师东归支持忽必烈。之后忽必烈胜出,而蒙古也再无大规模西征计划,钓鱼城也被欧洲人称之为“上帝折鞭处”。
继位后的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并调整了攻宋的战略,将进攻方向放在了荆襄地区。1273年,襄阳陷落,1276年,临安城也被元军攻破,南宋皇帝赵显降元。而川蜀各地也纷纷被元军占领,钓鱼城彻底沦为一座孤城。
1279年,钓鱼城守将王立在得到元军不会屠城的保证后,开城投降,三十多名宋军将领自刎而死,坚守36年的钓鱼城结束了使命。
一个月后,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陆秀夫背负少帝赵 _投海自尽,另有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大宋王朝彻底灭亡。
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率十万大军进攻川蜀,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摧毁了以“蜀中八柱”为主的防御体系。1259年二月,蒙古军队来到了王坚镇守的钓鱼城下,并派出降将晋国宝前往劝降。而王坚不为所动,当场斩杀了晋国宝,并将其尸首扔到城下。
此举惹怒了蒙哥,于是下令大军猛攻钓鱼城。就这样,短短半年多时间里,守城军民们就先后抵御了蒙军近百次的疯狂进攻,甚至蒙军总帅汪德臣也被城中炮火击毙。
面对多次的进攻失败,蒙军将领术速忽里建议:不如留少量兵力牵制,其余大军顺江而下与忽必烈、兀良合台的军队汇合,然后直取临安城。不得不说术速忽里的建议是正确的,然而固执的蒙哥不甘心在这座孤城面前丢了面子,拒绝了术速忽里的提议,发誓要拿下钓鱼城。
随着盛夏的到来,南方气候开始变的湿热。而北方的蒙古兵无法适应潮湿气候,士气变的愈发低落。失去理智的蒙哥加大了攻城力度,并亲自上阵,结果收到炮击重伤而亡(也有一说是病死)。
蒙哥的死,使蒙古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正在进攻荆鄂的忽必烈立即撤军北上,和留守的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而正西征的旭烈兀也不得不停下了脚步,回师东归支持忽必烈。之后忽必烈胜出,而蒙古也再无大规模西征计划,钓鱼城也被欧洲人称之为“上帝折鞭处”。
继位后的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并调整了攻宋的战略,将进攻方向放在了荆襄地区。1273年,襄阳陷落,1276年,临安城也被元军攻破,南宋皇帝赵显降元。而川蜀各地也纷纷被元军占领,钓鱼城彻底沦为一座孤城。
1279年,钓鱼城守将王立在得到元军不会屠城的保证后,开城投降,三十多名宋军将领自刎而死,坚守36年的钓鱼城结束了使命。
一个月后,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陆秀夫背负少帝赵 _投海自尽,另有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大宋王朝彻底灭亡。
此举惹怒了蒙哥,于是下令大军猛攻钓鱼城。就这样,短短半年多时间里,守城军民们就先后抵御了蒙军近百次的疯狂进攻,甚至蒙军总帅汪德臣也被城中炮火击毙。
面对多次的进攻失败,蒙军将领术速忽里建议:不如留少量兵力牵制,其余大军顺江而下与忽必烈、兀良合台的军队汇合,然后直取临安城。不得不说术速忽里的建议是正确的,然而固执的蒙哥不甘心在这座孤城面前丢了面子,拒绝了术速忽里的提议,发誓要拿下钓鱼城。
随着盛夏的到来,南方气候开始变的湿热。而北方的蒙古兵无法适应潮湿气候,士气变的愈发低落。失去理智的蒙哥加大了攻城力度,并亲自上阵,结果收到炮击重伤而亡(也有一说是病死)。
蒙哥的死,使蒙古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正在进攻荆鄂的忽必烈立即撤军北上,和留守的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而正西征的旭烈兀也不得不停下了脚步,回师东归支持忽必烈。之后忽必烈胜出,而蒙古也再无大规模西征计划,钓鱼城也被欧洲人称之为“上帝折鞭处”。
继位后的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并调整了攻宋的战略,将进攻方向放在了荆襄地区。1273年,襄阳陷落,1276年,临安城也被元军攻破,南宋皇帝赵显降元。而川蜀各地也纷纷被元军占领,钓鱼城彻底沦为一座孤城。
1279年,钓鱼城守将王立在得到元军不会屠城的保证后,开城投降,三十多名宋军将领自刎而死,坚守36年的钓鱼城结束了使命。
一个月后,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陆秀夫背负少帝赵 _投海自尽,另有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大宋王朝彻底灭亡。
面对多次的进攻失败,蒙军将领术速忽里建议:不如留少量兵力牵制,其余大军顺江而下与忽必烈、兀良合台的军队汇合,然后直取临安城。不得不说术速忽里的建议是正确的,然而固执的蒙哥不甘心在这座孤城面前丢了面子,拒绝了术速忽里的提议,发誓要拿下钓鱼城。
随着盛夏的到来,南方气候开始变的湿热。而北方的蒙古兵无法适应潮湿气候,士气变的愈发低落。失去理智的蒙哥加大了攻城力度,并亲自上阵,结果收到炮击重伤而亡(也有一说是病死)。
蒙哥的死,使蒙古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正在进攻荆鄂的忽必烈立即撤军北上,和留守的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而正西征的旭烈兀也不得不停下了脚步,回师东归支持忽必烈。之后忽必烈胜出,而蒙古也再无大规模西征计划,钓鱼城也被欧洲人称之为“上帝折鞭处”。
继位后的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并调整了攻宋的战略,将进攻方向放在了荆襄地区。1273年,襄阳陷落,1276年,临安城也被元军攻破,南宋皇帝赵显降元。而川蜀各地也纷纷被元军占领,钓鱼城彻底沦为一座孤城。
1279年,钓鱼城守将王立在得到元军不会屠城的保证后,开城投降,三十多名宋军将领自刎而死,坚守36年的钓鱼城结束了使命。
一个月后,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陆秀夫背负少帝赵 _投海自尽,另有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大宋王朝彻底灭亡。
随着盛夏的到来,南方气候开始变的湿热。而北方的蒙古兵无法适应潮湿气候,士气变的愈发低落。失去理智的蒙哥加大了攻城力度,并亲自上阵,结果收到炮击重伤而亡(也有一说是病死)。
蒙哥的死,使蒙古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正在进攻荆鄂的忽必烈立即撤军北上,和留守的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而正西征的旭烈兀也不得不停下了脚步,回师东归支持忽必烈。之后忽必烈胜出,而蒙古也再无大规模西征计划,钓鱼城也被欧洲人称之为“上帝折鞭处”。
继位后的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并调整了攻宋的战略,将进攻方向放在了荆襄地区。1273年,襄阳陷落,1276年,临安城也被元军攻破,南宋皇帝赵显降元。而川蜀各地也纷纷被元军占领,钓鱼城彻底沦为一座孤城。
1279年,钓鱼城守将王立在得到元军不会屠城的保证后,开城投降,三十多名宋军将领自刎而死,坚守36年的钓鱼城结束了使命。
一个月后,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陆秀夫背负少帝赵 _投海自尽,另有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大宋王朝彻底灭亡。
蒙哥的死,使蒙古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正在进攻荆鄂的忽必烈立即撤军北上,和留守的阿里不哥争夺汗位。而正西征的旭烈兀也不得不停下了脚步,回师东归支持忽必烈。之后忽必烈胜出,而蒙古也再无大规模西征计划,钓鱼城也被欧洲人称之为“上帝折鞭处”。
继位后的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并调整了攻宋的战略,将进攻方向放在了荆襄地区。1273年,襄阳陷落,1276年,临安城也被元军攻破,南宋皇帝赵显降元。而川蜀各地也纷纷被元军占领,钓鱼城彻底沦为一座孤城。
1279年,钓鱼城守将王立在得到元军不会屠城的保证后,开城投降,三十多名宋军将领自刎而死,坚守36年的钓鱼城结束了使命。
一个月后,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陆秀夫背负少帝赵 _投海自尽,另有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大宋王朝彻底灭亡。
继位后的忽必烈建国号为大元,并调整了攻宋的战略,将进攻方向放在了荆襄地区。1273年,襄阳陷落,1276年,临安城也被元军攻破,南宋皇帝赵显降元。而川蜀各地也纷纷被元军占领,钓鱼城彻底沦为一座孤城。
1279年,钓鱼城守将王立在得到元军不会屠城的保证后,开城投降,三十多名宋军将领自刎而死,坚守36年的钓鱼城结束了使命。
一个月后,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陆秀夫背负少帝赵 _投海自尽,另有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大宋王朝彻底灭亡。
1279年,钓鱼城守将王立在得到元军不会屠城的保证后,开城投降,三十多名宋军将领自刎而死,坚守36年的钓鱼城结束了使命。
一个月后,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陆秀夫背负少帝赵 _投海自尽,另有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大宋王朝彻底灭亡。
一个月后,宋军在崖山海战中大败,陆秀夫背负少帝赵 _投海自尽,另有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大宋王朝彻底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