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成都及周边的自助游攻略
初来乍到,交上一份自己旅游的心得吧,大伙多多支持呀!!
1先来聊聊出行前的准备吧,行李的准备各取所需不必多说,主要是往返成都的机票车票问题。定机票一定要勤查勤问,我从十天前就开始关注携程上的机票价格,一旦触底赶紧定,因为日期临近时一般都会提价的。我们的票总价730,包括燃油和机场建设费150元,基本不会比这个再低了,但因为下手晚了,没有定到合适的时间段的,只有晚9点钟起飞的了,因为晚点,到成都已经午夜12点了。我建议最好定川航的,它们家有免费接机送机服务,我都打电话问好了,到双流机场后出5号门,就是川航的接送车,可以直接送到酒店,这为初到的行者提供了很多方便,也可以省下一人10元的机场大巴钱。可我们定票的时候,明明打电话时还是730呢,可到定票点一问楞是涨了五十块钱,于是改定国航的了,如果做其他航空公司的班机到达,成都的机场巴士终点是岷山饭店,
另外,回程的票最好提前订好,这样玩着才踏实。如果是做飞机的话最好订往返的票,如果想省点银子做火车回来,一定要先找成都的朋友帮忙订好回程的票,因为成都回北京的列车只有三趟:T8、K118和1364,T8是最快的也要26个小时而且超级难买票,其他两趟都要三十多个小时才能抵京而且也很难买到卧铺票,另外K118是从攀枝花发车的。建议大家千万不要做1364次,超级慢车,基本见站就停,见车就让,在车上即便软卧也是一种折磨,而且到达北京的时间无法保证。
2第一天行程:我们第一天的行程是杜甫草堂、武侯祠和青羊宫,其实这个顺序不太对,应该是先青羊宫、杜甫草堂,最后武侯祠。首先青羊宫和杜甫草堂离得不远,途中还有著名的陈麻婆可以打牙祭。青羊宫不大用不了多少时间,午饭可以再去往杜甫草堂的路上品尝一下著名的陈麻婆豆腐,在杜甫草堂买武侯祠的票可以乘免费巴士到武侯祠,同时武侯祠夏季开园时间要到晚上八九点,所以不用急着去。傍晚到武侯祠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晚上逛锦里。锦里就在武候祠旁边,是成都新建成的很游特色的一条小街,当地人说晚上那里才有味道,我们白天去的,有些可惜,不过看到很多酒吧茶馆,跟北京的十刹海很像。据当地的朋友说,晚上到锦里的酒吧,美女云集呀……在锦里还可以去买那里一个摊位专卖的豆腐干尝尝,很好吃。
下面说说在成都市区的乘车问题:首先打车不贵,如果住在市内基本10元钱打住,但谨记傍晚,也就是六七点钟打车超困难,因为这个时候是换班和出租车加气的时间,街上的出租车相对较少,可打车的人超多。俺俩有一天一边走一边拦车,楞是走了一个多钟头才等到车,其实后来根本不用打车了,但为了赌这口气还是上了。听成都本地朋友说有一天等了两小时也没车最后不得不找朋友开车来接的。其次是乘公交车的问题,那里的公交车要求要普通话和成都话双语报站,但我们坐了几次别说普通话连成都话的报站都没听到,而且在车上根本看不到车下的站牌。最逗的是,很多公车站就写了个多少多少路,根本没有详细站名,这让人怎么座,反正成都市内交通给人感觉不好。
3第二天行程:第二天我们的路程是青城山和都江堰。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建议最好不要安排在同一天,虽然大部分游客都是这样玩的。一天安排两个景点会很赶,玩得不尽兴。如果安排在同一天,最好先去青城再去都江堰,因为从都江堰返回成都的车较多而且发车时间晚,会充裕一些。在新南门车站有到青城前山和青城后山的车,好像是一人二十多块钱,车次多得很,不过为了多玩会儿,还是早点起吧。到青城前山车程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后山还要再有半个小时车程。我们没去前山没有发言资格,反正后山特别清幽,在那里待着就觉得舒服。从青城后山回都江堰的车钱是9.5元每人,到了车站还需要打车到景区门口,也就几块钱吧。听说都江堰有个散客集散中心,同样买90块钱的门票可以享受免费导游,但具体地址不详。在那没有导游讲解的话完全属于瞎看,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不过这个也是我们游完了才知道的。如果去的朋友可以找找那边的散客集散中心。都江堰回成都的车停在茶子店车站,离市区较远,不过旁边就是公交车的总站,回市中心也比较方便。
4第三天行程:因为刚爬完山很累,第三天我们安排了三星堆博物馆之行。如果想早点到三星堆玩,最好到昭觉寺客运站坐车,那里车次较多,10分中一趟,票价十三块钱,不过昭觉寺客运站距离市中心较远。如果住在市中心想图方便,还是到新南门车站座车,谨记那里去广汉的车较少,只有两趟,上午8点半和十点多各一趟,从新南门坐车的话车上一般客人不会很多,客车还是会到昭觉寺客运站补满客人才会发车,这样就比较耽误时间。到了广汉客运站停车时不要下车,客车是可以送游人到景区门口的,不过回来时就只能自行回客运站了,广汉的出租车比较少,不过三星堆博物馆门口有不少爬活的黑车,十块钱送到客运站。
参观三星堆博物馆会比较悠闲,不过对历史和文物不感兴趣的朋友就不要去了,会觉得很闷。最好在车上多找几个伴,大家一起请个导游,50块钱几个人一摊也不贵,会获得很多知识,不过在展厅里听蹭也是个不错的办法。那里分为一号馆和二号馆,谨记门票是一次性的,出了一号馆的门就进不去了,所以感兴趣的朋友一定要一次看个够。回程的车停在昭觉寺客运站,旁边也是一个公交总站有不少车到市中心。
5第四天行程:接下来的是乐山——峨眉山之行。本来想在成都报个两天的团,可成都的旅行社都只去半山,不到金顶,想去金顶就只能自助了。同样是每天到新南门车站报到,去乐山的车次很多,票价42元,车程两个多小时。到达乐山肖坝车站后,乘13路公共汽车去往景区,车会穿过市区,看到乐山景区的大门和很多游人后要立即下车,这里是景区北门,不然司机会把你拉到东门,那是东方佛都的入口,只卖105元的通票(包括东方佛都和乐山大佛),而北门的票分为70和105两种,70的可以参观乐山大佛和周边的景点。东方佛都就是一处当代的建筑群,没什么参观的价值。想走栈道看大佛要有个心理准备,人超多,我们大概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队吧,最好准备一些东西消磨时间,如果懒得排队,可以乘游船每人50元,也挺不错的,节省精力和体力。不过走到大佛脚下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你会觉得一个人真的是太渺小了......再推荐一个景点乌尤寺,大部分游人都不会走到那里,其实并不远,寺里古香古色很有感觉,那才是修行的地方。看完乌尤寺出景区南门还座13路车回肖坝车站,在那里乘车前往峨眉山报国寺车站,末班18点10分,票价十块钱,车程三四十分钟。
到达报国寺车站后,如果到达的时间比较晚了,就在山下找个住处,车站旁边很多商户的二楼都是旅馆,标间的价格是60到120元。另外还可以住在上脚下的报国寺内,标间80元到120元不等,在寺庙内住上一宿也算是不同的体验吧。我们住的峨眉山大酒店,那里是山脚下最好的酒店,接待的基本上都是国外的旅行团,朋友通过关系订好的标间还要180元,实在有点贵。如果到达报国寺的时间比较早的朋友可以有两个选择,其一是先找个住处安顿下来,然后到山脚下报国寺和伏虎寺逛逛;另一个选择是从报国寺车站直接坐车,如果想游览半山的景点可以坐半程的班车到万年寺车站,然后上山找个寺庙或者私人旅店住下;如果想第二天看日出方便可以坐全程的班车直接到雷洞坪,然后再上山找寺庙或者私人旅店住下,除非实在淡季或在有十足的把握,建议还是不要轻易住再山顶上,山顶上的寺庙住宿的价格虽然和山下差不多,但到下午晚上一般都没有床位了;山顶上的宾馆价格超贵。
6第五天行程:到了峨眉山的第二天,如果您住在山脚下而且想看日出,就要早起从报国寺车站坐早上4:30分第一班车上山。不看日出第二天也一定要早起,最好乘7点出头的车进景区。因为峨眉山规定只有景区的车才能进山,旅游团也都要在报国寺庙车站换乘,所以这里人多得超乎你的想象,因此大家在车站不要看什么散客进站口、团队进站口的指示牌,一定要见机行事、见缝插针进入进站口,到里面多问车站的工作人员,这样就会有人安排你上旅行团坐不满的车。全程车票上山40元每人下山是30元,大概两个多小时到达山顶的雷洞坪停车场,走一段山路后乘索道上山,索道不卖往返票,同样是上山40元下山30元每人。
如果玩得较快下午可以乘车去半山,选择部分景点游览。由于时间原因,从金顶下来后,我们只去了伏虎寺和报国寺,两个都收票,一个8元、一个6元,里面很多居士念经,很有味道。蛾眉景区太大,一天实在力不从心,如果时间充裕建议玩两天,在门票上印上头像是可以在两天内出入景区的,如果住在山里那就随便你待几天啦HOHO。
报国寺车站回成都的末班车是18点30分,票价30多元,车程两个多小时。另外还可以从峨眉山火车站坐火车回成都,我们坐的长途汽车,这个就没有发言权拉。
1在峨眉山气候多变,带一把雨伞一件雨衣或者冲锋衣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准备上金顶,大家最好备上太阳镜,女孩子最好再备上防晒霜,金顶的太阳很火辣的。
2猴子是峨眉山一大景观,一般猴子不会侵犯你的,但大家切记手上不要拿着吃的东西,喝水的瓶子以及提着塑料袋,猴子会冲过来抢走的。最好把所有东西放在背包里,需要用的时候再在没猴子的地方取出来用。另外大家切忌穿红色衣物,山中猴子极喜红色,后果可想而知。
3上金顶的朋友坐车到了雷洞坪停车场后,不要先着急租大衣,因为还有一段山路要爬,大衣会是个累赘。最好到达金顶再租,所有租棉衣的地方全部统一价,一件10元。
到这里我们的行程也就差不多了,最后一天逛逛超市,买点东西带给亲戚朋友,超市里的豆干、牛肉还有一种花生酥糖都很好吃。回程我们就是坐的上文提到的1364次火车,虽然省了不少银子,但三十个小时的火车简直就是一种煎熬。
本文全部原创,请勿转载!!!更多内容请访问我的SPACE
二、成都市区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南——北武侯祠、锦里、文殊院、昭觉寺、熊猫基地。
东——西塔子山、望江公园、合江亭、杜甫草堂、天府广场、青羊宫、人民公园、宽窄巷子、百花潭公园、四川省博物馆、金沙遗址。
大邑刘文彩地主庄园、青城山、都江堰、峨眉乐山、街子古镇、上里古镇、碧峰峡、平乐古镇。
天府广场、宽窄巷子、草堂、四川博物馆、青羊宫。
82、19、35路等可到。这几个地方很近,天府广场在市中心,5路、47路等都到宽窄巷子。草堂在青羊宫前面。四川博物馆在他们之间。博物馆是免费的。青羊宫门票5元,草堂60元。
琴台路梨园,是专门的成都艺术表演。皮影戏,变脸,川剧等等,票大概一百多。如果赶巧了,你还可以在琴台路门口看到表演茶艺的姑娘们。有时候她们的师傅周晓芳会亲自出来。她在全国得过茶艺大奖的。
文殊坊。文殊坊有很多小吃,还不错,比锦里好。可以在那里吃。另外文殊坊有个古玉博物馆不错。是免费的。
武侯祠,到成都必去的一个景点,武侯祠门票60元。
金沙博物馆也很不错。有时间可以去看一看,门票80元。
青城山一日游或周边古镇一日游。成都周边的旅游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具体安排这就得看自己的喜好了。各个古镇和青城山在新南门都有直达车,很方便。
锦里有吃的又有玩的一路还有很多公交车都到那里站台名是武侯祠川大老校区你可以做2环路环线车到科华路口下车走几步到郭家桥街直接往里面走就到了或者坐车到九眼桥问一下就到了或者坐车到磨子桥问一下就知道了川师大老校区你可以在川大望江校区(老校区)走过九眼桥到成仁公交站坐336或者就在静居寺坐38 56那些都到川师本部川音就在川师本部旁边没有好远住宿的话就在川师南大门的划过旅馆住宿周一到周四都是八十一晚上很便宜而且房间够大还有空调周五到周末一百元一晚上最好是周一到周四来要不然没有空房而且做公交也会很挤
逛街要是想热闹就去春熙路,人很多;如果是想淘小东西,如饰品、便宜且样式不错的衣服什么的可以去新中兴、泰华、九龙;这些地方挨得都比较近,都在盐市口坐55、27、34、16、99都可以到附近的。
如果要想逛地环境好一些,而且价格也比较适中,品牌也比较齐,建议你去天府广场那里的百盛,还有旁边不远的王府井、太平洋、华联;南边的百联天府也不错。
晚上你可以去逛一下成都现在不错的“锦里”。里边也有一些小吃,比如“三和泥”等传统小吃。
个人认为杜甫草堂、武侯祠这些地方现在票价太贵了,进去了会觉得不太值,你要是有时间还是去一下周边大一些有名的景点吧,比如峨眉山、青城山、乐山大佛、四姑娘山等,去了之后你不会觉得后悔或是不值的。
不过总的来说,成都是一个需要慢慢体会的城市,你待得越久,你才会发现更多你喜欢的地方,她的好玩、好吃都融入在你平日间的生活中了。是一种放松的感觉。
成都成都的美丽与魅力不是用一句话能够概括的!!去吧,你不会后悔!!我在哪成都的美丽与魅力不是用一句话能够概括的!!去吧,你不会后悔!!我在哪!!去吧!!年学,已经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里上了 4年学,已经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武侯祠、杜甫草堂、锦里、洛带古镇、大熊猫基地是必去的!
来成都,就算应景也好,怎么也好,天府广场怎么也得逛逛,建议逛春熙路的时候顺便逛逛就是了,花不了多少时间,其实也没太多看的,不过天府广场在全国也挺有名的,免得将来说起来了成都连天府广场都没看见就不太好了。春熙路选两个商场逛逛就行了,顶极的去西武,中高档的去仁和、王府井、太平洋、伊藤、新世界百货,春节打折一定不少,平民化的有九龙广场、东大街上还有一家,跟九龙差不多,名字一下想不起来了,你可以问问,东西都很便宜,就是那种小商品市场,买衣服、包包、饰品、化妆品的都有。特色一点的是太平洋百货后边的科甲巷,里面有不少小店,挺有特色,最重要的是逛逛步行街,春节的时候一定挺热闹,感受一下节日气氛也不错,再拍几张照片,留下一些快乐的回忆。中午吃饭推荐成都的特色,别去什么大店,什么龙抄手、赖汤圆之类的,没意思,又贵,味道也不正宗,本地的成都人平时一般不去的,名小吃里面本人就觉得只有钟水饺和韩包子还不错,不过韩包子现在也做假了,第一口没看到馅,第二口已经咬过了,建议不去,可以留待去其他景点的时候再吃不迟。可以去王府井百货后面的华兴街,很多馆子,味道都不错,价格也不贵,都是地道的成都口味,另外强烈推荐盐市口的“张烤鸭”,味道相当不错,现在想起都流口水。延着春熙路到孙中山铜像右转进入青年路,直行经九龙广场往人民商场方向走,不过盐市口,与人民广场隔街相望,到路口你找找,门脸不太大,在楼上,二楼主营小吃,什么冒菜、粉之类的,三楼是点菜,一定要吃烤鸭,还有冒鸭肠,最好再点一个荤冒或者素冒,相当的爽。还有本人喜欢吃肥肠粉,成都最有名的有两家,一家叫“复兴肥肠粉”,就在前面提到的东大街那家忘记名字的商场附近,另一家叫“白家肥肠粉”,最正宗的在双流百家,太远不可能去,在成都高升桥附近的一环路上,就是西南民院附近,有“苏宁”和“国美”,就在两家商场中间的路边上,沿着路找找,开了很多年了,味道很好,吃的时候最好加两个节子,再点个锅盔,太爽了。
成都市区风景最好的景区要数浣花溪公园,占地约 500亩,风景优美,我结婚时的外景就在这里拍的,就在市区西门,杜甫草堂旁边,二环路以内,是免费公园,可以也逛逛风景,也可以在里面找地方喝喝茶,还可以点餐,晒晒成都冬日的暖阳,挺悠闲的,有时间还可以顺便逛逛杜甫草堂。
芙蓉古城,在温江,挨着国色天香,本是一个楼盘,但同时也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休闲地,里面有很多古香古色的房子,四川的、江浙的、唐风的等等,很有特色,值得一看,当然去的目的并不是光看房子,里面也可以很大,也可以喝茶聊天晒太阳,也很漂亮,来到成都一定要领略一下四川的茶文化,说是茶文化,并不是高深的茶道,而是成都最平民的喝茶聊天晒太阳。如果你的亲戚是年轻人,其实旁边的国色天香也不错的,虽然设施有点小气,远不如欢乐谷、迪斯尼之类的,但在成都毕竟现在也是第一家,玩玩也不错,建议别买通票,因为人太多,玩不完,单独选择几个想玩的买票就可以了,如果亲戚年龄偏大就算了。
幸福梅林、三圣乡,在成都东门,就是无数的农家乐,高中低档都有,幸福梅林、三圣乡只是那边众多农家乐其中的一部分,一个片区,还有好几个片区,都在那一带,坐公交车就可以到,给你一个公交热线 85076868,你可以打电话过去,告诉他们你在哪里,要去哪里,他们就会把公交路线告诉你,包括坐几路车,在哪里换车,换几路,哪里下车,非常方便。吃的当然是当地的农家菜,那种一个人二三十块钱一天,包茶、麻将、两顿饭的。
古镇:洛带古镇,也在成都东门,龙泉方向,在长途车站有车,不过这应该算短途,因为确实不远。成都的古镇保护的不好,所以建筑跟江浙一带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主要是可以去那边感受老成都人的过节氛围,洛带因为是过去在成都的外地人(好像是湖广一带)在成都修的会馆,里面有点人文的东西可以看一下,另外还可以看到老成都的鸡公车等等一些我叫不出名的东西,这个我觉得比较有意思,其实也就是休闲一下,别对建筑抱太大希望。黄龙溪古镇,成都南门黄龙溪,与洛带相比建筑应该好不少,但建筑和保护力度跟江南古镇相比会差挺多,如果你去过江南的古镇,应该会比较失望,但在成都却是不错的,也很有名,而且你是去休闲和感受成都特色的,也不失为一种选择。至于这两地吃的东西当然是当地的特色小吃了,这个你去看了就知道了。附带提一下成都的长途汽车站:北门:北门汽车站(梁家巷)城北客运中心,(火车北站),青龙场汽车站(昭觉寺),荷花池汽车站,五块石汽车站,东门:十陵汽车站,五桂桥汽车站,双桥子汽车站,南门:新南门汽车站,石羊场汽车站,红牌楼汽车站,西门:金沙车站,西门车站,茶店子车站。往哪个方向走,就去那个方向的汽车站,估计洛带应该是东门,黄龙溪是南门,你打电话去问问。
老成都茶馆,西门会展中心里边,是成都比较高档和最有老成都文化特色的茶馆,装修很有特色,有点像北京的老舍茶馆,在这里可以吃成都小吃,都非常不错,了解老成都文化,看川剧,变脸,吐火,滚灯,很有特色,推荐,不过消费虽然不是非常贵,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肯定不便宜,如果是你请客的话,就需要考虑一下了。建议晚上去吃晚饭。
锦里,成都南门武侯祠旁边的特色街,装修也很有老成都古香古色的味道,还可以吃到各色小吃,不过这里的小吃也是租给各人的,味道参差不齐,尝尝也还行,值得提到的有 2点:一是里面也可以听川剧,不过需要买门票,二是里面有几家不错的酒吧,都各有特色,比如有专供旅友交流的酒吧(名字记不得,去就能找到),还有快乐男生王铮亮、蔡思涛他们以前唱歌的酒吧,叫“莲花府第”,可以去坐坐,据说老板是谭维维的男朋友。另外,成都是三国蜀文化的发源地,如果你亲戚对这方面有兴趣的话,还是建议你们去去旁边的武侯祠。
最后再来说说成都的酒吧。不知道你们对酒吧是否感兴趣,本人去的少,所以如果本人都知道的,一定在成都是比较有名的,以供你们参考吧。1:刚才提到的锦里里面的酒吧;2、成都南门玉林的玉林生活广场,建筑看起来有点旧了,但是里面的酒吧挺热闹的,空瓶子、音乐房子都很有名,音乐房子就是以前张靓颖唱歌的地方;3、玉林西路有几家小酒吧,都不大,但开了很多年,有固定的客源,应该有点特色,座标、白夜,走到那条小路上都能看到;3、南门一环路,玉林生活广场斜对面,挨着皇城老妈和紫荆电影院,有很多酒吧,都是这两三年新开的,比较大一些,估计有十来家吧,还有慢摇吧,都不错的,可以拿一个晚上去感受一下。总之一句话,玉林小区是个宝地,吃喝玩乐尽在其中,而且都非常平民化,一定要去,能感受到真正的成都人的生活。
三、游都江堰有感的简短句
1.都江堰一日游观后感简短
在路上,妈妈她们说说笑笑笑,我看着车外的美丽风景,心里美滋滋的。到了都江堰,我觉得人好像多了一些,一看,都是去青城山的。
在路上,妈妈她们说说笑笑笑,我看着车外的美丽风景,心里美滋滋的。到了都江堰,我觉得人好像多了一些,一看,都是去青城山的。
我们来到了青城外山,青城外山和青城前山一样,里面环境优美,非常幽静。苍天大树组成“原始森林”,令人回味无穷。青城外山只有一个景点——普照寺。那里规模比较大,寺庙香火很旺,有好多人在在那里烧香,拜佛,许愿。寺内有一棵千年老树,树龄有1500多年,树干很粗,需要三四人才能围抱住,树冠像一把巨大的伞,遮住了阳光,带给了我们凉爽。我们在山上东转转,西走走,完全被这里的“幽”所迷惑了。中午,我们才慢慢地走出山门。
出了普照寺,我们又到了街子镇。街子镇是崇州市的一个古镇,它沉寂了我们四川的古老文化。这个镇透着古色古香,街的两边都是许多家小卖部,有的卖小吃,有的卖木制品,有的卖衣服,还有饭店。最多的是卖汤麻饼的,因为这里的特产属汤麻饼最出名,店家还说:“我这是正宗的麻饼你们就放心的买吧,你看,这里写有……”总之,这里是非常非常的热闹。我们先到一家饭馆里吃饭,这里的饭菜都很香,有许多山上的野菜,有许多的“绿色食品”,吃了使人心情舒畅。
随着山路弯弯,我们又来到了灵岩山。灵岩山距都江堰市5公里,海拔1432米,比青城山还要高呢。我们买了门票,开始登山了。进入灵岩山,我看见有许多以香楠、银杏、松杉等树木组成的树林,参天蔽日、令人陶醉。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还看到了一些攀岩造像。来到黑风洞时,我以为有黑山老妖,结果一看简介才知道,是夏秋季节有黑风从洞中出来。我非常好奇,就在那儿等黑风。等了半天,也没有黑风,我们很失落地走了。到最高顶时,有一个灵岩观音。观音是金色的,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更为引人注目。这时,一阵凉风袭来,我感到特别的凉爽,于是,我们兴高采烈地下山了。在下山的路上,我们还在一个小池里捉了3只蝌蚪。那是山上的泉水,冰凉冰凉的,我们的手伸下去,就觉得摸到冰一样,非常冷;那蝌蚪也非常“狡猾”,我们的手一伸来,它就钻到池底了,很难捉到。王叔叔把手小心的伸进去,一捞,好不容易捉住了一只,把它装进了我的瓶子里,妈妈也小心翼翼的把双手伸到水里,一捧,捉住了一只小的,我们就这样,捉了3只蝌蚪。我们拿着蝌蚪,高高兴兴的下山了。
一天结束了,妈妈拿着我们的“收获”,带着喜悦,回家了。
在路上,妈妈她们说说笑笑笑,我看着车外的美丽风景,心里美滋滋的。
到了都江堰,我觉得人好像多了一些,一看,都是去青城山的。我们来到了青城外山,青城外山和青城前山一样,里面环境优美,非常幽静。
苍天大树组成“原始森林”,令人回味无穷。青城外山只有一个景点——普照寺。
那里规模比较大,寺庙香火很旺,有好多人在在那里烧香,拜佛,许愿。寺内有一棵千年老树,树龄有1500多年,树干很粗,需要三四人才能围抱住,树冠像一把巨大的伞,遮住了阳光,带给了我们凉爽。
我们在山上东转转,西走走,完全被这里的“幽”所迷惑了。中午,我们才慢慢地走出山门。
出了普照寺,我们又到了街子镇。街子镇是崇州市的一个古镇,它沉寂了我们四川的古老文化。
这个镇透着古色古香,街的两边都是许多家小卖部,有的卖小吃,有的卖木制品,有的卖衣服,还有饭店。最多的是卖汤麻饼的,因为这里的特产属汤麻饼最出名,店家还说:“我这是正宗的麻饼你们就放心的买吧,你看,这里写有……”总之,这里是非常非常的热闹。
我们先到一家饭馆里吃饭,这里的饭菜都很香,有许多山上的野菜,有许多的“绿色食品”,吃了使人心情舒畅。随着山路弯弯,我们又来到了灵岩山。
灵岩山距都江堰市5公里,海拔1432米,比青城山还要高呢。我们买了门票,开始登山了。
进入灵岩山,我看见有许多以香楠、银杏、松杉等树木组成的树林,参天蔽日、令人陶醉。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还看到了一些攀岩造像。
来到黑风洞时,我以为有黑山老妖,结果一看简介才知道,是夏秋季节有黑风从洞中出来。我非常好奇,就在那儿等黑风。
等了半天,也没有黑风,我们很失落地走了。到最高顶时,有一个灵岩观音。
观音是金色的,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更为引人注目。这时,一阵凉风袭来,我感到特别的凉爽,于是,我们兴高采烈地下山了。
在下山的路上,我们还在一个小池里捉了3只蝌蚪。那是山上的泉水,冰凉冰凉的,我们的手伸下去,就觉得摸到冰一样,非常冷;那蝌蚪也非常“狡猾”,我们的手一伸来,它就钻到池底了,很难捉到。
王叔叔把手小心的伸进去,一捞,好不容易捉住了一只,把它装进了我的瓶子里,妈妈也小心翼翼的把双手伸到水里,一捧,捉住了一只小的,我们就这样,捉了3只蝌蚪。我们拿着蝌蚪,高高兴兴的下山了。
一天结束了,妈妈拿着我们的“收获”,带着喜悦,回家了。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里有一篇《都江堰》,文章不长,但余先生追古思今、旁征博引,把一个死死的水利工程写的有血有肉,生灵活现的,十分精彩。文章读罢,掩卷长思,不觉已为先生灵活的思维和独到的理解所深深折服。
作家开篇先将被众多国人视为民族象征的长城和都江堰相比,一句“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不由得你不将文章读下去,因为在多数人心里,长城才是我们民族的象征,我们文化的精髓。你想一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这是怎样的一个民族,怎样一段厚重的历史呀。但余先生却指出“都江堰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这里余先生用形象的文字指出长城是死的,只愣愣地站在那儿,被风沙吹塌了,等待人们再重修起来。而都江堰却不是,它骄傲地在风浪中矗立了两千多年,坚固得如同中国的历史,都江堰那充满灵性的形象便跃然纸上。透过这鲜活灵动的都江堰,我们不得不为李冰父子所感动。
余秋雨先生认为“此后中国千年官场的惯例,是把一批批有所执持的学者遴选为无所专攻的官僚,而李冰,却因官位而成了一名实践科学家。这里明显地出现了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它要实施的事儿,既具体又质朴。他领受了一个连孩童都能领悟的简单道理:既然四川最大的困扰是旱涝,那么四川的统治者必须成为水利学家。”显然作家所倡导的政治理想“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像李冰那样“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因此称赞“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在作家看来虽然“他未曾留下什么生平资料,只留下硬扎扎的水坝一座,让人们去猜想。”比起声名显赫的秦皇汉武,他算不上英雄,但他却分明比秦皇汉武更长久地留在人们心中。对此,作家这样写到“人们到这儿一次次纳闷:这是谁呢?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水流。站在江心的岗亭前,‘你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诫声、慰抚声,声声入耳。没有一个人能活得这样长寿。”
是呀,我们在叹服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叹服他们对工程设计的巧妙的同时,又怎能不为他们那种“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断颈项而长锸在握”的精神所感动,不正是有了这种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在一次次灾难面前站起来吗?就像余秋雨先生说的那样:“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
清黄俞《都江堰》诗:“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恩波浩渺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劈斧岩前飞瀑雨,伏龙潭底响轻雷。筑堤不敢辞劳苦,竹石经营取次裁。”
赵朴初先生赋诗赞古堰,诗云:“是宜与长城,并赞秦皇代。长城久失用,徒留古迹在,不如都江堰,万世资灌溉。”
清何盛新《伏龙观》诗:“盈盈一水隔,兀兀二山分。断涧流红叶,空潭起白云。凭空桥架索,薄暮树浮曛。龙女今何在,悬崖问柳君。”
清董湘琴《游伏龙观随吟》:“峡口雷声震碧端,离堆凿破几经年!流出古今秦汉月,问他伏龙可曾寒?”
清山春《灌阳竹枝词》诗:“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开时涌岸边。喜看杩槎频撤处,欢声雷动说耕田。
今年暑假,我们全家到四川旅游,参观了都江堰。
都江堰是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位于成都的岷江上,是秦国时期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一大早,我们成都出发,经过两个小时的路程,就到了都江堰。
当我们到达时,天空中下起了蒙蒙细雨,雨中的都江堰另有一番美景,江面上水雾蒙蒙,就像一位披着纱巾的少女。一进大门,沿着石板路往里走,路的两边立着各个时期修建、维护都江堰的功臣的雕像,有李冰、李二郎、诸葛亮。
走进陈列室,这里陈列着从两千多年前到现在都江堰的各种珍贵的历史资料和文物,并介绍了都江堰的三大神奇的三大工程:鱼嘴、宝瓶口、飞沙堰。
走出陈列室,远远的就听见轰隆隆的水流声,顺着台阶登上亭子,就看到了“宝瓶口”。“宝瓶口”呈倒梯形,石壁上刻有观察水位的“水则”,它是李冰带领广大民众用了8年时间,用火烧、水浇、人橇的办法,从坚硬的岩石上凿开一个大口子,修建而成。
它使从上游流下多余的水从这里分流,减少了水灾的发生。从上面往下看,它就像一个花瓶的口,因此就叫“宝瓶口”。
出了“宝瓶口”,经过一座桥,我们就到了“飞沙堰”,在古代“飞沙堰”是用笼篼卵石堆砌而成,现在已用混凝土筑成,它主要功能是把从上游冲下来的沙石排走,它能排走的石头最大能达到一吨左右,起到防洪排沙减灾的作用。再往前走,就到了“鱼嘴”,“鱼嘴”是三大工程之首,它呈三角形,就像鱼的嘴一样,它也是人工修建而成的分水堤,它把滔滔江水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
站在“鱼嘴”的前端,远远望去,汹涌的江水一泻而下,经过“鱼嘴”的分流后,水流就变得平稳和缓慢了。到这里,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就全部游览完了。
三大工程相辅相成,密切配合,既保证了灌区的用水需要,又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洪灾的威胁,成为古代世界史上科学治水的伟大创举。看着这么壮观巨大的工程,在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的两千多年前,全靠人们的双手建造,这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下午,我恋恋不舍离开了都江堰,路上我想:我们中华民族真不愧为一个有着灿烂文化遗产的伟大民族。
今天清晨,我们一行五人,驱车前往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游览。途中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在喜悦的心情内蒙上一层阴影。快到目的地时,雨过天晴,内心感到欣慰。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离堆公园”是宋代的名“花州”,清代为“桑园”园内亭榭错落有致,古木参天,树木苍翠,奇花异草,千姿百态,花香四溢。“离堆”的来历,是李冰在修建都江堰时,为了把岷江水引到川西,灌溉农田,用人工开凿了旁边的一条引水口,将一个山丘和对面连接的玉垒山分离开,形成了一个孤堆而得名。
都江堰由三大工程组成:鱼嘴分水堤、飞沙堰和保瓶口。一,“鱼嘴分水堤”把岷江分为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排沙,内江引水灌溉。二,“飞沙堰”泄洪水、排沙石、拦春水。枯水季节将岷江水源源不断地送往灌区,是它的一大特色。三,“保瓶口”是人工开凿而成的窄而深的梯形引水口,一是引水供下游使用,二是与飞沙堰联合运用,控制内江洪水不涌入成都平原,使洪水排人外江。这三大主体工程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川西平原成了“大水不淹,小水不旱”旱涝保收,得名“天府之国”。
李冰父子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修建了都江堰,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效益,造福人类。在科学极不发达的年代,做出这伟大功勋,不可被时代没灭,人们更不能忘怀,为纪念他们修建了庙宇,“伏龙观”寄托人们的怀思。我们向祖辈学习他们发奋图强的精神。搞好学习,才不亏对祖先——我们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
暑假里,妈妈带我参观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江上,建于公元三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
那天,天上的乌云像染了墨汁的棉花一样,过了一会儿,就下起了毛毛雨,蒙蒙细雨如丝丝银发摇曳,像根根筝线抖动。但丝毫没有淋湿我兴奋而高兴的心情。
我们一进门就来到了观澜亭,登临远望,古堰雄姿尽收眼底;俯视脚下,江涛滚滚,直泻宝瓶,全都江堰呈现出“长龙地上走,银河天际流”的壮丽图景。沿着观澜亭的攀梯向下走就来到了二王庙,二王庙古名“崇德庙”,建于公元494-498年,是纪念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者李冰父子的庙宇。
宋代以后李冰父子被封为王,改称二王庙。瞧,庙内梯回壁转,亭殿交错,飞檐叠阁,雄伟庄严。
庙寺完全依靠自然地理环境,依山取势,在建筑风格上不强调中轴对称。大殿及后殿内有彩塑的李冰父子及历代“堰功”像,雕刻生动,技艺精湛。
庙内石壁还刻有李冰治的口诀:“深掏摊,低作堰”。漫步其间,似入“先都”。
参观完二王庙,我们登上了全长约500米的安澜锁桥,安澜索桥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之一,又名“夫妻桥”,始建于宋代以前。索桥以混凝土桩以承托,用粗如碗口的钢缆横飞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
我好不容易才过了使人心惊胆战的安澜锁桥,来到了都江堰的三大主体工程――鱼嘴、飞沙堰、宝瓶口。先说说鱼嘴吧,它如同一只鱼的嘴巴,听导游说它的设置极为巧妙,它利用地形、地势,巧妙地完成分流引水的任务,而且在洪、枯水季节不同水位条件下,起着自动调节水量的作用。
我们的祖先十分聪明,在流量小、用水紧张时,为了不让外江40%的流量白白浪费,采用杩搓截流的办法,把外江水截入内江,使内江灌区春耕用水更加可靠。在鱼嘴下的长堤,即分内、外二江的堤叫金刚堤。
堤下段与内江左岸虎头岸相对的地方,有一低平的地段,这里春、秋、冬、三季是人们往返于离堆公园与索桥之间的行道的坦途,洪水季节这里浪花飞溅,是内江的泄洪道。泄洪道,唐朝名“侍郎堰”、“金提”,后又名“减水河”,它因具有泄洪排砂的显着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
飞沙堰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
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飞沙堰真是善解人意、排人所难,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达千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确保内江通畅,确有鬼斧神功之妙。
来到鱼嘴的另一头就是鱼尾,斜对着的就是宝瓶口,它是前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取名为离堆离堆上有祭祀李冰的神庙伏龙观。
伏龙观原是晋代为纪念青成隐士修的“范贤馆”。因李冰降伏孽龙伏在离堆之下,故于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龙观”。
走进伏龙观,只见伏龙观三面悬绝,一面用石阶和开阔的大坝相连,使伏龙观显得特别雄伟庄严。伏龙观原有殿宇两重,后因建成李冰殿,共有主殿三重。
伏龙观中文物甚多。树立在正殿中的东汉李冰圆雕石像,1974年迁建索桥时于三号桥基坑出土。
像用灰白砂岩琢成,高290厘米,肩宽96厘米,厚46厘米,底部有一方榨。石像冠冕长衣,手放在胸前,面含微笑,两袖和衣襟上各有浅刻题记一行。
中行为:“故蜀郡李府君讳冰”;左为“建宁元年闰月戊申朔二十五日都水橡尹龙”;正殿右侧竖立的堰工石像,是1975年1月18日在都江堰外闸下开挖护滩时发现的。石像头部已经被冲毁,背部冲蚀严重,专家推断可能是李冰石像铭文中“三神石人”之一。
正殿中的飞龙铁鼎,是唐容宗女玉真公主故物。鼎重约千斤,上有八条飞龙和云纹花卉,是不可多得的古代铸造精品。
鱼嘴、飞沙堰、宝瓶口这些工程在我们看来可能会觉得平平常常、简简单单,殊不知其中蕴藏着极其巨大的科学价值,它内含的系统在今天仍然是处在当代科技的前沿,普遍受到推祟和运用,然而这些科学原理,早在二干多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就已被运用于实践了。这真是中华古代文明的象征,真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
时间不早了,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都江堰,都江堰――中华民族智慧文明、科学创造的结晶――世界水利史上的璀灿明珠。我想:在人类向21世纪跨越的伟大进程中,都江堰一定将显示出她更加辉煌的新姿。
离堆上有祭祀李冰的神庙伏龙观。伏龙观原是晋代为纪念青成隐士修的“范贤馆”。
因李冰降伏孽龙伏在离堆之下,故于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龙观”。走进伏龙观,只见伏龙观三面悬绝,一面用石阶和开阔的大坝相连。
2.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都江堰,而是都江堰。
3.都江堰工程巧夺天工,造福全川,表明我国劳动人民具有呼风唤雨的伟大力量。
4.花车上盛放的芙蓉组成的朵朵浪花气势恢弘,都江堰、青城山建筑造型美轮美奂。
6.都江堰真的是一个非常宏伟的建筑,简直是天衣无缝、巧夺天工。
7.都江堰是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筑成的。
8.中国都江堰是驰名于世的伟大工程。
9.举世闻名的都江堰,让世界为之惊叹。
10.都江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11.中国的都江堰闻名遐迩,举世皆知。
12.都江堰用举世无双、独一无二来形容它一点也不过。
13.都江堰是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
14.都江堰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又一壮举。
15.都江堰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伟大遗产。
暑假里,妈妈带我参观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江上,建于公元三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
那天,天上的乌云像染了墨汁的棉花一样,过了一会儿,就下起了毛毛雨,蒙蒙细雨如丝丝银发摇曳,像根根筝线抖动。但丝毫没有淋湿我兴奋而高兴的心情。
我们一进门就来到了观澜亭,登临远望,古堰雄姿尽收眼底;俯视脚下,江涛滚滚,直泻宝瓶,全都江堰呈现出“长龙地上走,银河天际流”的壮丽图景。沿着观澜亭的攀梯向下走就来到了二王庙,二王庙古名“崇德庙”,建于公元494-498年,是纪念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者李冰父子的庙宇。
宋代以后李冰父子被封为王,改称二王庙。瞧,庙内梯回壁转,亭殿交错,飞檐叠阁,雄伟庄严。
庙寺完全依靠自然地理环境,依山取势,在建筑风格上不强调中轴对称。大殿及后殿内有彩塑的李冰父子及历代“堰功”像,雕刻生动,技艺精湛。
庙内石壁还刻有李冰治的口诀:“深掏摊,低作堰”。漫步其间,似入“先都”。
参观完二王庙,我们登上了全长约500米的安澜锁桥,安澜索桥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之一,又名“夫妻桥”,始建于宋代以前。索桥以混凝土桩以承托,用粗如碗口的钢缆横飞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
我好不容易才过了使人心惊胆战的安澜锁桥,来到了都江堰的三大主体工程――鱼嘴、飞沙堰、宝瓶口。先说说鱼嘴吧,它如同一只鱼的嘴巴,听导游说它的设置极为巧妙,它利用地形、地势,巧妙地完成分流引水的任务,而且在洪、枯水季节不同水位条件下,起着自动调节水量的作用。
我们的祖先十分聪明,在流量小、用水紧张时,为了不让外江40%的流量白白浪费,采用杩搓截流的办法,把外江水截入内江,使内江灌区春耕用水更加可靠。在鱼嘴下的长堤,即分内、外二江的堤叫金刚堤。
堤下段与内江左岸虎头岸相对的地方,有一低平的地段,这里春、秋、冬、三季是人们往返于离堆公园与索桥之间的行道的坦途,洪水季节这里浪花飞溅,是内江的泄洪道。泄洪道,唐朝名“侍郎堰”、“金提”,后又名“减水河”,它因具有泄洪排砂的显着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
飞沙堰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
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飞沙堰真是善解人意、排人所难,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达千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确保内江通畅,确有鬼斧神功之妙。
来到鱼嘴的另一头就是鱼尾,斜对着的就是宝瓶口,它是前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取名为离堆离堆上有祭祀李冰的神庙伏龙观。
伏龙观原是晋代为纪念青成隐士修的“范贤馆”。因李冰降伏孽龙伏在离堆之下,故于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龙观”。
走进伏龙观,只见伏龙观三面悬绝,一面用石阶和开阔的大坝相连,使伏龙观显得特别雄伟庄严。伏龙观原有殿宇两重,后因建成李冰殿,共有主殿三重。
伏龙观中文物甚多。树立在正殿中的东汉李冰圆雕石像,1974年迁建索桥时于三号桥基坑出土。
像用灰白砂岩琢成,高290厘米,肩宽96厘米,厚46厘米,底部有一方榨。石像冠冕长衣,手放在胸前,面含微笑,两袖和衣襟上各有浅刻题记一行。
中行为:“故蜀郡李府君讳冰”;左为“建宁元年闰月戊申朔二十五日都水橡尹龙”;正殿右侧竖立的堰工石像,是1975年1月18日在都江堰外闸下开挖护滩时发现的。石像头部已经被冲毁,背部冲蚀严重,专家推断可能是李冰石像铭文中“三神石人”之一。
正殿中的飞龙铁鼎,是唐容宗女玉真公主故物。鼎重约千斤,上有八条飞龙和云纹花卉,是不可多得的古代铸造精品。
鱼嘴、飞沙堰、宝瓶口这些工程在我们看来可能会觉得平平常常、简简单单,殊不知其中蕴藏着极其巨大的科学价值,它内含的系统在今天仍然是处在当代科技的前沿,普遍受到推祟和运用,然而这些科学原理,早在二干多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就已被运用于实践了。这真是中华古代文明的象征,真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成都导游职业
时间不早了,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都江堰,都江堰――中华民族智慧文明、科学创造的结晶――世界水利史上的璀灿明珠。我想:在人类向21世纪跨越的伟大进程中,都江堰一定将显示出她更加辉煌的新姿。
离堆上有祭祀李冰的神庙伏龙观。伏龙观原是晋代为纪念青成隐士修的“范贤馆”。
因李冰降伏孽龙伏在离堆之下,故于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龙观”。走进伏龙观,只见伏龙观三面悬绝,一面用石阶和开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