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重庆旅游A

重庆导游大川(重庆当地导游)

重庆旅游A 2024-07-25 2
重庆导游大川(重庆当地导游)摘要: 本文目录重庆红色之旅心得体会关于重庆山水都市导游词重庆万州的历史一、重庆红色之旅心得体会这次重庆-红色之旅我们参观了革命先烈们曾经居住生活过的很多地方,例如渣滓洞,红岩革命纪念馆,...

本文目录

  1. 重庆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2. 关于重庆山水都市导游词
  3. 重庆万州的历史

一、重庆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这次重庆-红色之旅我们参观了革命先烈们曾经居住生活过的很多地方,例如渣滓洞,红岩革命纪念馆,白公馆,解放碑等等。一路上有句话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中,那就是“革命靠自觉。”。

是啊,“革命靠自觉”这么简简单单的五个字不知道包含了多少层意思,而让我深有体会的是“自觉”二字。自觉在词典里的解释是自我觉悟,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革命这等会发生翻天覆地根本性变革的大事尚且靠自觉,可想而知做什么事情不得靠自觉埃例如自觉养成良好习惯,自觉好好学习,自觉遵守纪律,自觉遵守道德规范,自觉…….总之,一切靠自觉。

要想光通过一些条条框框就能够把人们管好,把社会管好是不可能的,最主要还是得靠公民自觉。如果公民自我觉悟上去了,还用得着那么多规则来约束我们吗?那么这个社会将会简单多了。例如我们这次去重庆看到的矿泉水自售点。它就是一个非常能体现公民自我觉悟能力的地方。一元钱有时候根本算不上什么,但也就是这一元钱就能体现出你的个人觉悟能力。自觉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建立彼此互相信任的基础,只有这层基础牢固了,我们才能走向更高的层次。那么中国公民的素质将会大大的提高,我们再也不会被别人嘲笑说我们没素质,我们的国家才能走的更远。

<a href=重庆导游大川(重庆当地导游)" title="重庆导游大川(重庆当地导游)" >

然而现在中国社会变得很势力,中国又是个人情社会,都说现在是一个拼爹的时代,我们变得越来越物质化,越来越人情化所以我们变得越来越不自觉了。所以,在此我呼吁大家自觉,提高自我觉悟,从现在做起,从个人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那么迟早你会发它的价值所在!

在建党__周年前夕,我参加了四川省地震局机关党委组织的红色之旅来到了重庆,参观了著名的渣滓洞和白公馆。回想起解放战争时期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那段崇高与丑陋并存的岁月,给我们一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革命先烈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同敌人进行殊死斗争的壮举,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崇敬之心油然而起。我立志向先烈们学习,做一名党的忠诚卫士。

白公馆、渣滓洞都位于重庆的歌乐山中,这里是解放前夕国民党特务关押、迫害革命志士和进步人士的监狱。在这里,有近三百名革命人士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仅有十多人侥幸生还。当年的这里,四周高墙铁网,岗楼碉堡遍布,面对凶残的国民党特务的淫威和酷刑,一些贪生怕死者的精神彻底崩溃了,他们出卖革命和同志,成了可耻的叛徒。然而革命烈士们则表现出为了自己的信仰而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江竹筠烈士、许晓轩烈士,照片上的他们,是那么年轻,气宇轩昂,为了信仰和理想,经受住了种种严刑拷打和非人折磨,牺牲在他们一生中风华正茂的年轮,但他们的气节和精神永远载入史册,名垂千古,他们也是我们共产党人永远的榜样和力量。

为了缅怀先烈,迎接建党__周年,在渣滓洞门前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面对党旗再一次重温了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在现在和平年代里,虽然没了硝烟的战争,但而今世界局势风云变幻,我们的党决不能重蹈和平演变的悲剧。不同的时代赋于了我们共产党员不同的职责。作为一名地震工作者,5&middot;12地震的伤痛至今不能忘怀。我们的事业任重而道远,努力工作,不断积累监测和预报的经验,为防震减灾事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这次在学校党支部的组织下,我们有幸来到了这座山城&mdash;&mdash;重庆。有幸不仅是因为这里是美丽的山城,有别有韵味的夜景、文明深邃的人文,更是因为它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是我们当代青年、当代共产党员的敬仰高地、英雄之城。

这座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古城,以重庆为中心的古巴渝地区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这片土地孕育了重庆悠久的历史。这座城市的红色文化非常浓郁,踏足这片土地,您不能不想到江姐、叶挺、张学良,还有在我们的小学课本里让我们敬佩不已的小萝卜头宋振中,他们的英勇事迹无不在我们眼前一一浮现。

歌乐山,一个如此动听的名字,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然而,六十年前,这里却是阴森恐怖的人间地狱,几百名戴着脚镣手铐的共产党员、革命志士、青年学生、妇女甚至小孩遭到国民党军统特务惨绝人寰的折磨和屠杀,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歌乐山上的渣滓洞、白公馆,当我们在英雄纪念碑前有力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时,我们的心灵在洗礼、我们的信念更坚定。

渣滓洞,一个原本就不会讨人喜欢的地方。今天,顺着蜿蜒崎岖的山路进入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mdash;&mdash;渣滓洞监狱,呈现在眼前的仍然是一派萧杀的景象。院落的四周是虎视眈眈的碉堡、暗哨、铁丝网,院中的牢房是黑暗、潮湿、阴冷,仅三米见方的小屋。每个房间住十人左右,房中惟一通风的地方是那个巴掌大的窗户。看到一组组陌生的名单,看到一张张发黄的照片,眼前浮现出革命志士宁愿把牢底坐穿的视死如归的音容笑貌。进入渣滓洞我们每个人都面色凝重,想着当年监狱的恐怖气氛、感受着革命者宁死不屈的坚强革命精神。

试想一下,当年的渣滓洞监狱是怎样的一种环境:高墙上如蜘蛛网般密布的高压铁丝网、外院岗楼上如临大敌的哨兵和那黑洞洞地对着各个监室的枪口,还有那在放风坝四处游动着特务看守、不时从审讯室里传来的鞭打声和特务们如狼似虎的嚎叫声,这只能让人想起这是一所人间地狱,阴森、恐怖,对于被关押的革命者来说,如果没有钢铁般的坚强革命意志,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中保持高昂的革命斗志,坚守革命立场。

参观了渣滓洞我的心情异常的沉重,想当年无数的革命烈士被关在这里,长期忍受敌人的严刑拷打,但绝不动摇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不叛变,不消沉,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支撑着自己,他们坚信中国的革命会迎来成功的那一天。他们的意志比磐石还要坚定,正是这样的信念和意志筑起中国革命固若金汤的精神统一战线。

在回程的客车上,我仰望这座被历史熏染的城市,一座英雄之城,是诞生了伟大红岩精神的红色城市,红岩魂是中国之魂,是民族之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将接过先辈的旗帜,使革命的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我相信更坚信,红岩之城、革命之城必将成为人生的敬仰高地。

11月17日在公司党委的统一组织下,我们有幸来到了山城&mdash;&mdash;重庆以及小平故里&mdash;&mdash;四川广安开始了为期四天的红色之旅。

重庆、广安的红色之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心灵震撼。一路走来,无论是小平故居还是白公馆或者是渣滓洞,这一个个历史的丰碑,镌刻下伟人们为了新中国奋斗的痕迹,实地的参观使我有机会上了很深刻的一堂党课,让我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伟人和烈士们浴血奋战得来的,作为一名党员,在新时代的条件下虽然没有交战的烟火,但是同样有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此次重庆、四川广安之行给了我太多的震撼,太多的感动,太多的思考。

18日上午8:30出发,经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小平故里&mdash;&mdash;四川广安。

首先我们来到邓小平故居正门,穿过由中国各部门、各省市、各大企业捐建的园林来到邓小平铜像广场,广场占地26亩,三面环山,状如座椅。邓小平铜像矗立在约5亩的草坪中间,铜像座北朝南,座落在这绿色幽静古木参天的自然环境之中,既庄严肃穆,又亲切自然,给人以回家的感觉。铜像有江泽民的题词,下面有“邓小平铜像”五个大字。而且我们看这个铜像有点像泥塑像,其实不是泥塑,它主要是采用了一种藏潮若浊的手法,体现了“平民小平”这一丰富内涵。

随后,大家参观了邓小平故居陈列馆。陈列馆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由江泽民同志题写馆名。从我们右手边看上去,有三个青瓦坡形屋面,寓意了邓小平同志“三起三落”不平凡的革命历程。整个建筑是人字形排开,从斜坡到丰碑,再由丰碑到斜坡,寓意了小平同志从平凡走向伟大,再从伟大回归到平凡。而且陈列馆在建筑选材上也非常考究,选用了柔韧的柚木和坚硬的花岗岩,一刚一柔的结合体现了小平同志刚柔并济的性格。

走进陈列馆序厅,映入眼帘的是高16米、宽10米的浮雕《峰》。邓小平铜像是一个铜浮雕,身后的高山、大海则是花岗岩浮雕。它所体现的意境是小平理论的博大精深和邓小平胸怀的无限宽广,如高山的气势,如大海的广阔。在两侧石墙上,镂空雕刻着两段撼人心魄的文字。我们还观看了小平纪录片,纪录片虽只有短短的八分钟,却以恢宏的气势,波澜壮阔的场景,珍贵的照片资料,展示了小平伟大的一生。大家跟随导游参观了“走出广安”、“戎马生涯”、“艰辛探索”、“非常岁月”、“开创伟业”、“小平您好”六个单元的三个陈列展厅。

最后,大家怀着缅怀之情来到了“小平故居”。小平同志故居位于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距市区7公里。是具有浓郁川东风情的农家三合院,被当地的老百姓亲切地称为“邓家老院子”。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诞生于故居的北厢房,并在这里度过了他青少年时期15个春秋。小平故居坐东朝西,占地833.4平方米,有17间房屋,粉墙黛瓦,木柱石础,青石铺地,充盈着浓郁的蜀乡风情。

四川广安,是党和国家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邓小平的家乡,整座城市充满了爆发的气质。小平同志自16岁离家后再也没有回过家乡,这是为了全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全心付出的伟大情怀。小平同志生平事迹展馆是整个纪念园的中心建筑,起起伏伏的屋顶,意含小平同志三起三落的政治生涯。走入展馆,迎面是小平同志的全身塑像:他从容不迫的向我们走来,身后是高山大川,他身上闪耀着光芒,一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概一览无遗。纪念园庭院绿树成荫,两旁规划建造得极美观气派,植有各种大小植物的一片片绿化园,翠竹掩映,是个风景优美、风情浓郁,集教育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红色旅游经典区。

20日上午,我们一行来到重庆歌乐山,一个如此动听的名字,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然而,六十多年前,这里却是阴森恐怖的人间地狱,几百名戴着脚镣手铐的共产党员、革命志士、青年学生、妇女甚至小孩遭到国民党军统特务惨绝人寰的折磨和屠杀,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歌乐山上的渣滓洞。时值11.27大屠杀纪念日前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们,络绎不绝。

顺着蜿蜒崎岖的山路进入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旧址&mdash;&mdash;渣滓洞监狱、白公馆,呈现在眼前的仍然是一派萧杀的景象。院落的四周是虎视眈眈的碉堡、暗哨、铁丝网,院中的牢房是黑暗、潮湿、阴冷,仅三米见方的小屋。每个房间住十人左右,房中惟一通风的地方是那个巴掌大的窗户。看到一组组陌生的名单,看到一张张发黄的照片,眼前浮现出革命志士宁愿把牢底坐穿的视死如归的音容笑貌。进入渣滓洞我们每个人都面色凝重,想着当年监狱的恐怖气氛、感受着革命者宁死不屈的坚强革命精神。

重庆导游大川(重庆当地导游)

参观了渣滓洞、白公馆我的心情异常的沉重,想当年无数的革命烈士被关在这里,长期忍受敌人的严刑拷打,但绝不动摇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不叛变,不消沉,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支撑着自己,他们坚信中国的革命会迎来成功的那一天。他们的意志比磐石还要坚定,正是这样的信念和意志筑起中国革命固若金汤的精神统一战线。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这是我们作为党员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不论环境是怎么样的困难和痛苦,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就是我们慢慢黑夜中的直航灯,就是我们艰难困苦中的精神支柱、力量之源。渣滓洞里尽管酷刑无数,特务们可以用尽酷刑来折磨我们的革命先烈,但是磨灭不了烈士们心中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

此次四川广安、重庆之行给了我们太多的震撼,太多的感动与太多的思考。对于一个人来说,理想和信念是十分重要的。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这是我们作为党员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我们要学习革命先烈的这种坚定和豪迈,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一个党员的作用在平时充分地发挥出来,让群众能肯定我的党员作用。

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想想英雄和伟人的过去,回首看看现在,自己这样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的条件还有什么理由不全力以赴去工作呢,我们一定要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于公司发展,切实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努力学习,身体力行,在平凡的岗位上认真履行本职,埋头苦干,奋发进龋切实当好一名工艺技术管理人员,时刻保持在职在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关于重庆山水都市导游词

1、重庆最繁华的地方:商品琳琅满目、小吃样样俱全、楼房高耸入云……至于人呢,大街上、商场里、书店里、广场上、小吃屋里……到处都是人,成千上万、人山人海,走路也是摩肩接踵。若你站在“摩天大楼”向下望:无论是人还是车,都像是小蚂蚁!但还是川流不息……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重庆山水都市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2、重庆给游客第一印象和最深印象是什么呢?到过重庆的都会这样回答:重庆的山、重庆的水、重庆的城、重庆的夜、重庆的火锅、重庆的美女等等。不错,这都是重庆最有代表性的,但这还不是重庆的全部。重庆好导游

3、重庆是中国内陆的特大城市,悬挂在联合国大厅的世界地图上,仅仅标出了中国四个城市的名字,其中一个就是重庆。我们这座城市,自然地理独特,人文地理鲜明。到这里来的每一个人几乎都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在中国,你无法找到一个城市能和重庆类似。在重庆,你不难体验到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和撞击。

4、到重庆旅游,定会让你觉得不亏此行,因为重庆是一座大气磅礴的“山水之城”,是一座时尚韵律的“动感之城”,是一座热情奔放的“激情之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之城”,是一座朝气勃勃的“青春之城”。

5、现在,请大家跟我一道了解重庆、认识重庆。

6、一、山水之城——重庆山环水抱的地形地貌和城市禀赋重庆被称为“山水之城”,是因为重庆北有大巴山,东有巫山,东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娄山,地形大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起伏较大。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分布着典型的石林、峰林、溶洞、峡谷等喀斯特景观。整个重庆市层峦迭嶂,起伏不平。重庆主城和很多区县城市完全坐落在山上,是一座典型的“山城”。

7、重庆除了山多,再就是水多。重庆境内江河纵横,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流程长达665km,嘉陵江自西北而来,三折入长江。长江干流重庆段,汇集了嘉陵江、渠江、涪江、乌江、大宁河等五大支流及上百条小河流,加上长寿湖、小南海、青龙湖等湖泊,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在5,000亿m3左右,每km2水面积全国第一。我们几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重庆整个城市都屹立于水中。

8、重庆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热冬暖,湿润多阴,气温高,雨季长,霜雪少,阴天多,湿度大。总是晚上下雨,白天放晴,这种独特的气候景象造就了充满诗意的“巴山

9、夜雨”。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重庆作《夜雨寄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重庆夜雨的气候特色。“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巴山夜雨成为深情思念的意境和重庆诗意栖息地的象,重庆市市花被定为山茶花,因为重庆山多水多、水分充足、空气湿润的非常适合山茶花生长。重庆的各公众场所、风景区、庭院、楼台普遍种植,山茶花以其鲜艳夺目的色泽和热情奔放的花姿夺得了她重庆市民厚爱。重庆市市树为具有顽强。

10、美女如云大舞台,惹人艳羡大风景。重庆盛产美女,是一个仅凭美女就能让人流连的城市。解放碑步行街是世界上聚集漂亮女孩和看漂亮女孩的人群最多的地方,“三步一个张曼玉,五步一个林青霞”,形容解放碑美女之多。那儿是花的海洋,步行街像巨大的竞美台,整条街涌动着群群美女,让人眼花缭乱。美容专家靳羽西女士也说,全国最漂亮的女人在重庆。重庆有一个很流行的词语叫“打望”,指解放碑街心的长凳上搜索扫描的眼光,通俗的说法叫眼睛过生,文雅的表述叫秀色可餐。重庆女孩子个个身材苗条,肌肤细嫩,天生水灵,天生柔媚。重庆女孩是那种充满活力的女孩,时而温柔如水,时而热情似火,不仅有女人的细腻,还带有一点男人的阳刚之气性格。她们敢爱敢恨的品格在全国有口皆碑。她们个性直率、泼辣大胆、大方豪爽、开朗能干、为人心直口快,具有北方的性格、南方的姣美。她们会很义气,即使是淑女也能大声与你划拳;她们敢穿,敢打扮,敢标新立异,穿衣服总是那么前卫,那么紧跟时尚,甚至领导潮流。

11、重庆女孩长得漂亮又性格豪爽的原因,是因为地理环境的润育、饮食文化的熏陶、移民城市的优势。重庆像个天然美容院,女孩不靠化妆品保持水份,众多的江河和大量的温泉水,以及湿润的气候,具有天然保湿功能,湿润空气使皮肤长期处于保湿状中。重庆坡高路陡,到处都要爬坡下坎,想不锻炼都不行,造就了重庆女孩的好身材和健美活力,这种自然健美,不需要减肥,根本不担心发体。重庆女人是世上最有吸引力的女人。美女如云是重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2、人的性格就是城市风格,耿直豪爽,气势恢宏。重庆人世居巴渝山地,其性格打上了高山大河自然地貌的烙印。地域特点造成了重庆人性格的豪气和大方:大山大川让重庆男儿热情似火而又坚韧豪迈,女儿柔情似水而又英气勃勃;气候环境塑造了重庆人脾气刚健火爆:这里空气滋润,日子滋润,一捏就能出水,这里阳光火爆,脾气火爆,一点就能燃烧。人文传统决定了重庆人血脉中张扬着一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当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元军下四川,准备夺重庆,然后顺江而下灭,

13、“麻、辣、烫、鲜、脆”一锅煮,火锅文化代表着城市文化。重庆火锅起源于江边船夫的生活,其文化精髓就是重庆的码头文化。码头文化是一种兼收并蓄、张扬豪放的文化,而重庆火锅就是满足这

14、种文化需求的生活方式,因此它的人气越来越旺,传播也越来越广。吃重庆火锅,关键就在于吃出一种大家乐的气氛,吃出一种无拘无束,自我满足的情景。重庆火锅已经得到了世人的认同与喜爱,遍及全国,名噪天下,红遍大江南北,成为最具大众化的一道美食名品,成为重庆饮食文化的烫金“名片”。以重庆火锅为代表的重庆菜,已经成为我国饮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了。重庆人从外地返渝,下车离船或走下飞机,第一件事就是直奔火锅店大吃一顿。吃正宗的重庆火锅,只能在重庆吃,特别是街头巷尾的小店更具风味。在烈日炎炎的夏天,经常可以看到重庆人背后吹电扇,胸前烫火锅,吃得很过瘾的场景。吃火锅就像蒸桑拿,吃的过程大汗淋淋,吃完之后浑身通泰,神清气爽。重庆人好吃会吃,在全国闻名。重庆人把“吃”变成了一种融入自然山水的体验,叫做“山水特色餐饮”。重庆人最爱去吃的地方要么到山上,要么去水边。南山、歌乐山和两江滨江路美食与美景相连,坐在江边或者轮船饭店上,看着美轮美奂的夜景,品尝着鲜辣爽口的美食,在山水田园中就餐,不亦快哉!重庆人喜欢刺激,不墨守成规,喜欢创新,厨师不爱照菜谱做菜,民间厨师常常创造各种新菜品,在重庆传播,然后流传到大江南北。重庆好吃的东西大多了,如著名的重庆菜就有:鸡有辣子鸡、泉水鸡、瓦块鸡、口水鸡、竹笋鸡、安平鸡、烧公鸡、叫花鸡、棒棒鸡、土匪鸡、山菌烧山鸡、黔江鸡杂等;鸭有啤酒鸭、香坛鸭、樟茶鸭、虫草鸭、老鸭汤、泡坛醉鸭等;鱼有干烧鱼、脆皮

15、鱼、麻辣鱼、水煮鱼、来凤鱼、酸菜鱼、火锅鱼、泰安鱼、酸汤鱼、乌江鱼、白渡鱼、豆花鱼、三妹鱼、邮亭鲫鱼等;还有干煸鳝段,辣子田螺,毛血旺、香辣蟹、泡椒牛蛙、鹅掌门、什么兔、城口烧腊肉等民间特色菜。

16、重庆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以重庆为中心三峡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距今约200万年前,在巫山就有被命名为“巫山人”的古猿人生存,他们是迄今考古发现的地球上最远古的原始人类之一。重庆东部的“大溪文化”和西部的“铜梁文化”就是旧石器文化和新石器文化的典型代表。三峡地区诞生了灿烂三峡文化,同时也孕育了享有盛名的巴渝文化。

17、重庆的历史就是三次建都、三次开放和三度直辖的历史。三次建都:第一次建都是在公元前11世纪,巴人在重庆建立了古代巴国的首都,称“江州”。因嘉陵江在此汇入长江,嘉陵江古称为渝水,隋朝在这里设臵了渝州,所以重庆简称为“渝”。

18、又因这里是南宋天子宋光宗赵敦的潜藩之地,在这里臵府就称做“重庆府”,以志双重喜庆。“重庆”之名延续至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第二次是元末明玉珍建都重庆,国号大夏。第三次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成为中国战时首都,1940年宣布为陪都,是当时全国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的最高指挥部,中国大后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中华民族抗战救亡的大后方基地。

19、三次开放:第一次开放是列强在1891年《中英烟台条约续增专条》强迫重庆开埠,重庆正式成为对外通商口岸,成为西方列强通向四川乃至西南的“门户”。在中国偏僻内陆地区中,重庆是开放最早的城市。这次开放使重庆形成工业中心和交通中心,成为内陆的中心城市。第二次开放是1937年因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被迫开放,大量的企业和人才的涌入,使重庆在民族保卫战的过程中完成了城市近代化的进程。重庆成为国际性大都市。第三次开放是1978年后重庆主动加入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这次自觉地开放加速了重庆现代化的进程,重庆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特大城市。

20、三次直辖:第一次直辖在1935年,重庆被国民政府升格为直辖市。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重庆仍为直辖市。第二次直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成为中央直辖市,是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和西南军区所在地,是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1、 1954年大区撤消,重庆成为四川省辖市。第三次直辖在1997年3月14日,经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批准,重庆正式成为中国第四个、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再次被确立为中央直辖市,掀开了重庆建设与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

三、重庆万州的历史

万州历史悠久,历史悠久,名人荟萃。早在西周,其地属秦,置巴郡。秦一统天下后,分置三十六郡,川东始置县,以“万川毕汇”、“万商毕集”而得名,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

长江三峡西段,跨大巴山、巫山、七曜山和盆东平行岭谷区,地处三峡工程库区腹地,举世闻名的大、小三峡均在其中。它位于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东隅,扼川江咽喉,东临三峡。

水路上距重庆327公里,下距宜昌321公里,为川东水陆要冲,素有“川东门户”之称。远古时代,我们的先民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大溪文化”。

这里的阳光雨露,造就了巴蔓子、严颜、甘宁、秦良玉等历代忠烈战将,哺育了刘伯承、林铁、薛子正、彭咏梧等民族精英,养育了刘诗白、巴识途、何其芳、刘淑芳等天赋学子。

这里的名山大川,吸引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黄庭坚、诸葛亮、张飞、张献忠、李来享等曾在钟鼓楼这里演出一幕幕悲壮剧。

夏商属梁州地,周属巴子国,秦属巴郡朐忍县。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刘备分朐忍地置羊渠县,治城今长滩,为万州建县之始。

蜀汉建兴八年(230),省羊渠置南浦县,治城迁至今万州区南岸。西魏废帝二年(553),改南浦为鱼泉县,徙治江北(今万州区环城路)。

北周时期(557-584),先改鱼泉县为安乡县,后又改万川县,与南州和万川郡同治。隋开皇十年(598),废万州郡,改万川县为南浦县,与南州同治。

炀帝大业三年(607),省南州、南浦县归属巴东郡。唐武德二年(619)置南浦郡,领梁山、南浦、武宁3县;武德八年改南浦郡为浦州。

贞观八年(634)改浦州为万州,天宝元年(742)改万州为南浦郡,乾元元年(758)恢复万州,仍与南浦县同治。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省南浦县入万州,领武宁一县。

明洪武四年(1317),并武宁县入万州,六年(1373)降万州为万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设万县专区。1917年3月,英国控制的重庆海关在万县城东钟鼓楼上游锦江台处正式设立分关。

1925年7月,段祺瑞政府宣布万县正式开埠,从此万县成为四川省第二个直接报关出口的通商口岸。杨森于1928年成立万县市,自任市长,认为“入其国,田野不辟,教化不修,不可谓之治国。

入其市,道涂泥泞,尘秽山积,不可谓之良市”。他“仿欧美各国,移风易俗”,着力推行其“新政”,大刀阔斧开始市政建设,委任留日学生任海暹为工程师。

在老城的基础上规划新城,先后修整环城路、文明路、一马路、二马路、三马路、西山路、果园前路、果园后路、长城路、望江路、电报路等12条泥结碎石马路。

动工兴建万安桥、福星桥;开辟钟鼓楼、南津街两处新市场;兴建西山公园,建成高大的西式钟楼,为长江沿岸仅次于上海、武汉的第三大钟楼,至今仍是万州的标志性建筑。

继而整顿市容,规划区域,划定商铺、住宅地段,修建公厕,古老的万州面貌一新,商业日臻繁盛,一跃成为四川的三大城市之一,有“成、渝、万”之称。

1950年设万县专区,属川东行署区。万县专署驻万县市,辖万县(驻沙河镇)、开县、城口(驻复兴镇)、巫溪、云阳、奉节、巫山、忠县等8县。1952年万县专区属四川省领导。

原由川东行署直辖的万县市划归万县专署领导。辖1市、8县。1953年万县市改为省辖市,委托万县专署代管。原大竹专区所属梁平县划入万县专区。辖1市、9县。

重庆导游大川(重庆当地导游)

1970年万县专区改称万县地区,地区驻万县市。辖万县市及万县(驻沙河镇)、开县、城口(驻复兴镇)、巫溪、巫山、奉节、云阳、忠县、梁平等9县。

2005年,撤销龙宝、天城、五桥3个移民开发区,由万州区直接管理镇乡、街道,辖13个乡、28个镇、11个街道,幅员面积3457平方千米。

2005年6月24日,万州区人民政府驻地由太白岩街道迁至陈家坝街道(即由高笋塘82号迁至天城大道756号)2010年,重庆三峡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已全面完成。

万州是最大的三峡移民区,迁入移民26.3万人,三峡库区有1/5移民迁移到万州。万州因成为三峡移民的主要迁入地,规模扩大,变成重庆第二大城。

万州区地处四川盆地东缘,重庆市东北边缘,面积34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万亩,其中田58.49万亩;大于25度坡地50.14万亩,其中旱地32.49万亩),城市面积32.5平方公里重庆导游概况

区内山丘起伏,最高点普子乡沙坪峰,海拔1762米,最低点黄柏乡处长江边,海拔106米,西北部高升乡凤山材肖垭口,海拔高度为1373.3米,境内相对高差分别为184.5米、1266.8米。

低山、丘陵面积约占四分之一,低中山和山间平地面积约占四分之一,极少平坝和台地,且零星散布。境内河流纵横,河流、溪涧切割深,落差大,高低悬殊,呈枝状分布,均属长江水系。

长江自西南石柱、忠县交界的长坪乡石槽溪(海拔118米)入境,向东北横贯腹地,经黄柏乡白水滩(海拔106米)流入云阳县,流程80.4公里。

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江北的苎溪河、渡河、石桥河、汝溪河、浦里河,江南的泥溪河、五桥河、白水溪河共八条,溪沟93条,总水域面积为16.3万亩(108.66平方千米)。

境内出露地层的地质年代多见于中生代三叠纪和侏罗纪,形成时间距今2.3~1.37亿年,以侏罗纪分布最广,三叠纪次之,局部地方有距今2.85~2.3亿年的古生代二叠纪地层。

也有距今250万年的新生代第四纪地层,境内地质构造线,属新华夏系第三巨型隆起带武陵山褶皱带西缘与大巴山弧形褶皱带控制的四川菱形构造盆地的北东三北东方向延伸出境外。

消失于七曜山背斜构造的北西侧,形成向突向北西的万县弧形构造线。万州区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带,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多雾;夏热,多伏旱;春早,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

秋长,阴雨绵绵,以及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天气温和,无霜期长,霜雪稀少。境内多年平均气温17.7° C,最高年平均气温19.0℃(1982年),最低平均气温17.6℃(1974年)。

多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1972年8月26日),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7℃(1955年1月27日,1975年12月15日),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1484.4小时,最高年日照时数1713小时。

最小年日照时数924小时,据境内大滩口水文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1243毫米,最多年降水量为1549.6毫米(1982年)。最低年降水量为981.9毫米(1976年)。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