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有关介绍成都的导游词
作为第一批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的成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最突出的是“蜀汉文化”、“熊猫故乡”、“天府风光”三大特色。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四川成都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您们光临成都.成都是四川省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近几年,她又以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成就,先后荣获联合国颁发的“人居奖”和“最佳范例奖”两项殊誉。
成都是一座融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特大城市。她是稀世珍宝大熊猫的故乡,也是天府之国的中心和“窗口”。她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风光绚丽多姿和名胜古迹众多而闻名于世。“锦城”“蓉城”是成都的别名;芙蓉、银杏是成都的市花和市树。
成都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山地和川中丘陵之间,西部地势较高,中部和东南部是广阔的成都平原,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境内兼有山景、平原和丘陵之美,且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6℃上下,降水量约1000毫米,素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之誉,加以土地肥沃,水利先进,物产十分富饶,历来被称为“水旱从人,不知饥谨”的“天府明珠”。
成都市的全市总面积12.3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1000万人,辖区划为7区4市(县级市)、8县。即锦江区、青羊区、成华区、金牛区、武侯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温江县、新都县、双流县、大邑县、新津县、郫县、金堂县、蒲江县。此外,还设有国家级四川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我们一般说的成都市区则指市中心部位的五个区,简称为“五城区”。其余的统称“市郊县”。
成都早在一万年前就已成为蜀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和舞台。在市区和广汉三星堆的出土文物表明,至少在四千年以前,古蜀先民们就用自己辛勤劳动的双手,在这里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古蜀文明。大约2500年前,古蜀国开明王朝把国都从樊乡(今彭州市、新都县交界处)迁到此处,取周太王迁歧“一年成邑,三年成都”这一典故,定名“成都”。这时的成都已经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城市。公元前316年,秦国把四川纳入版图,成都是蜀郡的首府。自此以后,成都一直是四川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代皆为郡、州、省一级行政区的治所和军事重镇。其间,成都曾前后有7个割据政权的都城设在此,它们是,西汉末年的公孙述“大成政权”,公元二世纪时“三国”的蜀汉王朝,三世纪的“成汉”政权,九世纪前后的“前蜀”和“后蜀”政权,北宋时期农民起义的“大蜀”政权和明末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政权。
成都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工商发展历史,特别是丝织业的发达,名冠中华,远销国外。西汉时期,成都因经济繁荣成为当时中国的“五都”之一,织锦业已成为汉朝的重要国库收入来源。成都是蜀锦织造中心,朝廷在此设置了“锦官城”,派有“锦官”进行管理。这也是成都又称为“锦城”,绕城而过的府南河又称为“锦江”的原因。蜀汉时期,诸葛亮在四川实行休养生息,扶持农商的经济政策,成都作为蜀汉首都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从晋代左思《蜀都赋》的叙述可见当时盛况。他说“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里,罗肆万千,堕贿山积,纤丽星繁……”好一幅百货云集、万头攒动的市场交易图!唐代,成都有“扬一益二”之誉,说她的繁华仅次于江南的扬州。到北宋时期,成都已成为仅次于汴京的大都会。这时的成都,由于在晚唐五代的纷争中处于相对安定的情况下,工农商业都有所发展,商市贸易突破了传统的坊市格局,发展了专门的交易市场,不仅有城内东南西北的综合市场,也有了专营产品的市场,如草市、糠市、盐市、骡马市等,闹市区还有了“夜市”。此后的成都历经元、明、清诸朝和民国时期,其间虽有多次的兴衰起落,但她作为四川省经济中心的地位并无变化。
成都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工艺之乡。蜀绣、蜀锦名满天下,列入中华四大名绣、四大名锦之列;成都的漆器以制作精美、工艺独特,为历代传世名品,近代汉墓出土的文物中许多成都漆器可以作证;唐代成都出产的“雷琴”,载誉全国,被声乐界视同珍宝;成都的印刷业在宋代是全国三大印刷业基地之一,有“宋时蜀刻甲天下”的赞誉,伦敦博物馆所藏敦煌文书中有五代时期成都的木刻“历书”,为世界最早的木刻历书印本;成都的造纸业也很著名,唐代成都造的“益州麻纸”是官方规定的诏书、册令用纸;女诗人薛涛制作的“薛涛笺”被文人诗客视为上品。成都的金银丝制品、竹编、草编、也都有数百上千年的历史。
成都是灿烂的蜀汉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四川文化教育的中心城市,拥有辉煌的文明历史。早在公元前140多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兴学,开办了中国第一所正规的官办学堂、为四川的文化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汉赋四大家”,成都市有司马相如、扬雄两位,晋代史学家《华阳国志》作者常璩、唐代女诗人薛涛、音乐家段安节、五代词人欧阳炯、绘画大师黄筌、宋代学者《资治通鉴》副主编范祖禹、理学家魏了翁、医学家唐慎微、明代文学家杨长庵、清代著名的“儒将”岳钟祺,加上现代文学巨子巴金、艾芜、沙汀等人都是成都人士。当然,造就成都文明史的还有历史上众多的外来名臣、文士的巨大贡献,成都是历史上文化名流汇集之地。大诗人李白、杜甫、岑参、高适、韦庄、陆游、大文豪苏轼等人都曾寓居这里,为后人留下了大批的文化遗产,使成都的发达文化享誉国内外。
成都是蜀汉文化的发源地。蜀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江堰芒城、温江县鱼凫城、郫县三道堰、新津龙马古城和附近的广汉三星堆等遗址说明,蜀汉文化有悠久的历史。
成都作为数代古蜀王朝的都城和四川地区的首府,孕育了历代多少风流人物,拥有许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瑰宝,仅以各级政府明令公布保护的重点文物单位全市就有11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2300多年前修建的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构思之巧妙,计算之精确,手段之高明,工程之宏伟,功能之完善,管理之科学,效益之长远,无不让到此的中外游客为之倾倒,她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给四川带来了富裕和繁荣,被誉为“独奇千古的天府银河”和“镇川之宝”,是人类文明的不朽杰作。
武侯祠座落在成都市南郊的一片森森翠柏之中,公元五世纪,为纪念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这是全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武侯祠,是中国众多三国遗迹中唯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的单位。馆藏极其丰富的成都武侯祠,与周边其他州、市、县丰富的蜀汉文化景观构成的“三国遗迹寻踪”黄金旅游者的欢迎。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是在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上建成的纪念性古典园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甫的诗歌,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被后人誉为“诗史”,他本人被尊为“诗圣”。草堂现存各种杜诗版本、多种文字译本、杜诗书法作品及其他有关资料3000余册,文物2000余件。杜甫草堂不仅为人们研究杜甫、杜诗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而且也是中外人士瞻仰杜甫遗容的胜地。
成都市的宗教文物也很丰富。全市现有佛寺、道观、教堂近百处。大邑县的鹤鸣山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并以“青城天下幽”的景观名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市区内的青羊宫规模宏大,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为“太上老君”(即老子)坐台传授道法之处。成都佛寺众多,其中最负盛名的有宝光寺、石经寺、大慈寺、昭觉寺、文殊院等。宝光寺相传建于东汉,被誉为长江流域四大丛林之一。其他的文物古迹,诸如望丛祠、望江楼、明僖王陵、永陵、东汉墓、观音寺壁画、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等,就不再一一列述了。
今日成都,可以说是既古老又年青,既安宁又繁荣,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大好形势下,正扬起风帆,向着现代化的大都市目标迈进。
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成都焕发了青春。工农业生产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60年代前期,国家大力进行的“三线”建设,使成都基本上形成以机械、电子、冶金、化工和轻纺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成为四川和中国西部新兴的工业基地。
1978年以来,成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凭藉其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地处中西部结合处的区位优势,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间,已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中国的特大城市之一。
今日的成都,干道纵横、街市宽整、高楼林立、绿树成荫,市容美丽,商业服务行业网点遍布全市,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日益增强;绕城而过的府南河,经过全市人民的五年奋斗,全面整治告捷,如今的府南河水质变得清亮,两岸的花木、草坪、雕塑、亭榭与栉比鳞次的现代化民居高楼相映争辉,犹如在城市的脖子上系了一条“翡翠项链”,它不仅具有防洪、环保和交通运输的功能,还成了市民和游人最喜爱的休闲观光好去处。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交通通信枢纽,铁路有成渝、宝成、成昆和达成铁路交汇于此;公路除成渝、成绵、成乐、成雅、成灌高速公路外,还有3条国道通过,形成了以川陕、川藏、川甘和成渝、成阿等23条省级以上公路为骨干的放射型公路网络,成都市是全国公路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成都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航空港。双流国际机场是全国四大空港之一,现已开通了国际国内航线170多条。成都又是西南地区邮电通讯交换中心之一,并先后与16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通信联系。便捷的交通,发达的通讯,把成都与全国各地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架起了成都通向世界各地的桥梁。
成都近郊有国家森林公园4处,大熊猫生态自然保护区3处。全世界仅存的一千余只大熊猫,80%左右分布在成都及其邻近地区。
全世界最大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也建在成都。
成都动物园是世界上大熊猫最多的城市动物园。到成都旅游您不但可以了解到大熊猫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与大熊猫有关的背景和文化。
您还可以去成都鞍子河、大邑黑水河、都江堰市虹口,以及宝兴蜂桶寨、卧龙保护区等大熊猫栖息地和生态自然保护区,领略大自然的风光,追寻大熊猫的踪迹。
天府风光是吸引大量中外游人来成都观光游览的又一大特色资源。天府乐土,成都宝地,独特的地型地貌,造就了成都多姿多彩,独特有序的天府风光:田园、丘陵、河渠、湖泊、峡谷、奇峰各具魅力,而且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浓郁的民俗风情融为一体,秀色美景,汇成大观。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赞美成都,真是个“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剑南山水尽清晖,濯锦江边天下稀”,“繁华盛丽天下无。”
有关成都的历史和发展的史话,我们就说到这里。让我再为大家说说今日成都的现状。作为第一批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的成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最突出的是“蜀汉文化”、“熊猫故乡”、“天府风光”三大特色。下面,请让我分别简述一下:
成都是蜀汉文化的发源地成都市导游网。蜀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江堰芒城、温江县鱼凫城、郫县三道堰、新津龙马古城和附近的广汉三星堆等遗址说明,蜀汉文化有悠久的历史。
成都作为数代古蜀王朝的都城和四川地区的首府, 2300多年前修建的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工程宏伟,效益长远,被誉为“独奇千古的天府银河”她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
还有三国遗迹武侯祠、杜甫草堂、宗教文物更加不胜枚举、
今日成都,可以说是既古老又年青,既安宁又繁荣,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大好形势下,正扬起风帆,向着现代化的大都市目标迈进。
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中国的特大城市之一。
成都是大熊猫的故乡。全世界最大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也建在成都。成都动物园是世界上大熊猫最多的城市动物园。到成都旅游您不但可以了解到大熊猫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与大熊猫有关的背景和文化。天府风光
川戏、听那委婉动听的高腔,看那变幻莫测的“变脸”、“吐火”等川剧绝技表演;四川茶馆的特殊氛围,盖碗茶具和高超的掺茶技艺,会使您感受到浓浓的成都茶文化的气息;成都是正宗川菜发祥地,川菜馆遍布全市,品味正宗;成都小吃“驰名中外,品种繁多。色鲜味佳,物美价廉,担担面、钟水饺、龙抄手、赖汤园、韩包子、夫妻肺片等都是成都“小吃”的传统名品,而近年崛起的“火锅”正后来居上,风靡一时。总之一句话,“吃在成都、玩在成都、游在成都”已成为旅游爱好者的共识。
春熙路就是集养眼、美食、便利、休憩、人气、商业等特点于一体的繁华街市。
商业街,今天已经成为成都魅力的代名词,从多方面延伸着她的影响力。它是成都的时尚公告牌,一个世纪的商业人气和成都美女都流经这里;它是成都的流行文化站,全国的街头潮流和品牌在这里跳动着同一脉搏。它照亮成都的夜与昼,并点燃了整个城市的浮华,成为成都的时尚之心,中国首批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
熙路上的亨得利钟表、精益眼睛、成都工美商场等百年老店与太平洋百货、王府井和伊藤洋华堂等百货新贵交相晖映,繁荣着春熙路的商业形象。
值得我们共同期待的是:2015年伊始,成都市正式把“西部购物天堂”这一宏伟目标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在经济新常态下,市场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建设购物天堂,成都除去硬件的升级之外,还需要“文化”的融入,“生态”的升级,“功能”的完善。“将文化和现代发展进行有机的融合,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立足成都、控制西部、影响亚洲内陆、参与全球贸易”。要将成都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提升硬件、升级整体、融入文化、让现代商贸项目融入历史文化元素,既增加项目本身的特色,又提高成都市的综合服务能力,这能让成都在商贸业中产生更大的影响,我们将享受到关于成都的更丰富的休闲美丽生活。
有关介绍成都的导游词相关文章:
★ 5篇介绍四川宽窄巷子的导游词范文
二、锦里古街自助游介绍
位于四川省的金谷街,历史文化气息浓厚,少数民族的民族精神。你会穿梭在古今世界的交融之地,在这里你可以体会到四川辣妹的奔放与热情,各种小吃让你流连忘返。这里有一个锦里古街的自助导游。
据史书记载,锦里是金关城。金昌曲《华阳国志蜀志》:“国有县文学为州学,县始文学于伊犁桥南岸路东侧。有女墙,通往路的西侧,故晋宫也。织锦,锦之鲜艳,彼河不佳,故称锦里。”之后锦里叫成都。如(唐)李商隐《筹笔驿》:虽然在你的出生地为你建造了一座庙宇,但你从未唱完你的圣山之歌。
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商业化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它就闻名全国。
如今,锦里的这条古街浓缩了成都的生活精华:有茶馆、客栈、餐馆、酒吧、戏台、小吃、手工艺品、土特产,充分展现了三国文化和四川民俗的独特魅力。
金利二期也在2009年春节前开业迎客。金立完全是草根,土豪,家常。商店出售筷子、茶叶、灯笼、蚕丝被和土特产。餐厅里的菜,比如三炮,肥肠粉,都是讲究味道的,不花哨,没有噱头,讲究实惠。还有工匠的花样,捏个泥人,转个唐华,买个剪纸,都蕴含着童趣。怀旧也是单纯的童年快乐的记忆。市民在酒吧吃瓜子打牌,喝洋酒,说软软的成都话。
目前,锦里古街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4亿多平方米,总长550米。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以川西民居为外衣,以三国文化和成都民俗为内涵,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
有很多附近郊县的特产在成都很难买到。张飞的牛肉,产自四川阆中,外表黑,不好看,里面才是牛肉的本色。它由顶级牛肉混合特殊香料制成,味道独特。唐马糕,产于四川崇州。此外,还有鸭脖、牛肉豆腐脑、三合一酱、糖油果、撒尿牛肉丸、臭豆腐、油茶、烧牛肉饼、酸辣肥肠粉、荞面、波波鸡等小吃。
总的来说,锦里街的小吃味道正宗,品种多样,风味独特,价格实惠。来了锦里,一定不要忘了尝一尝(友情提醒:平时不吃辣的伙伴注意不要上火)。
三、成都锦里古街怎么走
成都锦里古街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也是一个内涵及其丰富的街道,是天府之国之誉的成都的zui著名的美食小吃街,这里的一切都彰显了古街的华丽和尊荣,下面给大家分享成都锦里古街地址和交通指南。
锦里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武侯祠大街231号,与武侯祠只有一墙之隔,临武候祠大街,可直达市中心天府广场,西接一环路西一段,东邻浆洗街洗面桥街。锦里古街作为武侯祠的一部分,街道全长550米,现为成都市著名步行商业街,为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仿古建筑,以三国文化和四川传统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
从春熙路到锦里,除了选择公交车外,还可以乘坐出租车或自己驾车前往。春熙路与锦里之间相距约5.5公里,出租车费用约为15元。自驾车可选择“春熙路—总府路—蜀都大道—金盾路—武侯祠大街—锦里”这条zui佳线路,用时约为30分钟。
乘坐地铁还要转乘公交,不如直接乘坐公交来得方便实惠。
春熙路到锦里zui佳路线:春熙路——总府路——蜀都大道——金盾路——武侯祠大街——锦里
公交1路(全程约40分钟,4.4公里):春熙路(步行,630米)——盐市口站(乘1路公交,7站)——武侯祠站(步行,590米)——锦里古街;(如上图所示)
公交8路(全程约50分钟,6.9公里):春熙路(步行,370米)——总府路站(乘8路公交,8站)——武侯祠东街站(步行,720米)——锦里古街;(如上图所示)
公交21路(全程约50分钟,6.3公里):春熙路(步行,360米)——红星路广场南站(乘21路公交,8站)——武侯祠东街站(步行,740米)——锦里古街;(如上图所示)
公交334路(全程约40分钟,3.8公里):春熙路(步行,790米)——大业路站(乘334路公交,4站)——武侯祠站(步行,450米)——锦里古街;(如上图所示)
公交335路(全程40分钟,4.8公里):春熙路(步行,410米)——纱帽街站(乘335路,7站)——武侯祠站(步行,500米)——锦里古街。
2018年1月13日,转了成都主要人文景观,独对锦里记忆尤新,并非锦里之美,而是文化的体现。与多数古镇古街有着类似,又非一致,具有独特的文化存在与商业价值。
去过锦里的朋友们应该都会以单一的古今差异所带来的流光溢彩的冲击去评价,当然也会有拥挤,或美食,或古色古香,但这些在任何一个知名的古镇上都可以体现的特点。
走进锦里的大门,观光游览的游客应都会驻留在大门前拍照留念,此时的他们也许只注意“锦里”二字作为背景,把门旁的对联给忽略。
游客应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观光游览式的走马观花,第二类是休闲度假式的一站式服务,第三类是旅游过程的重点在于感知。
锦里作为大门并不显赫,也非常拥挤,人多完全把门联给挡住,这时还会去注意门联,只有第二类和第三类的游客。
第二类的游客因有导游介绍,第三类游客,为了深层次的挖掘景点所呈现的特色,一定会去了解所有文字,因为他们知道文字会给我带来许多信息。
“史标三国辉秦汉,客聚五洲乐古今”是锦里大门门联,此联简而全的概括了锦里的特色,也道出了锦里开发者要打造什么样的“锦里”态度。
上联传达的是三国文化,下联透露的是要打造一个让五洲朋友都满意的锦里。成都私人导游
真正了解锦里的人应都认可锦里开发者成功的做到了“史标三国辉秦汉,客聚五洲乐古今”的含义,无论是建筑、装饰布置,还是店铺,无不在贴合。
宽窄巷子在2014年拍过宣传片,在我印象中知名度非常高,在我还未去成都前并不知道有锦里这么个地方,实际情况却是锦里游客相对来说更多。
锦里的建筑真正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据我所知并不多,大多数是后建的,但并没有在建筑上强硬的凸显三国文化,因锦里和武侯祠是整体的,而武侯祠也并非全都是遥远建筑,明清建筑不在少数,我想锦里的后建建筑选择仿明清建筑的理由是明清建筑国内很多,方便仿建,而不是像宋朝以前的建筑存在的建筑少之又少,建起来难又成本高。
开发者选择仿建的精明外,在建的时候还有几个点把握的特别好,一是锦里内的道路狭窄,二是建了一个不像园林的园林,三是店铺的管理科学。
打造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景点,就必须需要文化上的差异,充满活力的特征。成都作为大都市,即将升级为超级大城市,在到处都是高楼大厦的情况下,锦里的处理却非常合理,并未显得格格不入,而是成一个独立体。
中国的古建筑因木门与窗户的限制不能太高,否则会不伦不类,在美观限制上,锦里能够与现代化的成都隔离出来确实不易,导致这种结果的是开发者选择了园林式的格局。锦里的人行道特别窄,也许这种缘故会让游客产生人气爆棚的错觉,开发者的真实用意是要突出两旁建筑的高大。
真正属于锦里的设施实际只有一段不长的街道,其余地方都是后建,整体来看虽不大,但依托着武侯祠,整体效果并没有实际的小。
锦里只有几十亩占地面积,展露在游客眼球的东西异常丰富,从居住到生活用品,从纪念品到小吃,从表演到非物质文化创作,等等。
小吃店并不多,应该只有十几家左右,令我惊奇的的是每家小吃店所卖的东西都不一样,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开发者的科学管理,有效的避免了恶性竞争,为商家带来利益,同时增加小吃的品种。
小吃店、纪念品店、非物质文化遗产错落有致的合理安排,这样形成了多样化的游客连线聚居在一起,在本就狭窄的过道上,间接地把游客数量虚高。
被整齐的灯笼映衬下,饱满的内容冲击眼球,会联想到老成都的繁华,会联想到当年三国时期的锦官城。
整个锦里,在装饰品的设置上,在门店的店名上,在其他名称上,开发者都在强调三国文化,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就是在告诉游客,锦里承载着浓厚的三国文化,在这样的设置背景下,又怎会不去联想三国时期的锦官城?
锦里之所以人气高,zui重要的应该是承担了三国文化和市井文化的使命。如今宽窄巷子很难承载老成都文化的特征,而锦里似乎更加可以突出这一点。
锦里是2004年才陆续开发,完全算是一个新的生命体,十几年的发展成了成都的重要地标,靠的不是宣传,靠的是文化。
每个来到锦里的人都应该有很多感受,感受它的古色古香,感受它的繁华,感受它的精致,感受它的韵味。
锦里道路曲折,与园林一样又不一样,桥与水搭配,树与建筑的融合,文化与历史的结合,创意不失趣味,民俗与高雅的互补。
而主题风格的酒吧,是游客交际或休憩的场所。
锦里的夜晚被灯笼点缀,美化每个擦肩而过的游客,坐在卡座上,点一杯鸡尾酒或者一杯冷饮,即使是一个人默默地看着熙熙攘攘的游客也是一种陶醉,或者静静的听着驻场美女演唱,zui重要的是,选择这里,一定要享受锦里的人来人往,同时陶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