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重庆当地口碑好的导游
重庆当地口碑好的旅行社推荐:旅游百事通、重庆中旅总社、重庆汇丰国旅、重庆渝之旅、重庆中旅。
重庆海外旅业集团有限公司始于1998年,重庆海外旅业集团旗下,全国性大型旅游连锁超市品牌,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服务上乘、信誉良好而名扬国际及国内旅游市场。旅游百事通是重庆海外旅业集团倾力打造的全国性超大旅游连锁超市,随时为消费者提供丰富、优质的旅游线路和热情周到的服务。
中国旅行社总社(重庆)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旅行社总社旗承担着总社在西南片区(渝、云、贵、川4省市)机构布局、管理以及总社遍布世界分支机构在西南区域资源采购和接待重任。旅行社为旅游爱好者和旅行商提供入境游、出境游、商务旅游、公务旅游、会议考察、自驾、机票、游船、火车票、酒店预定等多功能多项目服务。
重庆汇丰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于1999年加入国旅集团,国有独资企业,在重庆拥有25个营业部,分社。旅行社长期经营旅游景区、旅游景点、出境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国内旅游业务、长期包租、代理长江三峡豪华涉外旅游船、会议接待业务;从事旅游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拥有大批优秀的外语及地方语导游人员。
重庆渝之旅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重庆旅游投资集团旗下,现有业务主要由“旅行社+旅游交通”两个业态组成。渝之旅本部的旅行社业务主要经营出境游、入境游、国内游、国际国内航空包机、国内专列旅游、个性化定制旅游、签证服务等业务。悠行国旅主要负责自营产品和旅行社特色产品的研发。通和公司主要负责金佛山西坡索道的运营。
重庆市中国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集合了旅游、景区开发、旅游地产、旅游商品等产业为一体的大型民营旅游集团,以出境游、台湾游、国内游、入境游等为基础,拥有遍及全国、延伸海外的营销网络体系。2014年被中国旅游总评榜授予全国旅游最高荣誉“奥斯卡”奖,连续多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百强国际旅行社前30强、重庆市五强旅行社。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旅游百事通
二、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是什么重庆导游网
1、导游应具备的素质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导游人员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导游人员留给旅游团队最美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外界对导游人员的评价和定位,导游的思想观念决定着导游的行为举止,导游的思想品质决定着导游的言谈和表现力。
2、丰富的知识是搞好导游服务工作的前提,导游讲解必须以丰富的知识作后盾。
3、能讲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理、气候、区划等基本情况及主要景区景点的特点。
4、熟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风物特产、购物街区及民俗风情。
5、熟悉国内知名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以及特色产业。
三、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点归纳有哪些
1、近旅游开始19世纪,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产业革命影响。
2、英国人托斯·库克的一次重要活动,成为近代旅游和近代旅游业产生的标志。
3、近代旅游产生时间是1841年7月5日。
4、按组织形式的标准划分,旅游评选活动有团体旅游、散客旅游。
5、现代旅游活动的根本要素有: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
6、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是指:旅行社、住宿业、交通运输业。
7、从旅游的路程来讲,中短旅游较多,而远程旅游较少。
8、世界旅游组织的总部设的西班牙的马德里,我国于1983年加了该组织。
9、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的英文简称:UETAA。
10、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客源地是:欧洲。
11、影响旅游动机产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个性心理。
12、旅游业的依托性,首先依托于旅游资源。
13、国际旅游收入上,世界上占第一位的是:欧洲接待区。
14、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的英文简称是:PATA。
15、现代旅游具有的特点是:普及性、持续性、集中性、季节性。
16、成为旅游者的客观条件有:可随意支配收入、良好的身体状况、闲暇时间。
17、旅游资源的特征主要有:多样性、吸引力的定向性、地域性、易损性、可创新性。
18、旅游业的特点:综合性、依托性、敏感性、劳动密集型、涉外性。
19、我国海外客源地,主体是亚太地区,两翼是亚太和美洲。
20、世界上唯一全面涉及旅游事务的全球性政府间机构的国际性旅游组织是世界旅游组织。
21、美国、加拿大是以外出的路程为标准来判定是否为国内游客。
2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现代旅游产生的历史背景。
23、按业务范围划分,可将导游人员划分为:海外领队、全程陪同导游人员、地方陪同导游人员。
24、特级导游人员,游客反映良好率不低于98%。
26、热爱祖国是中国的合格导游人员的首先条件。
27、导游人员忌酗酒失态,饮酒不超过自己酒量的1/3。
四、请阐述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学习的主要内容重庆导游协会
1、《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内容的特点
2、(一)广泛性和基础性。导游基础知识的内容像一部百科全书,亦像一个万花筒,内容广泛,知识点多,包罗万象,涵盖了历史学、旅游学、地理学、宗教学、建筑学、文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包含地理、历史、宗教、民俗、建筑、园林、物产、饮食、诗歌、客源国概况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但是就课程内容来说,该课程强调的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深度没有过高的要求。譬如在学习中国的四大宗教之一佛教这节课时,内容主要包括佛教的起源、发展简史、教义、信奉经典、崇拜的对象、佛教寺庙的布局、主要称谓、着名佛教名胜景区等内容,上述每一个知识点几乎都可以用一部书来解读,但是在讲授时,针对这节课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旨在使同学们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譬如佛教的教义、信奉经典分别是什么?而不必去深究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
3、(二)时间性和空间性。《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程内容包括丰富的历史学和地理学方面的知识。历史学科注重时间序列,地理学科注重空间差异性。课程中诸如中国历史、中国旅游地理、港澳台及主要客源国概况等内容具有明显的时空性特点。一些知识点实际上就是一门学科的发展简史,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代园林、对联与古诗词等发展简史时,实际上就是要了解和掌握中国的建筑、园林、对联与古诗词从产生、发展、繁荣、衰落的历史。一些内容则还充分体现了空间性的特点,除了中国旅游地理这一章节外,其他的知识点诸如民族、方物特产、地方风味流派及宗教的传播和分布等也包含有地理空间差异性的特点。中国领土广袤,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景观。譬如园林的形制在不同地区就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北方皇家园林气势磅礴,恢宏壮丽;
4、南方私家园林玲珑别致,意境深远。耳熟能详的“八大风味流派”,充分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区域差异。不同地区的风味特产,宗教的空间传播,主要教派的分布,不同民族分布的差异,民族风俗习惯的空间差异和相似性等知识点都是时空差异性的体现。
5、(三)技术性和文化性。有些知识点和内容带有很强的技术性。如中国建筑的发展简史,中国古代建筑物主要构件的形态及名称等知识点都带有很强的专业性,需用较为专业的知识来解读;
6、园林的构成要素及主要构景手段,也需要深入学习领会和理解;讲解宗教知识时则需要我们掌握一些有关宗教学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
7、讲解中国名山、江河、湖泊这一内容时,又需要了解地质地貌学等方面的知识。
8、一些内容又带有很强的文化特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在学习建筑和园林这一内容时,我们需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园林与中国隐士文化、古代哲学及宗教之间的关系,中国园林的意境是什么?何为天人合一?在学习饮食和风味特产等内容时,则需要了解地方风味代表名菜背后的传说和典故,熟知各种名茶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