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乐山大佛的导游词
1、大家好,今天很荣幸和大家在一起来到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之一的乐山大佛,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俞,大家可以叫我小鱼儿。希望能和你们一起旅途愉快。
2、现在,我们坐在车上,我给你们讲一个有关乐山大佛的来历故事。在唐朝,有一个和尚,叫海通。在乐山大佛没有修建之前,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之处,水势相当凶猛,常常在这里造成船毁人亡悲剧成都导游哪里找。海通遍行大江南北、江淮两湖去凑集金钱,造乐山大佛,在路上时,遇见一个贪财的人,向海通索要钱财。
3、海通告诉他:“我不可能给你金钱,我宁愿把眼珠子挖出来给你!”那个人不信,海通真把眼珠子挖出来,给了那个人。后来人们知道海通死了,悲痛万分,十几万人一起造了乐山大佛。好了,故事讲完了,也该下车了。
4、现在,我们正走向乐山大佛,他原本高108米,现在被雨水大自然风化后,只有71米了。以前,发生过三年自然灾害,许多饿死的人尸体留在了三江汇流之处,满江都是尸体,大佛不忍心看,闭上了眼睛,流下了眼泪。
5、看,这就是乐山大佛。有兴趣大家可以沿着栈道下去看一看,下去的时候要小心,这栈道最窄的地方只有一人能通过,带小孩的游客请看管好您的孩子,有高血压的老人最好不要下去成都外语导游。还有,游客们下去的时候千万别摸大佛的脚,否则,工作人员就会罚款300元,并让你抓到下一个摸脚的人,才能离开。
6、下面的时间请你们大家自由观赏,希望下次有机会碰面,祝大家旅途愉快,再见!
二、乐山大佛导游带着去可以吗
可以。根据查询乐山大佛景区官网显示,乐山大佛可以导游带着去,导游可以提供详细的解说和导览,更好地了解乐山大佛的历史、文化和背后的故事。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三、在乐山大佛景区聘请私人导游,应该怎样做
1、在乐山大佛景区聘请私人导游,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2、提前规划:在前往乐山大佛景区之前,先进行一些规划和准备工作。了解景区的开放时间、门票价格、景点分布等信息,以便更好地安排行程。
3、寻找导游资源: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寻找私人导游资源。可以在旅游网站、社交媒体上搜索相关信息,或者向当地旅游局、酒店前台等咨询。还可以通过朋友、亲戚等人脉关系,寻找推荐的私人导游。
4、筛选合适的导游:根据个人需求和预算,筛选出几位合适的私人导游。可以通过查看导游的个人资料、评价、经验等来评估其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5、联系导游:与选定的导游进行联系,确认其是否有空余时间和是否愿意接受聘请。可以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方式进行沟通,并详细询问导游的服务内容、费用、行程安排等。
6、确定行程和费用:与导游商讨行程安排,包括游览的景点、时间安排、用餐等。同时,明确导游的费用标准和支付方式,确保双方达成一致。
7、签订合同:为了保障双方权益,建议与导游签订一份合同。合同中应包括行程安排、费用明细、服务内容、责任分担等条款,以确保旅行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8、准备出发:在出发前,与导游再次确认行程和细节,准备好所需的证件、行李等。同时,了解乐山大佛景区的交通情况,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前往。
9、享受旅行:在乐山大佛景区,跟随导游的引导,尽情欣赏美景,了解历史文化。在旅行过程中,与导游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度过愉快的时光。
10、总之,在乐山大佛景区聘请私人导游需要提前规划、寻找合适的导游资源,并与导游进行沟通和签订合同。通过这些步骤,可以确保旅行的顺利进行,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
四、介绍乐山大佛,导游词
1、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带大家参观的就是闻名遐迩的世界第一大石刻佛像----乐山大佛。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游客朋友们:乐山大佛是世界遗产,请大家不要在大佛上乱写乱刻,也不要任意攀爬,时值旅游旺季,请你时时留意自己的随身物品,注意安全。今天我们的参观游览线路是:先沿着游道登凌云山参观大佛头部,接着沿九曲栈道而下“临时抱佛脚”,再回到凌云寺游览后返回停车场。游览时间约3小时。据考证: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也就是公元713年,海通和尚为了治理水患,自剜双眼发起了大佛的修建;法师圆寂后,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继承了对大佛的修建;在章仇兼琼被调回京城后,继任者韦皋不仅捐出了自己的俸金,还奏请朝廷动用了麻盐税款,终于在公元803年竣工。,历时90年,工程相当浩大。一千多年来,乐山大佛阅尽多少人间春色,经历多少朝代更迭,依旧肃穆慈祥,1996年,乐山大佛与峨眉山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目录。
2、乐山大佛为何享誉世界,我想应该归功于它的两个其他大佛所无法取代的特色吧。所谓“大佛”,到底有多大呢?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佛大吧?但乐山大佛是它的三倍;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通高53米算大了吧?但乐山大佛比他还要高出18米。当代诗人戈壁舟曾经赞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带领群山来,挺立大江边。”是对他最贴切的形容了;其次,一千多年的沧桑变化,乐山大佛依旧巍然不动,为什么呢?这就不得不提到他巧妙的排水系统了。清代诗人王士祯有咏乐山大佛诗“泉从古佛髻中流”。可见施工技艺之巧妙。现在就请大家仔细端详这尊大佛。大家可以看看大佛头顶的发髻,猜猜有多少个呢?1021个!不可思议吧?这是1962年维修时,以粉笔编号数清的。这些发髻远看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是以石块逐个嵌就的。近看就可以看到每块螺髻根部裸露处,有明显的拼嵌裂隙,无沙浆粘接。大家再看他的耳朵。耳朵有7米长,可以站两个人呢。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维修工人曾从中掏出许多破碎物,细看乃腐朽了的木泥。这说明南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记载“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是真的。由此可知,长达7米的佛耳,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以锤灰装饰而成。可见古代人们的智慧不可估量。大家再仔细看看他的胸部,看到什么了吗?据1962年维修的负责人介绍,当时发现大佛胸部有一封闭的藏脏洞。封门石竟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纪事残碑,但不知何年,因何原因,这天宁阁的纪事残碑唐竟然嵌在了大佛的胸部,千古之谜,谁人能解?维修者将此残碑移到海师洞里保存,可惜1966年被人毁掉了。相传,当年海通大师和石匠石青为了降伏妖龙,治理水患,经过千辛万苦才开始了对大佛的修建,石青冒着生命危险在风雨中凿刻排水系统,海通大师更是用“自目可剜,佛财难得”来保证了大佛的顺利修建。那么现在有个小小的问题要考考大家了:乐山大佛从凿好到现在到底有没有镇住这三江水患呢?!当然是镇住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三点:第一,乐山大佛是依山而凿的,当时凿下的大量石块填入了江中,相对提升了河床的高度,减少了地下暗流漩涡的存在。其二,当时是佛教极其兴盛的时代,而修凿了一个山一样大的大佛,在人们看来佛越大佛法就越大,因此有了心理慰藉,减少了恐慌。第三,乐山大佛作为一个很好的航标端坐于三江交汇口,无论行船从哪个方向过来都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大佛的位置。由此三点,我们可以说乐山大佛是真正的镇住水患了。好了,请大家随我沿栈道走下大佛去细细了解吧。有不完善的地方,你自己可以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