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重庆旅游A

重庆导游救人事迹(100字以内的抗震救灾感人英雄事迹)

重庆旅游A 2024-07-15 2
重庆导游救人事迹(100字以内的抗震救灾感人英雄事迹)摘要: 本文目录512地震感人事迹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100字以内的抗震救灾感人英雄事迹一、512地震感人事迹5月16日,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4天。4天来,发生在灾区的一个个自救、互救、援救的...

本文目录

  1. 512地震感人事迹
  2. 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
  3. 100字以内的抗震救灾感人英雄事迹

一、512地震感人事迹

5月16日,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4天。4天来,发生在灾区的一个个自救、互救、援救的故事,不断撞击着我们的胸膛。在大灾难突然降临的那一刻,爱,迸发出了最动人的力量――亲人之间,生死相依;朋友之间,相互激励;陌生人也挽起手臂。这些故事,让我们落泪,也让我们坚强。这些故事激励着我们,只要我们咬牙挺住,只要我们不放弃、不抛弃,希望,就在前方

5月13日中午,救援队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没有了呼吸。透过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救援队员从空隙伸手进去,确认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大声呼喊,没有任何回应。这是震后的北川县,还有很多人在等待着救援。救援队走向下一片废墟时,队长好像意识到什么,忽然返身跑回来,他费力地把手伸进她的身下摸索,高声喊,“还有个孩子,还活着!” a123d123a实习生一级(27)||我的知道|我的消息(2/2)|我的空间|百度首页|退出

消灭零回答第二期开始啦!快来赢取知道财富值!

查看活动新闻网页贴吧知道 MP3图片视频百科

灾感人文章:不放弃不抛弃是一篇关于抗震救灾抗震救灾感人文章的文章,本文是由范文中国责任编辑邢枫为您精心挑选,希望本文能帮助到您,感谢本文作者

5月16日,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4天。4天来,发生在灾区的一个个自救、互救、援救的故事,不断撞击着我们的胸膛。在大灾难突然降临的那一刻,爱,迸发出了最动人的力量――亲人之间,生死相依;朋友之间,相互激励;陌生人也挽起手臂。这些故事,让我们落泪,也让我们坚强。这些故事激励着我们,只要我们咬牙挺住,只要我们不放弃、不抛弃,希望,就在前方。

5月13日中午,救援队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没有了呼吸。透过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救援队员从空隙伸手进去,确认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大声呼喊,没有任何回应。这是震后的北川县,还有很多人在等待着救援。救援队走向下一片废墟时,队长好像意识到什么,忽然返身跑回来,他费力地把手伸进她的身下摸索,高声喊,“还有个孩子,还活着!”

一番艰难的努力后,人们终于把孩子救了出来。他躺在一条红底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有母亲的身体庇护,孩子毫发未伤。

随行的医生过来准备给孩子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一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大灾难面前,母爱,孕育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迹。

一块水泥板倒下来,压在崇州市漩口中学初三学生向孝廉的身上。这位13岁的小姑娘醒来后,模糊中看到缝隙外边有亮光,接着再次昏迷。此时,一个声音唤醒了她,是同学马健。“我哭着对他说,马健你别走,等我死了再走吧。马健说,‘我不会走的,你是班上年纪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你一定要坚持住。’”

马健一边喊着“坚持,坚持!”一边疯了似地用双手刨着水泥碎块。大约4个小时后,小孝廉终于被刨了出来,而马健的双手已经血肉模糊。

面对巨大的灾难,埋在废墟下的孩子,在等待救援的同时,也在用勇气和坚毅,传递着生的信心。

大地震袭来时,重庆市55名游人正行进在距汶川50多公里处。“快往公路边的平坝跑……”导游刘晓容和余九冬声嘶力竭地喊着,在两名女孩子的指挥下,大家迅速集中到了平坝上。岷江对面的山,轰隆隆地垮下来,烟尘、沙石扑面而来,前后的路都已坍塌。

自救,势在必行。入夜,几十人相互扶持着挤在一座小山顶的小块平地上,两位导游和驾驶员留在山下守望。山上、山下的人,都在相互牵挂。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在倾盆大雨中,这支特殊的队伍互相扶持着,绕过断裂的公路,奔过800米摇摇欲塌的隧道,躲过一次次余震,走走停停5个多小时后,终于见到了救援者。

前日下午,崇州怀远中学教学楼发生垮塌事件,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该校700多名师生绝大多数顺利脱险,但该校英语老师吴忠红却永远离开了他爱的学生——地震袭来,学生从楼梯口蜂拥而下,这位老师引着孩子疏散时,听到有学生掉队,他义无返顾从三楼返回四楼,这时楼体突然垮塌,这位老师和几名孩子被吞噬……

虽然昨日学校停课,但一群孩子和他们的父母还是来到怀远中学,为离去的英语老师吴忠红和几名学生默哀。看着面前倒塌半边的教学楼,他们的心情像天气一样凄冷。

副校长李宏成折腾了一整夜,他和很多男老师都冲上第一线,不少老师的手在扒土时被磨破了。李宏成说,这栋四层教学楼有12个班,下午1点50分就开始上课,就在第一节课快要结束时,突然,地面开始摇晃,孩子们的尖叫声划破校园原有的宁静。李宏成说,大楼摇晃了约1分钟时,中间裂开一条长长的缝,楼体裂成两半,而裂缝正好在其中一个楼梯边。“这是孩子的生命楼梯啊。大部分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从两个楼梯撤离到地面。”李宏成和该校高校长冒着生命危险,跑近楼梯口接应跑下来的孩子。1个、2个、3个……李宏成说,当时他们的脑子全懵了,但嘴里却在数着学生的人数。

当时,吴忠红老师正在四楼给初一五班上英语。该班的男学生小斌(化名)描述了当时的情景:教室突然晃动起来,他和同学都吓得尖叫,“同学们,不要慌,什么都不要带,跟着我往下跑!”吴老师挥着手,示意全班同学跟着他往外跑。当时楼梯口挤成一团,初一五班的绝大部分学生跟在吴老师后面。突然,后面的同学喊了一声:“教室里还有两名同学……”“吴老师显得很紧张,马上折转身,我们已经到三楼楼梯口了,结果他又往四楼上跑,我们跑到楼下,上面的房子就轰的垮了,吴老师不见了……”小斌哽咽着说。

李校长说,因为师生有组织的撤离,绝大多数师生安全返回地面,只有5名师生被埋在废墟里。

接到报警后,崇州市政府主要领导率领武警、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赶到现场,展开搜寻工作。搜救进行了整整一夜,昨日早上6点过,救援人员才从垮塌的残砖中找到吴忠红,他已经永远停止了呼吸。

吴老师的妻子宋代群在得知丈夫的噩耗后,极度悲痛说不出话来。昨晚,她在儿子吴楠的搀扶下,从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走出来与记者见面。失去丈夫的她,面容憔悴,始终啜泣着。吴楠也站在一旁默默地流着泪。站在废墟前,母子俩无法掩饰内心的悲痛,望着吴老师遇难的废墟失声痛哭。“爸爸一直希望我考一所好的大学……”正在读高二的吴楠哭着说,“以后我要加倍努力,不辜负爸爸的希望!”据学校一位老师称,宋代群是一名下岗工人,患病多年,吴楠在怀远中学念高二,记者了解到,吴忠红老师今年45岁,已在教学战线工作了28年。

北川教师刘宁:地震来临救出学生却永远失去女儿

新华社记者刘大江、冯昌勇、黄堃

5月14日7时30分,这是令北川县第一中学教师刘宁永远悲恸的时刻:念初三的女儿终于从水泥断块下被“掏”出来,但却永远离开了他。这个外表粗犷的坚强汉子,在睹见女儿遗体的一刹那,突然情绪失控,放声大哭。悲怆之情,令包括记者在内的周围人潸然泪下。

这个在5月12日大地震中失去女儿的教师,却在地震发生时刻,机智勇敢地保护了自己班上59名学生,使他们安全脱险。

刘宁是北川县第一中学初一六班班主任。地震发生的时刻,刘宁正带领自己59名学生在县委礼堂参加“五四”青年庆祝会。“礼堂突然在晃动,而且越晃越厉害。”经验丰富的刘宁马上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他招呼同学们不要乱跑。“县委礼堂的椅子离地较高,我叫学生立即就地蹲进结实的铁椅子下面,千万不要乱动”刘宁说。

正是刘宁老师在关键时刻的冷静,全班59名同学中只有两个受了轻伤。

当时的情形是,礼堂发生部分坍塌,沉重坚硬的横梁和砖头水泥雨点般向下砸,“学生们躲在椅子下面,牢固结实的铁椅子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保护作用。”刘宁回忆说。

初一六班一名学生心有余悸地向记者描述当时场面:我蹲在椅子下面,听见屋顶垮塌掉下来的横梁砖头砸在铁椅子上面发出的砰砰声,非常害怕,护在我身上的铁椅子每被砸一下,我的心都要剧烈地抖一下,“我好害怕铁椅子被砸穿哦”,几分钟之后,屋顶坍塌的重物终于停止向下砸。地震暂时过去了。

就这样,59名学生奇迹般得救了。但刘宁老师在救援学生时,双手被坚硬的水泥划得鲜血淋漓。

我的爱人,让我给你细细擦去手上的污泥,就像你曾经温柔地擦去我脸上的泪水。我的爱人,你宽阔的臂膀给了我栖息的港湾,更给了大震中四个孩子生命的新岸。男子汉也会累吗,你怎么躺下就不再起来?让我跪下来,依然和你保持最近的距离,让我为你温暖冰凉的手指……

——5月14日,张关蓉在擦拭丈夫谭千秋的遗体。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

5月13日夜,德阳东汽中学教导主任兼政治老师谭千秋的妻子张关蓉在为丈夫擦拭。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谭千秋张开双臂护住4个学生,为这4个孩子赢得幸存的机会。“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的场景。“你听到了吗?你护着的那四个娃儿都活下来了!都活下来了啊,你听到了没?”张关蓉泣不成声,不停地对去世的丈夫深情呼唤。

12日下午,崇州市怀远中学教学楼因地震发生垮塌,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该校700多名师生绝大多数顺利脱险,但该校英语老师吴忠洪却永远离开了他爱着的学生们———他带领孩子们疏散时,听到有学生掉队,义无反顾地从三楼返回四楼,这时楼体突然垮塌,吴忠洪和几名孩子被吞噬……

学校副校长李宏成说,这栋四层教学楼有12个班,下午1时50分开始上课,就在第一节课快要结束时,突然,地面开始摇晃。

大楼摇晃了约1分钟时,中间裂开一条长长的缝,楼体裂成两半。大部分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从两个楼梯撤离到地面。

当时,吴忠洪老师正在四楼给初一(5)班上英语。该班的男学生小斌(化名)描述了当时的情景:教室突然晃动起来,他和同学都吓得尖叫,“同学们,不要慌,什么都不要带,跟着我往下跑!”吴老师挥着手,示意全班同学跟着他往外跑。当时楼梯口挤成一团,初一(5)班的绝大部分学生跟在吴老师后面。突然,后面的同学喊了一声:“教室里还有两名同学……”“吴老师显得很紧张,马上转回身,我们已经到三楼楼梯口了,结果他又往四楼上跑,我们跑到楼下,房子就垮了,吴老师不见了……”小斌哽咽着说。

接到报警后,崇州市政府主要领导率领武警、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赶到现场,展开搜寻工作。搜救进行了整整一夜,13日早上6时多,救援人员才从垮塌的残砖中找到吴忠洪,他已经永远停止了呼吸。据李校长说,经过清点,除了吴忠洪外,还有4名学生不幸遇难。记者了解到,吴忠洪老师今年45岁,已在教学战线上工作了28年。

消防战士跪地落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

5月12日3时10分左右,绵竹市消防大队陈军带领消防中队第一时间赶往武都小学实施救援。武都小学的教学楼坍塌了大半部分,下面至少埋压了100多个师生。虽然没有特勤工具,但战士们很快徒手展开救援。19岁的荆利杰第一个奔向了废墟,开始了长达3天时间的救援。

余震不断发生,钢筋和楼板摇摇欲坠,残存的墙体时不时往下掉,荆利杰全然不顾。手掌磨破了,手指头出血了,脚底被钢筋刺破了,荆利杰却一刻也没有停下来。13日,上天落泪了。雨中,荆利杰和战友们仍然没有停歇。

13日上午10时许,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在余震和吊车的操作中发生了巨大的晃动,楼板在摇,墙体在垮……二次坍塌!危险!快撤!消防指挥部下达了命令。

荆利杰从废墟中钻了出来。就在此时,他听到废墟中有个男孩在呼救!他转身就要奔向废墟,余震再次袭来,并引发了更大面积的坍塌。战友们和群众把荆利杰死死拉住,拖到了安全地带。

荆利杰跪在了地上。就在跪下去的那一瞬间,他哭着大喊:“我知道很危险,我知道进去了就可能回不来,但是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吧!我还能再救一个!”

荆利杰本人说过,自己不知道到底救了多少人,但是他脑海里想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救人,赶快救人!

甘肃14岁少年抢在教室墙壁倒塌前救出7孩童

童世强今年14岁,是甘肃省礼县祁山乡中王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也是学校少先队的中队长。在这场地震中,虽然他所在的学校北面围墙整体倒塌,但却没有发生一例伤亡。校长独锐锋说:“这是童世强的功劳。”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童世强和同学们正在上语文课。“当时我正在给同学们讲解课文,突然感觉整个房子在晃动,吊灯摇来摇去,门窗哗哗作响。同学们吓坏了,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大声说:‘地震了,快跑/”童世强的语文老师童双喜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来,仍然心有余悸。同学们感受到脚底下剧烈颤抖的大地,看着教室不停地摇晃、裂缝、倾斜,每个人都惊恐异常,纷纷冲出教室,跑到操场上。

童世强也在第一时间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可当他还惊魂未定的时候,一阵哭声将他的目光拉回了摇摇欲坠的教室。那是学前班的孩子们惊恐的哭喊声。地震袭来的时候,他们正在活动室里睡午觉,一瞬间,就被大地猛烈的抖动吓懵了。恐惧的情绪在30多个孩子中间快速蔓延,所有的孩子都吓得大哭起来。在危难面前,这群只有六七岁大的小孩子手足无措,有的孩子吓得呆立在原地,有的在慌乱中摔倒了,班主任没办法,只能把这群孩子一个一个往外抱。

“当时北墙摇摇晃晃好像马上就要倒了,而墙根下还站着十几个小孩子,感觉太危险了。”这惊险的一幕让童世强立刻冲过去帮老师转移孩童。

北墙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但童世强没有顾上这些,他冲到一直摇晃的北墙底下,抱起一个小孩就往院子中间跑,放下后又马上折回抱第二个。从北墙到院子中间这短短的一点距离,童世强仿佛冲刺一般拼尽全力。一个,两个,三个……童世强已经忘记了自己还是个14岁的孩子,身上的力气早已用尽,可他还是在坚持,坚持着救一个,再救一个,7个孩童被他抱出。

“我只想把小弟弟、小妹妹们救出来,把他们送到安全地带。”当他刚刚把最后一个小孩子抱出来的时候,北墙轰然倒塌,激起的灰尘蒙了童世强一身。而此时,童世强已经全身脱力,连站都站不稳了。

童世强勇救小朋友的事迹迅速传遍了整个村子,众人都以敬佩的眼神看着这个只有14岁的少年。学校里决定授予他“小赖宁”的光荣称号。

面对荣誉,童世强表现出了超过同龄人的冷静。“我没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我还是我。”童世强念念不忘落下的功课,“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希望自己能考得好一点,让在兰州打工的爸爸妈妈开心。”

★废墟中,龙居小学最年轻的女教师向倩一手搂住一个学生,紧紧地拥在自己身下,像母亲护卫着自己的孩子!她的身体已经断为三段,人们怎么也无法掰开她那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

★原本,只需两秒种便可离开教室,到达安全地带,但当她在疏散学生们离开教室时,看到两个手足无措的学生,向倩义无反顾地大步跨近学生,一手搂住一个,朝门外冲去,可此时,整座教学楼已轰然垮塌,向倩和几个学生一起被埋在了废墟中……

★受汶川地震影响,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该校教导主任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

谭千秋老师用双臂将死神拦在自己胸前。

谭千秋,男,中共党员,1957年8月出生。湖南衡阳市祁东县步云桥镇岩前村人。1978年3月,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大学政治专业学习,1982年1月毕业后,分配到四川绵竹东方汽轮机厂工作,先后在该厂职工大学和中学任教。从教26年来,谭千秋不仅教学成绩卓越,被评为特级教师,而且,在担任中学教导主任以来,他致力于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创新,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他爱生如命,在校园里看到一块小石头都要捡起来,生怕学生们在玩耍时受伤,被同事们誉为“最疼爱学生的人。”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波及绵竹。在地震中,东汽中学一栋教学楼顷刻坍塌。当时,谭千秋正在这栋教学楼的教室里上课。危急时刻,他用双臂将四名高二一班的学生紧紧地掩护在身下。13日晚上,当人们从废墟中将他扒出来时,他的双臂还张开着,趴在课桌上,手臂上伤痕累累,后脑袋被楼板砸得凹了下去,献出了年仅51岁的生命,而四名学生则在他的保护下成功获救。

雷楚年,15岁,彭州市磁峰中学初三三班的学生。地震时不是往外逃生,而是冲进教室救同学。

跑到自己的教室,发现还有7个同学全部蹲在教室的墙角边,马上带着他们往楼下冲。跑到一半,小雷突然发现,跟着他下楼的只有6名同学,还少一个!他又赶紧又往楼上跑。留在教室的女孩叫欧静,由于惊吓过度,女孩蹲在门口一个劲地哭,可能是吓傻了,怎么拉她都拉不动,就干脆抱起她往楼下冲。最后几秒,楼塌了,他和七名同学幸存下来。

来自映秀县的小林浩,今年9岁。在此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小小年纪的他却在危机时刻,用柔弱的肩膀背出两位同学。而自己的父母却至今仍联系不上。还是14岁的姐姐,深一脚、浅一脚带着他们,走了7小时才到达都江堰。面对镜头小英雄显得非常镇定,然而他勇敢的举动,却已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重庆导游语

5月19日,四川平武县阔达乡仙坪村,一个名叫任冬的18岁男孩,他的右手臂有一个长约15厘米,深约1厘米的伤口。因为没有处理过,伤口化脓了,感染很厉害。地震发生时,他跑进幼儿园,先后抱出了3个孩子。他的右臂就是在那时受伤的。

甯加驰,都江堰聚源中学三•二班的学生,15岁。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地震时,被掩埋在坍塌的教学楼废墟里。“甯加驰,救救我。”说话的是甯加驰的同班同学曾婧。他让曾婧躲在自己肚皮下,救了同学一条命。

10岁的董玉培在映秀镇小学读四年级。地震那天,董玉培她们班正在二楼的教室上科学课,楼房坍塌了,董玉培随着走廊重重摔到地上。清醒后,董玉培发现自己肚子边趴着一个同校二年级的女同学,该同学头部的鲜血染红了一大片废墟;同时,自己的左手边也躺着一个女同学。董玉培活动了一下四肢,发现右肩膀剧烈疼痛(后来医生检查是肩膀脱臼),其他的感觉很正常。董玉培连忙使劲推开自己身边的一些小水泥块,连滚带爬从废墟里钻了出来,然后使劲扒开水泥块救出两个女生(其中一个已遇难)

15岁的平武县平通中学初中二年级女生曾媛醒来后发现,同桌刘力压在她身上,挡住了楼上塌下的水泥块,她被救了,但同桌永远的离开了她。曾媛表示,伤好后第一件事就是回乡寻找“同桌”的墓,以后年年祭奠他。

唐富文,16岁,北川中学高一学生,腰椎骨折。5月12日地震后,为救面临窒息的好友谭勇,他让其他同学推倒砖石,结果砸中腰部。

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北川职高电子电工班的学生尹全奎和朱华琳刚跑上马路,就听到一个小孩倒在地上大声哭喊,旁边60多岁的大爷大呼“救救我孙女。”尹全奎和朱华琳冲上去抱起孩子冲出去,走出2米多远,一间房屋倒下,大爷被淹没。

11岁的康洁是映秀小学6年级学生,12日下午地震时,她正在6楼上课,老师立即叫学生快跑。康洁先是钻到桌子底下,在经过一秒时间考虑后就从6楼纵身跳下,居然没有受伤。康洁自己脱险,并没有忘记救人,她冒着生命危险跨进了随时倒塌的教学楼。她四处搜寻同学和老师,看到一些老师被砸伤后不能动弹,康洁使出全身力气将老师往外拉。但康洁毕竟只有11岁,逐渐体力不支的她赶紧跑出废墟呼叫救援,从各个地方来增援的乡亲们冲进大楼救出了不少的师生。

汶川县映秀小学身高1.6米的藏族姑娘邹雯,是五年级一班的学生,12岁,该班的班长和学校少先队大队长,她是县体育运动会短跑第五名,发现她的遗体时,她的手还紧紧搀扶着一位同班同学,一看就知道是她在帮老师组织同学撤离。要是她不帮助老师救同学,以她那么快的速度,自己一个人跑下来,肯定就不会出事啊!事后,幸存的同学都这么说。

刚才我又到她身边试了一下,她已经没有脉搏,也没有呼吸,人已经冰凉,看来所有的努力都不能挽救她的生命。我们的战士尽力了,但是还是不能把她救出来。一上午我在这里陪这她说话,我还能给她喂水喝,她还能跟我对话。我就跟她说我说你一定要坚强的活下来,虽然你的女儿已经牺牲了,但是你的孙女还在,你如果不能坚持下来,你的孙女怎么办?她就会成为一个孤儿。她就跟我说我会的,我一定要坚持下来,我为了我的孙女也要坚持下来。她真的很顽强,虽然已经在下面掩埋了四天,但是她依然很顽强。

现在已经没有心跳,没有呼吸了。她刚才还在安慰我。我心里很难过,她叫杨玉芳,她52岁,女儿叫莲容,28岁,救出13个小学生,自己牺牲了,她如果少救一个学生,她自己就活了。她还有孙女在,没法救活我心里很难过。

《遇难女教师用身体围出学生的幸存空间》

我们挖出了一名老师,她的身体蜷缩着跪在地下,把自己的背部尽量往上挺,她的底下就是一名学生,这名学生幸存了,但是这个老师的头部严重受伤,当场就已经遇难了。现在在灾区的现场我们能够发现很多这样感人的事迹。

《解放军叔叔来了就什么都不害怕了》

我们在映秀镇救出的一个小学生,因为我们昨天(5月14日)跟着运送伤员的直升机回到后方,上直升机的时候他告诉我们他当时是在四楼,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地震的时候由于震幅特别大,他从楼上被弹出来弹到一楼,他的头部还流着血,整个眼睛也流着血,他什么都看不见,说你们是解放军吗?我说我们是解放军。他说我心里特别害怕,但是你们来了我就什么都不害怕了,而且一路上解放军叔叔你抱紧我,你抱紧我就不怕了,所以,我们一直把他抱到救护车上。

二、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

1、废墟中,有为母亲一直抱着自己四五个月的孩子,直到孩子从废墟中被刨出来的时候也紧紧地护着孩子。孩子还在,而那位母亲却离开了人世。母亲手中还握着一部手机,上面有这样一封留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够活着出去,请记住:妈妈永远爱你!”(这是我从电视中看到的,真的很感人,至少我鼻子红了)

2、一所小学被夷为平地,从废墟中,人们看到了这样一个景象:一位老师张开双臂,用手臂为怀中的三个孩子支起了一个小小的空间。虽然老师和孩子们无一幸免,但是这位老师的精神却感动了天地。最终,三个孩子的家长提议:将这位老师与这三个孩子葬在一起!(我妈妈的同事说的,确实很令我震惊)

3、说实话,感人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比如有位医护人员的老父亲病逝了,而他因赶着要上前线,没能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他说:“我不能当逃兵”;比如有位护士长在一边抢救伤员一边向记者说:“我的孩子就在对面那所小学里(那里已成为废墟),现在还没找到!”;震后第100个小时,有位年轻男子被发现埋在废墟中,背上“背”着如山的碎石、碎砖、预制板,当记者问到他是如何坚持如此之久时,他的回答是:“我不能然我的小孩一出生就没有父亲”……

4、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我也无法全部列举,只是希望以上的例子能对您有所帮助。

三、100字以内的抗震救灾感人英雄事迹

1、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

2、这名男子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3、大震中,张老师的妻子、同是该校老师的邓霞和他们不满3岁的儿子也被垮塌的房屋深埋……

4、汶川县映秀镇幼儿园的聂晓燕老师始终守护在垮塌的教学楼旁边,目不转睛地看着武警官兵用手扒开废墟。

5、直到她遇难的孩子被挖出,聂晓燕的眼泪终于如山洪暴发:“娃……娃娃……妈妈……来不及……啊……”

6、地震时,孩子们都在睡午觉,聂晓燕一手一个抱出了两个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还在屋子里!

7、“娃娃,你的脸怎么这么脏啊?”聂晓燕打开带在身边不知多久的崭新粉红色棉褥,小心翼翼包裹孩子,“妈妈给你洗干净。”她和丈夫用手帕轻轻地擦着孩子满是灰尘的头发和脸蛋,好像生怕把孩子弄醒。

8、旁边一位武警战士用安全帽使劲地敲着自己的脑袋,让疼痛阻止泪水倾泻。

9、13日22时12分,救援人员扒出了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的遗体。只见他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4个孩子。孩子们得以生还,他们的谭老师却永远地去了……

10、“要不是有谭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流着泪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谭老师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看见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生怕学生们不小心摔伤。”夏开秀老师说。

11、刘红丽的舅舅仰天长叹:“谭老师,大好人,大英雄噢!”

12、抗震救灾中,遍地是英雄:崇州市怀远镇中学老师吴忠洪本已逃生,为救两名学生义无反顾地返身冲进正猛烈摇晃的教学楼内,湮没在轰然倒塌的楼房中;北川县第一中学教师刘宁在大震之时机智地保护了59名学生,却失去了自己的宝贝女儿;都江堰向峨乡爱莲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婉民为救学生和老师,自己87岁的老母被压在废墟下无睱顾及;武警某部政治部副主任严胜华、质安科长涂云、参谋刘新岭等人在抢救中因体力严重透支而晕倒,醒来后立即冲向第一线;巨震突袭之时,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正在进行手术的5名医务人员,俯身扑上手术台,用身体护卫患者;成都千名出租车司机自动赶往灾区抢运伤员;绵竹市天池乡农民张吉福徒步求援后又冒死赶回灾区抢险;成千上万解放军、武警和公安战士放弃使用机械,“像绣花一样”小心翼翼用手刨、用肩扛,为废墟下的幸存者打开生命之门;成都一些血站前献血的市民排成长队……

13、“板荡识英雄”,大灾大难方显大仁大义。

<a href=重庆导游救人事迹(100字以内的抗震救灾感人英雄事迹)" title="重庆导游救人事迹(100字以内的抗震救灾感人英雄事迹)" >

14、一块水泥板倒下来,压在崇州市漩口中学初三学生向孝廉身上。“我心想完了,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这位13岁的小姑娘对记者说,醒来后,她从缝隙里看到外面有亮光,接着再次昏迷。一个声音唤醒了她,那是同学马健的声音。“我哭着对他说,马健你别走,等我死了再走吧。马健说,我不会走的,你是班上年纪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这点困难难不倒你。”

15、马健一边喊着“坚持,坚持!”一边疯了似的用双手刨着水泥碎块。大约4个小时后,小孝廉终于被刨了出来,而马健的双手已经血肉模糊。已感觉不到伤痛的马健背起孝廉就向门外走去。刚到门口,扒出孝廉的地方墙壁突然倒塌。好险!“如果晚了几分钟,我们两个都出不来了。记者叔叔,你们一定得帮我给马健颁一个见义勇为奖。”小孝廉说。重庆导游网

重庆导游救人事迹(100字以内的抗震救灾感人英雄事迹)

16、12日晚,脱险后的北川中学同学在校长刘亚春的组织下,男生4人一组,打着手电连夜搜索未脱险的同学,直到晚上三点半余震频发才停下来。第二天上午,同学们又协助武警救援队搭帐篷,维持现场秩序。许多学生到13日下午才吃上第一口饭。同学们从倒塌的校舍中救出了大量幸存者,仅高三3班生活委员申龙所在的小组就救出十几名同学。同学袁垒一人就救出6名同学,而他自己则因劳累过度,在13日凌晨集合时昏倒在地。14日转移至绵阳后,袁垒又和另外5个同学成为救灾志愿者。

17、大震袭来之时,重庆市两个共有55名游客的旅游团队行进在距汶川50多公里处。“快往公路边的平坝跑,快往公路边的平坝跑……”导游刘晓容和余九冬声嘶力竭地喊着。庞大的队伍在两名不足1米6的小女子的指挥下迅速集中到了公路边的平坝上。山石正在滑落,岷江对面的山轰隆隆地垮了下来,烟尘、沙石扑面而来。眼前的世界霎时变成了灰色,10米外的事物已不可见。前路坍塌,后路阻断,四周是震天巨响,“往哪里跑”成为大家争议的焦点。

18、“快、快撤,不要留在这里。”“留在原地,会有人来救我们吧?”“怎么办、怎么办……”众人心中只浮上了两个字——完了。

19、入夜,几十人相互扶持着挤在一座小山顶的小块平地上,余九冬、刘晓容则和驾驶员留在山下守望。山下的人时刻警惕着,山上的人牵挂着为他们“站岗放哨”的两个小姑娘。

20、天刚蒙蒙亮,队伍就踏上“征程”。倾盆大雨和大地的颤抖中,这支特殊的队伍互相扶持、互相鼓励。绕过一段又一段断裂的公路,狂奔过800米摇摇欲塌的隧道。突然,岷江水被强余震激荡而起,两米多高的大浪让大家从“泥人”变成了“水人”。男人们找来一片塑料胶袋,拆开摊平顶在头上,大家围成一圈,女人和小孩在里面。余震刚歇,队伍又开拔。走走停停5个多小时后,这支队伍终于见到了救援者。

21、“一起活下去是唯一的信念,我们从彼此的依赖、信任、扶持中获取动力。”余九冬对记者说。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