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2022年青岛啤酒博物馆如何免费预约带导游
2022年青岛啤酒博物馆可免费参观!本次活动将持续到12月31日,朋友们可以趁着这个好时机去玩一玩!那我们就来看看如何预约青岛啤酒博物馆免费入场吧!详见下文。
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青岛啤酒博物馆将对游客实行免费预约参观政策。范围包括普通参观A馆、B馆免费,节假日通用,不包括啤酒品鉴、定制参观、讲解服务等增值体验。
青岛啤酒博物馆将进行网上实名登记系统预约,游客可通过青岛啤酒博物馆官方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以及美团、携程等OTA平台提前免费预约。
官方微信微信官方账号预约流程如下:
1)微信搜索关注青岛啤酒博物馆官方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2)点击智能服务菜单下的智能购票,进入购票预订系统。
3)点击免费参观券,填写实名登记系统参观信息,提交确认。
预订成功后,根据预订日期和游览时段,凭身份证原件或预订二维码核对入场。
2022青岛啤酒博物馆免费参观通知
注:免票政策是指免除景区第一门票,不包括景区其他观光项目和服务设施的收费。
1.青岛啤酒博物馆实行日最大承载量50%。参观者需在进馆前预约,可提前在青岛啤酒博物馆微信官方账号或第三方平台预约购票。
2.要求所有参观者入馆时测量体温(体温37.2以下),扫描青岛1号码(绿色码),查看核酸检测信息。他们只有在4天内持有核酸检测(蓝色4d)才能进入博物馆。感谢您的理解与合作!
详情请拨打客服电话400-169-1903。
青岛啤酒博物馆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讲解员队伍,可以提供中、英、韩、法四种语言的讲解。
10人以下中文讲解收费100元,全程50分钟。10人以上加10元,超时付双倍讲解费。
10人以下外语讲解收费200元,全程50分钟。10人以上加20元,加班费加倍。
青岛啤酒博物馆还配备了自助解说员。目前有中文和韩文两种语言,收费15元/套。用完后,在二楼商场出口处归还机器。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登州路56-1号
交通:1路、3路、4路、11路、15路、25路、36路、217路、225路、302路、306路、307路、367路,台东站下车。
25、217、221、604路公交车,在“青岛啤酒博物馆”站下车。
距离青岛汽车站约3.7公里,车程约15分钟。
距青岛火车站约7公里,车程约29分钟。
距青岛市中心约5.3公里,车程约10分钟。
距离青岛轮渡约7.7公里,车程约40分钟。
距当地标志性建筑(栈桥)约6.7公里,车程约33分钟。
博物馆分为三个参观区:百年历史文化区、生产技术区和多功能区。
核心区是第一区——历史文化区。通过图文了解啤酒的起源,青岛啤酒的悠久历史和荣誉,青岛国际啤酒节,国内外重要人士对青岛啤酒的访问。展示了许多从欧洲和全国收集的文物、图片和资料,以及青岛啤酒各个阶段的实物。
第二个区域是生产工艺区,包括老建筑、老设备、车间环境、生产场景。放置在每个展厅的视频播放设备
第三个区域是多功能区域。一楼是可以容纳100多名游客的品酒区和购物中心,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各种不同品质的新鲜青岛啤酒,购买各种纪念品。二楼有完善的娱乐设施,前卫的设计理念和高科技手段,将知识性和娱乐性有机结合,让游客在娱乐中了解啤酒酿造的复杂过程。同时,全馆多处设置的触摸式自动电子显示屏可以让参观者随时查询自己感兴趣的文献。
二、陕西历史博物馆语音导游多少钱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博物馆。想要了解更多文物展品的游客,可以选择聘请讲解员或者租用自动语音导游。陕西历史博物馆语音导游怎么租?具体费用是多少?
地点:进入博物馆中央大厅(左侧)第一展厅入口,排队等候租用。
收费标准:30元房租,100元押金。
提示:电子导游设备配耳机。建议大家自己选择耳机使用,比较卫生!
地点:进入博物馆中央大厅东侧(右手边)讲解联络点。成都导游报名
基础展(免费参观):100元中文讲解,150元英文讲解。
大唐文物珍品特展(门票另购):50元中文讲解,100元英文讲解。
唐墓壁画展(门票另购):中文50元,英文100元。
1号线:乘坐地铁2号线或3号线至小寨站,沿小寨东路向东步行7至8分钟。
2号线:乘坐地铁3号线、4号线至大雁塔站,沿小寨东路向西步行10分钟。
公交:乘坐26路、5路、30路、24路、27路、401路、271路、521路、8路、19路、34路、400路、701路、527路公交车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或翠华路站下车。
观众须通过微信微信官方账号、陕西历史博物馆售票系统提前订票;其中,基本展门票可提前5天(含当天)预约,大唐文物展、壁画馆门票可提前3天(含当天)预约。预订成功后,凭本人有效证件和西安“一码”绿码(健康码)即可取票。
陕西历史博物馆门票价格:
陕西历史博物馆七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简介:
三、国家博物馆电子自助导游多少钱
游客文化素养、人文品位的提高,使得作为地区文化象征的博物馆在旅游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目前,各大博物馆文化游,已成为众多游客到北京的必选旅游项目。不同于一般游览景点,博物馆展品历史文化意涵丰富,往往需要“细嚼慢咽”,有“三分看七分听”之说,这意味着展品讲解对于博物文化的推广尤为重要。
随着全国范围掀起智慧旅游浪潮,各式自助导游电子产品应运而生,博物馆自助讲解产品便是其中之一。
北京共有150余座大大小小的博物馆。2011年北京旅游局就已发布《北京“智慧旅游”行动计划纲要(2012—2015)》,提出要加快建设景区自助导游平台,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各A级景区开发、使用自助导游软硬件系统。可以说,博物馆自助讲解产品的出现与推广是时代所趋。
目前,博物馆的自助讲解产品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博物馆提供的租赁讲解导览机;另一类为手机软件。
中国国家博物馆目前提供的租赁导览机外体为一款三星手机,内安装有不同语言模式的“文博任我行”软件,出租费用为40元/次。同时,国家博物馆在其官方网站推出一款同名手机软件供大众免费下载。两类产品的功能并无二致——通过输入展品编号接收相应讲解,可离线进行(需配耳机使用,一人一机)。其他博物馆的讲解产品与“文博任我行”可能有工作原理上的差异,但其“自助”性质一目了然,游客可根据自身需求选题收听特定展品的详细讲解,在获取文物知识的同时享受“掌上博物馆”的便利。
从广州来京旅游的杨邓华将进入大学,他酷爱历史文化,到国家博物馆参观书上出现的著名文物是他早就计划好的“高考后时代”。对于自助讲解机,他评价很高:“很好用,讲解到位,有些故事听了以后能够与课本的知识联系起来,感觉很不错。每一个(展品)都讲解得很详细,大概两到三分钟。”就笔者观察,国家博物馆服务柜台前寻求租赁讲解机服务的多为年轻游客,对此,杨邓华表示赞同:“手机玩得溜的年轻人会更偏爱这样的产品。”
商务型人士由于停留时间短,选择自助讲解产品进行游览也不失为上策。黄女士来京出差,趁空闲时间决定到博物馆逛逛,她为自己和5岁的女儿各租了一个讲解机,“听着方便,不用等免费讲解员开讲了。她(指女儿)小,听不懂,给她租一个算是熏陶吧。”
自助讲解软件依托高科技,在保证信息标准化的同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参观完故宫博物院,广州游客龙慧告诉笔者“景点通”这一手机软件十分好用,不仅使用顺畅、简单,而且有不同版本。故宫博物院的讲解分为多个版本,少儿版是鞠萍讲的,龙慧听的是王刚版本。另外,她补充道:“如果要练习英语,English版本也不错。”
智慧旅游的深入贯彻意味着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等四大主体逐渐解放人力,实现自动化、自助化,进入智能时代。电子票务发展使得售票员职业受到影响,那么,自助讲解产品的进驻对传统的导游、讲解员职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以“自助讲解产品对讲解员的影响”为主题,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有效问卷214份。据笔者实地观察,使用自助讲解产品的游客以年轻人居多,故问卷填答者年龄集中在18~35岁,各高校大学生占88.79%。问卷主要从自助讲解产品使用感受、人工讲解服务感受、是否会对讲解员职业形成冲击等三方面展开。
统计结果显示,使用过博物馆自助讲解产品并认为整体使用感受好的被调查者占到72.73%,与跟随讲解员游览并认为整体感受好的人数比例不相上下,均超7成。前者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使用方便、讲解质量高、戴耳机能减少外界干扰三方面;而人工讲解员的优势则集中在“人”的特质之上——可以与讲解员互动,支持该理由的人数占到76.06%。
而对于自助讲解产品的出现是否会对讲解员这一职业形成冲击,我们发现在“短期”与“长期”情况下,被调查者的意见截然不同。74.3%的人认为,在短期内自助讲解产品不会对传统讲解职业产生冲击;而长远地看,71.96%的人认为会形成冲击,其中超过5成的被调查者认为,随着自助讲解产品逐渐开发,发展优势将大于传统讲解/导游职业,会使得原先人工讲解的听众产生分流。
对此,曾参与博物馆志愿讲解工作的张想认为短期内不会形成很大冲击。“当初志愿讲解员的出现就对收费的讲解造成了冲击。现在国博的讲解都是免费的,而自助讲解产品还没有完善,有的还收费,我觉得显著的冲击就不会产生。”另外,有多年讲解经历的她补充道:“我们常说参观博物馆要‘三分看七分听’,但事实上很多人还是走马观花,觉得一饱眼福就好了。所以对于博物馆的讲解,不管形式如何,观众的需求有多大?这是一个问题。”“我始终认为最重要的是不同需求的游客各得其所,而不是谁替代或超越了谁。”张想说。
还有一类“专才”游客,他们似乎也并不太需要展品的讲解。大三学生王霖从小练习绘画,对于博物馆的展品“只取一瓢饮”。他的博物馆文化游“一般都是冲着特定的几幅画去的,不听什么讲解,去之前自己都查好了”。
本科专修旅游学的硕士生林新则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她认为,目前赴京旅游的多为团队游客,而团队一般自配导游,在一些开放型博物馆,这部分人很少会使用自助讲解机。她认为,自助导游产品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至于将来能否替代传统讲解职业,不好轻易下结论,这与未来人们的出游方式、自助产品能提升到哪一步以及未来游客对个性化旅游需求的追求程度等有很大关系。
问卷统计显示,有近三成的被调查者不知道博物馆有自助讲解产品。而在实地采访中,不少游客表示“并不知道博物馆有没有、什么时候有免费讲解”,对于“文博任我行”等软件更是云里雾里。王先生7月带初中刚毕业的儿子来京旅游,由于平时没有上网习惯,对于各类景点服务信息都抱着“遇到了就是幸运,遇不到也没办法”的心态。他表示:“如果能在门票上写着什么时候在哪里有免费讲解,我一定会和儿子去听。”
刚从欧洲旅游回来的王子毓对于外国博物馆的整体氛围感触颇多。“欧洲讲解都是游客自导式的,也有人工讲解,但都戴着耳机不打扰周围人,感觉很好。参观卢浮宫时,雕塑可以在机器内看到3D效果,画作可以放大看细节,配合作者背景、画作年代、背后意义等,很受益。而在凡尔赛宫,讲解配合着音乐,像看话剧一样,让人身临其境……这些讲解器量多、便宜、可控,所营造的安静、求知的氛围,可以说已经超越了人工讲解。”虽然外国各大博物馆的电子讲解产品也有不足,但她认为,一个良好的观赏氛围是自己的基本诉求,“国内的博物馆一般都很吵,很多人随意大声说话”。个体化的电子讲解产品背后所代表的一种尊重文化、尊重他人的理念,远远未被大众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