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成都的由来
1、成都,这座西南重镇,一直以其历史悠久和文化积淀雄厚而知名于世。然而,成都含义为何?古今学者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说法。兹将诸家之说简述于下,以明关于此问题的学术渊源。最早对成都二字作出解释的是宋人乐史的《太平寰宇记》(卷七二)。乐史认为成都的得名是“以周太王从梁山止岐下,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宋人祝穆《方舆胜览》成都府路郡名条认为“盖取《史记》所谓三年成都之义”。这种说法流传甚广,影响较大。今人王文才先生就赞同其说。他在《成都城坊考》中认为“史称:舜耕历山,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宋人因古语以释成都之义,亦无不可。”任乃强先生在《成都》一文中认为:“望帝杜宇新营过这座都城,所以取名‘成都’,是取成功、成就、完成的意义”。因为杜宇“认为建国功成,可垂久远,这个都城可以一成不变了,所以命名为成都。”李金彝、王家佑先生根据《山海经》有“成都载天”之山、“成侯之山”的文字记载,认为成都的“成”是古族名或国名,其字形为戊与丁的合体,戊是斧钺的形象,丁象箭或箭中靶形,“成侯就是以这个字来作为部落酋王的权力的象征。”“都”字在藏语中指两条河的交汇处。按照他们的解释,成都二字的含义就应是成侯居住的(两河交汇的)地方温少峰先生则认为成都二字“不过是用中原华夏文字对蜀语‘成都’这两个音的一种对译罢了”。然后根据读音推论“成都之成是蜀人族称,其义为高原人”,“成”字是“蒲卑”二字的对译。又根据氐羌系统的普米族“很可能是古代蜀族先民的直接后裔”,在普米语中,地名末尾的“都”音是表示“地方”、“地域”,从而推测成都之“都”字也应是这个意思。由此得出结论:“‘成都’的蜀语含义是成族人的地方,换言之,即蜀族人的地方,或蒲卑人的地方刘冠群先生对于成都得名的由来提出了一种新看法。他认为:成都二字是蜀语音译的中原文字,“成都”的古蜀语读音相当于现代汉语的“du du”,而蜀族的“蜀”字古代也读如现代汉语的“du”音,那么,蜀语“成都”二字的读音就是蜀都。“‘成’者‘毕也’‘终也’”,成都的含义“就是蜀国‘终了的都邑’,或者说‘最后的都邑’西禾先生在《蜀族的演进与成都聚落的形成》一文中,也对成都的得名作了考察。西文通过对古代西南地区民居形式和名称的分析,提出了成都古代的居住形式是一种称作“笼”的巢居,成都的“成”字就是重叠的“笼”,“都”字本意是水泽汇聚之地,古成都地势低洼,池沼密布,故称为“都”的新看法沈仲常、黄家祥先生通过对考古材料的分析,特别是根据先秦至秦汉时期四川漆器铭文演变序列:成——成亭——成市——蜀郡工官,从而推测“‘成都’一名,在周秦以前不存在的可能性极大,而且也发生过变更,它是在秦汉之际出现,并在秦以后才普遍流行起来的。”至于“成都”二字的含义,沈、黄二先生未予明确的解释,只是说《华阳国志·蜀志》中有蜀王开明迁居成都的记载,“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因此,秦汉之际人们遂将开明氏建都这个地方称之为成都了
2、孙华先生《成都得名考》一文对上引诸说一一进行了驳议,孙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首先认定蜀开明氏就是崇庸氏、庸成氏,因此,成都的“成”字,其含义应当与蜀开明氏的旧称“崇庸”或“庸成”相同,本意为“垣墉城郭”,后来抽象作族名或国名。至于成都的“都”字,他赞同徐中舒先生的说法:“都从邑,者声。凡从者声之字多有聚义,如‘水泽所聚谓之都,亦曰潴’(见《水经·涑水注》),因此人之所聚亦曰都。”由此,成都二字的含义“就是成人聚居之地,也就是开明氏(即崇庸氏、庸成氏)聚居的地方。开明氏聚居于成都,是因为开明氏将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迁到了这里,当然成都的‘都’字也就具有了首都的含义”,“因此,成都二字的含义也可进而解释作开明氏(即崇庸氏、庸成氏)蜀国的都城。”孙先生此说和上引李金彝、王家祜、温少峰诸先生的看法相似,都是将“成”视为族名,但他认为开明氏就是崇庸氏和庸成氏,则略嫌证据不足。因为,“崇庸氏”的提法能否成立,还有可商之处;而“庸成氏”仅见于史料价值不高的宋人罗泌《路史》,所以,在先秦是否真的有崇庸氏或庸成氏两个部族,还很难说。即使退一步说,真有这两个部族,它们和开明氏是否同族,亦无确证。因此,孙说也让人难以信服既然目前诸家关于成都名义研究的各种说法都无法让人满意,那么就有必要另辟蹊径对此作深入的探讨。笔者着意于此有年,发现成都一名的起源甚为古老,它最早是作为古蜀人的“圣山”之名的。本文所论,多是推测性的,虽不足遽为定论,然年邈代远,文献不足征,舍此则几无所措手。因此,但求能发明本义,斯臆测之讥,亦所不辞成都一名,学者一般认为见于传世文献最早的是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而在出土文物中,成都一名至迟在战国晚期就已经出现了:四川青川出土的吕不韦戟的戈面上有“成都”二字铭文。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中亦有关于“成都”的记载:“以县次传诣成都,成都上恒书太守处。”事实上,在前此的先秦典籍《山海经》中就已经有了“成都”一名的记载。《山海经》中记载“成都”一名的共有两处,一是《海内东经》:“高山在城(成)都西。”然此段文字,毕沅《山海经新校正》认为是阑入的《水经》之文,袁珂师亦从其说,故可置而不论。另一处是《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据蒙文通先生的考证,《大荒经》的写作时代大约在西周前期,并认为“虽曾推断《大荒经》部分的写作年代大致在西周前期,但它记载的文化遗产,则当是更古更早的东西。”因此,“成都”一名的最早记载可前推于此,远较出土文物的记载为早《大荒北经》关于成都上载云天的记载,并非泛泛之词,它透露了成都在先民心目中可能是一座“天梯”的信息。因为在先民看来,最初民神可以互相交通往来,如《国语·楚语下》:“昭王问于观射父曰:《周书》所谓重、黎实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无然,民将能登天乎?’”袁珂师认为“昭王之问”实际上反映了民神最初是可以交通的。龚自珍《定庵续集》卷二《壬癸之际胎观第一》:“人之初,天下通,人上通,旦上天,夕上天,天与人,旦有语,夕有语。”就是对此情形的概括。古人想象质朴,认为神民之间的交通往还还须有凭借物,这就是天梯。充当天梯的自然物一是高山,一是大树。以高山为天梯,见于《山海经》记载的就有昆仑、肇山、登葆山、灵山。以树为天梯,古籍可考者,惟有《山海经·海内南经》、《海内经》及《淮南子·地形训》所记之建木。其中最著名者自然是昆仑。成都上载云天,完全有资格充任天梯,王孝廉先生就认为“成都载天”是“神话中上通于天,下通于幽都之门的天柱”。所谓天柱,亦即天梯,同为天梯的成都和昆仑是否有渊源关系呢?答案是肯定的,兹作论证如下
3、让我们先看看古籍中关于昆仑的记载。《山海经·西山经》:“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郭璞注:“天帝都邑之在下者。”《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虚即昆仑丘。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引《说文·八上·丘部》:“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可见昆仑是天帝在下界的都邑。郭璞《山海经图赞》“昆仑丘”条云:“昆仑月精,水之灵府。惟帝下都,西老之宇。嵘然中峙,号曰天柱。”《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第八》:“昆仑之山,乃地之柱,上承皇天,气吐宇内,下处后土。”《河图括地象》:“昆仑山为天柱,气上通天。”昆仑的“上承皇天”和成都的“载天”并无二致天柱昆仑最显著的特征是它的成(层)级构造。《尔雅·释丘第十》云:“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再成锐上为融丘,三成为昆仑丘。”《释名·释丘第五》亦云:“三成曰昆仑丘。”《水经·河水注》:“三成为昆仑丘。〈昆仑说〉曰:‘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为太帝之居。”昆仑的三成(级)构造,表明了它在先民心目中是最为高峻的,可以直达天庭,如《易林·比之八》所云:“登昆仑,入天门。”甚至可以藉此成为神灵,如《淮南子·地形训》云:“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乃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只不过这样的幸事,凡人却难以企及,据《山海经·海内西经》云:“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就是说只有射手英雄后羿才能登上昆仑极顶这里还要附带说明一下,为什么昆仑三成就能表示最高呢?因为在先民的认识中,三是多的意思。最初,这和先民的认知水平有关,“在非常多的原始民族中间(例如在澳大利亚、南美等地),用于数的单独名称只有一和二,间或也有三。超过这几个数时,土人们就说:‘许多,很多,太多’。”而三和多的认同对后来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就是“三”和“多”的相通。宋永培师在《上古“文”、“化”及其系统词义》中说:“古人深知‘三’与‘万’的相互关系及其内涵,所以用‘三’来概括‘万’。”并举《说苑》和《老子》的记载为证:《说苑》:发于一,成于二,备于三。《老子》:一生二,三生三,三生万物。可见三和万相通。影响所及,在古代典籍中,三非实数,往往虚指多的现象,俯拾即是。而《楚辞·天问》:“昆仑县圃,其尻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门,其谁从焉?”王逸注:“昆仑,山名也,在西北,天气所出。其巅曰县圃,乃上通于天也。《淮南》言昆仑之山九重,其高万二千里也。”晋王嘉《拾遗记》卷十云:“昆仑山有昆陵之地,其高出日月之上。山有九层,每层相去万里。”三层的昆仑变成了九层的昆仑,显然是出于后人的踵事增华,已非古貌矣从上面的引述可知,昆仑作为“帝之下都”,其典型形态为“三成(级)”构造。我认为“成都”一名实际上就含括了昆仑的这两个主要特征,义即“三成之都”。《山海经·南山经》:“又东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坛。”郭璞注:“形如人筑坛相累也,成亦重耳。”郭注中“累”亦即重也。《楚辞·招魂》:“层台累榭”,王逸注:“层累皆重也。”可见成山的“四方而三坛”和昆仑的四方而三成,殊无二致。成山实即成都,犹如昆仑或称昆山或称仑山一样。《吕氏春秋·孟春纪·重己》:“人不爱昆山之玉、江汉之珠。”《战国策·赵策一》:“昆山之玉不出”,帛书本《战国纵横家书·苏秦献书赵王章》则作“纶(仑)山之玉不出”。此外,《淮南子·俶真训》:“钟山之玉”,高诱注:“钟山,昆仑也。”钟从重得音义,而重即成,《广雅·释诂四》:“成,重也。”《吕氏春秋·音初》:“九成之台”,高诱注:“成犹重。”故钟山即成山也。此尤可证昆仑(钟山)即成都(成山)也。由此可见成都和昆仑虽异名而同实,似二实一作为山名的成都和后来作为城市名的成都,是否有渊源关系呢找成都女导游?要回答这个问题,还是得先从昆仑说起昆仑究竟在什么地方,一直是一个困扰学界的难题。蒙文通先生巨眼卓识,独标新义,认为昆仑就是岷山:“考《海内西经》说:‘河水出(昆仑)东北隅以行其北。’这说明昆仑当在黄河之南。又考《大荒北经》说:‘若木生昆仑西’(据《水经·若水注》引),《海内经》说:‘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这说明了昆仑不仅是在黄河之南,而且是在若水上源之东。若水即今雅砻江,雅砻江上源之东、黄河之南的大山——昆仑,当然就舍岷山莫属了。”他是依据《山海经》的内证来证成此说的,自然结论相当可信。此外,邓少琴先生亦谓“岷即昆仑也,古代地名人名有复音,有单音,昆仑一辞由复音变为单音,而为岷”。昆仑是岷山,也就意味着成都是岷山然而,成都或昆仑的“四方而三成”的特殊形态,不仅是岷山,就是现实世界中的任何一座山都不具备。事实上,成都或昆仑是居住在岷山的原始先民以岷山为原型,在心目中构拟出来的一座“圣山”。那么,这支以岷山为圣山崇拜的原始先民是谁呢?我认为就是起初居于岷山,后来迁徙到成都平原的蚕丛氏《古文苑》卷四扬雄《蜀都赋》章樵注引《先蜀记》云:“蚕丛氏始居岷山石室中。”段渝先生认为蚕丛氏“约在夏代前后便已辗转移徙到达成都平原”,成为早期蜀族的重要来源之一。而且,蚕丛成为了古史记载中最早的一代蜀王。《蜀王本纪》云:“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濩,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华阳国志·蜀志》亦云:“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次王曰柏濩,次王曰鱼凫。”蒙文通先生据“此三代各数百岁,”提出:“蚕丛等都是一代之名,而非一人之名。”也就是说,蚕丛氏统治古蜀国达数百年之久。很明显,成都一名就是最先由他们带入成都平原的,只不过已由祖居地的圣山名变为新居地的城市名,因此,后人径谓:“成都,古蚕丛之国。”这种“地名搬家”、“名从主人”的现象,在中国上古史中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盖因“地之有名,因居之者而有,居者他徙,其名亦徙”。成都一名一经蚕丛氏确立后,后人便沿用不改,以迄于今。至于蚕丛氏的族属,任乃强先生认为是羌族,段渝先生认为是氐族,而“氐族实际上就是从羌族中分化出来后由高地向低地发展并经营农业的族类”,所以说蚕丛氏是古羌族的一支,当无疑义。前文我们认为蚕丛氏以岷山(亦即成都或昆仑)为崇拜的圣山,实际上这并非一个孤立的文化现象,征诸史籍,犹可以看出羌族“圣山崇拜”的种种蛛丝马迹来。《后汉书·西羌传》:“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现代学者认为羌与姜本是一个字,男的为羌,女的为姜。“姜姓望国,不过齐许申吕”,而齐许申吕诸姜姓国都是四岳或大岳之后。《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左传·隐公十一年》:“夫许,大岳之胤也。”杜预注:“大岳,神农之后,尧四岳也。”《水经·洧水注》:“故许男国也,姜姓,四岳之后矣。”《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姜,大岳之后也。”杜预注:“姜姓之先为尧四岳。”《左传·襄公十四年》载姜戎子驹支云:“谓我诸戎是四岳之裔胄也。”杜预注:“四岳之后皆姜姓,又别为允姓。”《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甫即吕,如《书·吕刑》,《史记·周本纪》、《尚书大传》、《礼记·表记》并作《甫刑》。从上面的引述可以知道,齐许申吕等姜姓国是四岳或大岳之后,换言之,即视岳神为自己的先祖,反映了姜姓诸国有“圣山(岳)崇拜”的信仰。在《山海经》中,亦有氐羌为山岳之后的记载。《海内经》云:“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顾颉刚先生认为“乞”疑是“允”之讹文,和上引杜注“又别为允姓”相符。蚕丛氏是氐羌族,可见他们和姜姓诸国一样,自古即实行“圣山(岳)崇拜”。不仅如此,我们在今天仍然可以看到羌族“圣山崇拜”的孑遗,即“白石崇拜”。“羌族崇拜的众多神灵几乎皆无偶像,而统统以白石为象征,供于屋顶塔子上,屋角神龛上,火塘里,田地中,山头上,神林里”。所谓“白石崇拜”,实际上就是“圣山崇拜”的一种卑化形式而已通过上面的考述,我们大致可以论定成都最先是圣山名,后来由羌族的一支蚕丛氏带入成都平原这个新居地,而转化为城市名。无独有偶,“蜀”这个地名(或国名)最先亦是圣山名,后来成为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古方国的国名,兹论证如下“蜀”最初见于商代的甲骨文。对于“蜀”的含义,学者们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据《说文·十三上·虫部》:“蜀,葵中蚕也。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诗》曰:蜎蜎者蜀。”段注:“葵,《尔雅》释文引作桑。”认为蜀就是蚕,甚至与蜀王蚕丛联系起来,以为蜀国的得名就是由于最初养蚕的缘故;或谓是野蚕。一种据《韩非子·说林下》:“鳣似蛇,蚕似蠋。人见蛇则惊骇,见蠋则毛起。”《淮南子·说林训》:“今鳝之与蛇,蚕之与蠋,状相类而爱憎异。”高诱注:“人爱鳝与蚕,畏蛇与蠋。”认为蜀、蚕非一,而蜀是一种毒虫,是商代的统治者对蜀人的一种贱称,并说这与历代王朝在少数民族的族称用字上,都加一“犭”或“虫”偏旁,是一致的。前一种意见,以后说攻之,其不能成立,自不待言。然而后一种说法细究起来亦难成立。诚然,华夏中央王朝对四夷少数民族以犬、虫视之的现象在历史上屡见不鲜,然而在殷商一代,我们并没有见到这方面的直接证据。从甲骨文看,商代用作方国名和地名者,无一贱称之例,似乎蜀不当例外。就拿大家习知的四夷来说,蛮、狄是贱称,并无疑义,然二字皆不见于甲骨文。夷、戎见于甲骨文,然夷在甲文中亦作“人”或“仁”,其非贱称,当无疑义;戎在甲文中作戈、盾之形,其非贱称,亦无疑义。蜀在西周亦曾被视为四极之一,《班簋》:“乍(作)四方亟(极),秉緐(繁)蜀巢。”其中三极的秉緐巢亦非贱称,蜀恐亦不当例外。我认为对四夷的少数民族以贱名称之当始于周代,因为周代的中央王权得到极大的加强,已远非殷商王朝与众方国之间的松散的联盟关系可比,于是华夏自我中心主义思想也相应地膨胀起来,“严夷夏之防”,以贱名称呼四夷的少数民族的现象才开始出现。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且字不从虫,从虫之蜀始见于西周时期的周原甲文,所以说蜀起初并非贱称那么蜀的本义是什么呢?蜀即蜀山,亦即岷山。《广雅·释山》:“蜀山谓之山。”王念孙《疏证》云:“,《说文》作,字或作岷,又作汶。……蜀读为犭蜀,字或作渎,《史记·封禅书》云:渎山,蜀之汶山也。《水经·江水注》云:岷山即渎山也。”蜀古音独,故渎山亦即蜀山也。前文我们已经论证了岷山即羌族人崇拜的圣山,是沟通天地的天梯,自然是独一无二之山了。岷山又被称为蜀山,就是指其“独一无二”而言。《方言》卷十二:“一,蜀也。”郭璞注:“蜀犹独耳。”《广雅·释诂》:“蜀,弌也。”“弌”即古文“一”。《尔雅·释山》:“狷者蜀。”皆可证蜀即独一之义,此即为蜀之本义。岷山作为圣山,被称为蜀(即独,亦即一)山,犹如商周的天子常自称为“一人”或“余一人”一样,都是至尊无上的意思,换言之,就是人之至尊称“一人”,山之至尊称“蜀(一)山”。同时这也反证了我们前面推论岷山为圣山的不诬我们认为,史籍上所谓的“蜀山氏”就是以蜀山为“圣山崇拜”的部族。任乃强先生认为蜀山氏本是羌人,后来才进入成都平原。而治蜀史者几无例外,皆谓蜀山氏是古蜀族的最早来源之一,蜀的这个名称显然是他们最先带入的。蜀之一名,经历了圣山名(即蜀山)到地名(即方国名)或族名的演变过程,这和成都由圣山名(即岷山)到地名(即城市名)的演变过程若合符契明白了蜀山氏和蚕丛氏都有“圣山崇拜”的风习信仰后,我们可以对一些古蜀史上的文化现象重新作出合理的解释《蜀王本纪》云:“李冰以秦时为蜀守,谓汶山为天彭阙,号曰天彭门,云亡者悉过其中,鬼神精灵数见。”汶山即岷山。《书·禹贡》:“岷嶓既艺”,《史记·夏本纪》岷作汶,可证。亡者灵魂返归岷山,实际上就是返归故乡的圣山。因为岷山作为沟通天地的圣山,亦即连接天堂和地狱之山,既是神灵居住之所,又是灵魂归往之地,这和与之异名同实的成都与昆仑的记载是相一致的《山海经·大荒北经》云:“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后土即是冥王。岷山实即冥山,亦即黑暗之山。《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云:“民之为言固犹瞑也。”《书·吕刑》:“苗民弗用灵”,《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郑注皆云:“民,冥也。”岷从民得音义,故岷即瞑、冥义。岷或作山昏,《汉书·地理志上》:“山昏山之阳”,《正字通·山部》:“山昏,同岷。”昏亦为黑暗之义。岷山又作蒙山,《太平御览》卷一三五引《竹书纪年》:“后桀伐岷山”,《楚辞·天问》作“桀伐蒙山”,蒙亦为黑暗之义。昆仑和岷山一样,亦为黑暗之义。《晋书·孝武文李太后传》谓李太后“形长而色黑,宫人皆谓之昆仑”。又唐宋时期的笔记小说里,有许多关于昆仑奴的记载,这里的昆仑奴是专指贩卖进来的黑人,昆仑奴就是黑奴,可证昆仑即是黑义。昆仑为黑暗之山,其下方即是幽都。《博物志·地》:“昆仑山北,地转下三千六百里,有八玄幽都,方二十万里。”《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土伯九约,其角觺觺些。”幽都就是地府、冥国;土伯就是后土,也就是冥王。人死归于幽都,所以《博物志·杂说上》:“老子云:万民皆付西王母。”西王母是昆仑主神,故付西王母亦即付昆仑也。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知道岷山和昆仑不但名义相同,而且都是灵魂返归的圣山,这再一次证明了昆仑就是岷山1956年,在成都北郊羊子山,考古工作者曾经清理了一座高大的土台建筑,即著名的羊子山土台。它是一座四方形的三级土台,高出地面约10米以上。土台的年代,林向先生认为其上限当在商代晚期或商周之际。土台的社会功能,他则认为是古蜀国的祭坛。无独有偶,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坑所出土的青铜大立人雕像,其基座也是三层四方形的,而据测定,羊子山土台和三星堆祭祀坑的方向都是朝向他们的祖居地蜀山(即岷山)。事实上,无论是羊子山土台,还是青铜大立人像的基座,其四方三层的形制,都是对他们祖先圣山的模仿。他们原来是生活在岷山山区的古老部族,而以岷山为“圣山崇拜”。他们进入成都平原后,修建起和圣山形制一样的高大土台以作祭坛,显示了“圣山崇拜”对古蜀文明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青铜大立人站在四方三层的基座上,也就是站在圣山上,显示了他是古蜀人的始祖神。因为古蜀人来源于氐羌,而氐羌正是岳(山)神的后代,《山海经·海内经》:“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可证。此外,在古蜀国留下的文化遗迹中,还有颇引人注目的“大石遗迹”。诸如天涯石、支机石、五块石等,据记载都是体形高大的巨石,而且全是千辛万苦从西部的邛崃山采运来的。究其实际,它们仍然是“圣山崇拜”的产物,是具体而微的圣山。行文至此,本来可以结束了,但我还想赘上几句,就是有学者曾证明,古代梵文称中国为Cina(中译为支那、指那或至那),影响所及,西伯莱文Sinim,希腊文Sinae,Seres,以及英文China,皆由Cina一词节节转译,而Cina(支那)实即“成都”的对音。如果“支那名称源于成都”之说为不诬的话,那么本文对成都含义的溯源性研究,其意义亦不仅限于巴蜀文化矣。
二、成都女子学校有啥专业
①成都现在还有没有专门的女校啊
成都女子师范学校-成都师范学校-成都学院师范学院.
可以根据你的专业帮你详细的解答学校
有传媒专业的大学有: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浙江传媒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河北传媒学院、山西传媒学院、武汉传媒学院、四川传媒学院、河北美术学院。
传媒专业培养既具备心理学及相关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通晓人才成长、测评和管理的理论与实务;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能在工商企业、事业单位、社会调查机构、咨询、市场调研、策划、公共关系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4)成都女子学校有啥专业扩展阅读:
1、国际贸易(传媒经济专业方向)
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和传媒学理论基础,熟悉国家有关传媒法规、政策,并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系统掌握传媒经济业务及其操作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能在国家机关,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具备广告学专业理论与技能、拥有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广告公司、新闻媒介广告部门、市场调查与信息咨询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制作、广告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策划及市场信息咨询工作的广告学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
众所周知,专业在我们未来发展的道路上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选对一个好的专业就相当于比别人拥有一个更好的前景,但是好的未来也需要努力才能实现,所以我们不得不关注这七个让你又爱又恨的专业,现在让我来告诉你一些有用的信息吧!
这类专业向来是比较热门的专业,如果从比较有名气和实力比较好的财经大学毕业的话,毕业生还是非常受认可的,只要自己专业实力还不错的话,就业还是没问题的。
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简称ACCA,成立于1904年,是目前世界上专业会计师团体,也是国际学员众多、学员规模发展迅速的专业会计师组织。
ACCA自1988年进入中国以来,经历近30年快速发展,目前在国内学员和会员人数已分别超过10万人和8000人(不包括香港),并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深圳、沈阳、青岛、武汉、长沙、香港以及澳门设有共11个办事处,ACCA总部位于110 Queen Street,Glasgow,United Kingdom。
在英国,立法许可ACCA会员从事审计、投资顾问和破产执行的工作。ACCA会员资格得到欧盟立法以及许多国家公司法的承认。ACCA在欧洲会计专家协会(FEE)、亚太会计师联合会(CAPA)和加勒比特许会计师协会(ICAC)等会计组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国际上,ACCA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创始成员,也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成员。
会计ACCA方向就是一个非常热门的专业。还不清楚自己适不适合学习ACCA?ACCA学前评估,测一测了解自己是否适合学习ACCA,自提,戳:学前评估
成都导游仲导(成都的由来)" title="成都导游仲导(成都的由来)" >
会计专业ACCA,简单来讲,就是专业培养ACCA对口方向的人才。
会计学ACCA方向是全日制方向班,方向班隶属于学校会计学、审计、财务管理等专业,学制四年。大一入学即组班,全日制正常上课。
是大学本科教育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一种创新教育模式,通过把ACCA课程大纲嵌入财会专业本科教学中,
学生不仅能学习本科教育的基础知识,还可以学习国外最先进的财会和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就读会计学ACCA方向班的学生,
毕业时不仅可以获得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证书,还能同时考取全球认可的ACCA资格证书。
一般来说,ACCA方向班由学校官方举办,并针对全校各专业新生统一招生、学籍转换及管理,独立成班、全日制正常行课,并采用量身定制的培养方案。
ACCA课程将被嵌入到会计学专业课程中,纳入必修课的范畴,并实行学分制,学生只要通过各科目期末考试,即可获得相应学分,顺利毕业。
现在很多人都通过网购来购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物流这一个新兴行业开始了发展,目前很多公司正缺少物流专业的人才,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它们开出的薪资通常都不太低。但是这种工作太过琐碎,正常下班都是一种奢求,所以还是谨慎选择。
这个专业也是一个同样考验脑力和体力的工作,遇到社会问题,往往他们仅次于警察等应急部门赶到现场,不论刮风下雨,还是法定节日,他们都不停地工作,但是看着自己手中的薪资,也觉得值了。
做一个导游,可以免费游览各种美景,薪资高,往往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但是却不知道做一位导游,要在大热天为游客讲解名胜古迹的艰辛,每次节假日都是最忙碌的时候,都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
这个我不用说,大家都了解一点,这个专业实在非一般人可以学下来的,毕业以后从事医生这个行业,医生虽然工资高,地位好,受人尊敬,但是工作量大,而且所肩负的责任重大,所以一天工作下来,基本上累成了狗,所以说,学医虽然以后工资高,但是会很累,身体有可能吃不消。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大大小小的事物都会与信息,网络,大数据相关联,未来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也一定会继续需要信息技术,各行各业的发展同样也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所以如果你是计算机类型的毕业生,我相信会更容易地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但是由于工作量比较大,加班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不少人难下决心选择这个专业。
这个专业毕业以后所从事的工作较为宽泛,所以较为容易找到工作,而且基本上都是大型公司需要这类人才,所以工作环境还是较为舒适的,但是这个专业出来的,基本是为客户所服务的,自己辛苦很长时期的方案,客户一旦不满意就要推倒重来,通过不断地修改才能达到客户的满意,所以一些耐心不够的同学直接放弃。
通过我介绍这七个专业,我相信大家心里多少有些感受,觉得学了这些专业,以后就业也是一场艰苦战,还不如选一些其他专业,这样就可以就业简单,过得潇洒,活得轻松,但是我想说一句,年轻人吃苦不叫吃苦,叫有福气,现在经历的困难,承受的疲惫,只是为了强大自己,充实自己,所以不要因为苦累就放弃,美好的未来在不远的地方等着你。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周末面授班寒暑假冲刺班其他课程
⑥成都女子职中和礼仪职中哪个好些
之高我觉得女子职中要好点~以前我们学校旁边有个礼仪职中~内感觉校风不太好~容可能我是看得不好的方面比较多吧~呵呵~
说实在的,我还是建议你好好学习,争取考个好点的高中,以后出去职高文聘不好找工作哎!加油加油!
本科空乘院校有:南昌航空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海口经济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部分综合类本科院校和其他专科院校均招收专科空乘专业有:
一、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学院。它前身是中德合办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该学院拥有大量德国、西班牙、瑞士引进的先进生产设备。
二、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它是一所民办学校,学院开设有四十多个专业及专业方向。
三、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它是一所民办学院,前身是江南志立进修学院,后升格为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
四、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它属于民办高校,主要院系有乘务学院、民航运输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国际旅游学院、海运工程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五、中原工学院。它是一所公立大学,前身是榆次纺织机械工业学校。其院系设有纺织学院、服装学院、能源与环境学院、机电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等。
(7)成都女子学校有啥专业扩展阅读:
乘务员的主要是培养高级民用航空乘务员的实际能够适应民航的发展在21世纪,有坚实的英语基础、突出英语应用能力,较高的人文素质,并已与航空运输的特殊技能和知识培训。
要求气质好,身体美,有天赋和严格的纪律性的技术航空服务专业人员。采用“订单形式”的培训模式,为厦门航空公司和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国际和国内空乘人员和地面服务人员提供培训。
成都市女子职业中学原为成都市第47中学校,学校于1988年举办职业教育以来,不断开拓创回新,取得了优异的办学成答绩。学校为成都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省级重点职业中学,市级校风示范校,是省内唯一的女子职业学校。学校位于交通便利、社区环境优美的水碾河南街32号,现为中国职教学会商业职高委员会、中国陶行之研究会会员单位、四川省和成都市美容美发协会理事单位、成都市幼教专业中心联组主任学校。
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玉林校区)
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石羊校区)
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二中学(四川大学附属中学)
四川省成都民族高级中学(成都四十六中)
女生适合报考哪些专业?还不知道的同学今天高顿ACCA我给大家整理了理科女生适合选择的专业,供参考!
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国际文化贸易、外交学、教育学类、职业技术教育类、地矿类、仪器仪表类、能源动力类、电气信息类(工科)、水利类、测绘类、交通运输类、海洋工程类(工科)、航空航天类、农学类、医学类、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广告学、酒店管理、特许经营管理、连锁经营管理等。
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简称ACCA,成立于1904年,是目前世界上专业会计师团体,也是国际学员众多、学员规模发展迅速的专业会计师组织。
ACCA自1988年进入中国以来,经历近30年快速发展,目前在国内学员和会员人数已分别超过10万人和8000人(不包括香港),并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深圳、沈阳、青岛、武汉、长沙、香港以及澳门设有共11个办事处,ACCA总部位于110 Queen Street,Glasgow,United Kingdom。
在英国,立法许可ACCA会员从事审计、投资顾问和破产执行的工作。ACCA会员资格得到欧盟立法以及许多国家公司法的承认。ACCA在欧洲会计专家协会(FEE)、亚太会计师联合会(CAPA)和加勒比特许会计师协会(ICAC)等会计组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国际上,ACCA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创始成员,也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的成员。
会计ACCA方向就是一个非常热门的专业。还不清楚自己适不适合学习ACCA?ACCA学前评估,测一测了解自己是否适合学习ACCA,自提,戳:学前评估
会计专业ACCA,简单来讲,就是专业培养ACCA对口方向的人才。
会计学ACCA方向是全日制方向班,方向班隶属于学校会计学、审计、财务管理等专业,学制四年。大一入学即组班,全日制正常上课。
是大学本科教育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一种创新教育模式,通过把ACCA课程
学生不仅能学习本科教育的基础知识,还可以学习国外最先进的财会和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就读会计学ACCA方向班的学生,
毕业时不仅可以获得本科毕业证、学士学位证书,还能同时考取全球认可的ACCA资格证书。
一般来说,ACCA方向班由学校官方举办,并针对全校各专业新生统一招生、学籍转换及管理,独立成班、全日制正常行课,并采用量身定制的培养方案。
ACCA课程将被嵌入到会计学专业课程中,纳入必修课的范畴,并实行学分制,学生只要通过各科目期末考试,即可获得相应学分,顺利毕业。
社会工作、国际事务、教育学类、幼儿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类、仪器仪表类、能源动力类、电气信息类(工科)、水利类、测绘类、交通运输类、海洋工程类(工科)、航空航天类、武器类、农学类、医学类、雷电防护、农学、医学、护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公共管理类、护理学、助产等。
农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类)、园艺教育(职业教育类)、食品工艺(职业教育类)纺织工艺(职业教育类)、染整工艺(职业教育类)、化工工艺(职业教育类)、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汉语言文学类、外语类、艺术设计、舞蹈学、舞蹈编导、戏剧学、戏剧影视文学、景观设计、动漫设计、工业设计、商业美术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园林、园艺、城市规划等。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周末面授班寒暑假冲刺班其他课程
三、关于 导游 的诗词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黄河,你是民族的摇篮,五千年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故事在你周围扮演……”.
《黄河颂》的歌词,道出了黄河的悠久历史,唱出了黄河的不朽功绩.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闻名的巨川.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君之意.
钱塘湖春行(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吹来忽不见,望湖楼下水如天(苏东坡)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东坡)
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王瀛)
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王瀛)
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张宁)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
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潘阆)
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
湖边为问山多少?每个峰头住一年.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
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成都导游邱高
湖边为问山多少?每个峰头住一年.
西湖湖上水初生,重叠春山接郡城.
记得扁舟载春酒,满身花影听啼莺.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
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
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六和塔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佳作更具神韵和特色.他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洪的这首七绝,“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山影送斜辉/波光迎素月”“市声到海迷红雾,花气涨天成彩云.一代繁华如昨日,御街灯火月纷纷.”元代诗人萨都刺描写杭州清河坊的诗句,杭州楼外楼菜馆“西湖醋鱼何时美,独数杭州楼外楼”.有诗人留下诗句:“西湖西畔天外天,野味珍馐里鲜,他日腰缠三万贯,看舞越姬学醉仙.”孟浩然有《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一首诗: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南宋杨万里曾留下:“海潮也怯桐红净,不遣潮头过富春”的诗句.宋代曾在富阳石头山(今鹳山)设观涛所;而元代杨维桢“风送江声万里潮”正是在这一带的记载;清代陈子澜《恩波桥诗》又有“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之作.北宋刘克庄有“惟有浙江潮事好,肯随逐客到严州”;南宋谢翱又有“潮信到严滩”的诗句(这里所指的严滩即严子陵钓台一带的急流险滩);元代仇远有“直上严滩势始平”;而清代黄仲则更有“海潮连日大,直过子陵滩”的诗句.飞来峰,是灵隐地区的主要风景点.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苏东坡曾以“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万古蛟龙潭”的诗句称道龙井的山泉.广东籍革命老前辈叶剑英元帅的一首诗句:“借得西湖水一圈,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宋代杨万里的那首“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样动人的诗句,真可谓西湖咏荷诗中的千古绝唱了!古时的白乐天守杭时有:“绕郭荷花三十里”之句.古人又把荷花比作光彩照人的美女,称之:“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足可见其对西湖的眷恋之情.唐朝诗人张á的《孤山诗》,由于诗中有“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等诗句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 [正邪自古同冰炭;毁淮于今判伪真 ];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公元 825年,大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三年任期满后,离别杭州时在西湖边写下这样的诗句.宋朝诗人杨万里的诗句“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颖水与罗浮诗人苏东坡常品茗吟诗于此,曾有“人言山佳水亦佳,下有万苦蛟龙潭”的诗句赞美.诗人白居易曾有“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诗句.白居易的诗句是:“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1、游船如梭烟里行,垂柳远堤脚步轻.春未到来人先闹,只等桃花放暖晴.
2、宋都往事可追忆,最堪感慨诗句里.而今忽然九百年,湖水仍似旧时平.
3、环湖笙灯不夜景,暮色西子更奢淫.自古英雄甘迷醉,帝王焉鼓向北心.
4、苍穹如海高楼低,华灯十里绕湖碧.湖中不见小瀛洲,寒风吹颈略凄迷.
5、车马流光人匆忙,庄严保俶观衰替.美景只是虚幻象,谁于苦海攒欢喜.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东西南北桥相望’,‘画桥三百映江城’
唐代著名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苏州古丰乐桥:水连天长,万古川源连泰渎;年老人乐,四时风景胜滁阳
苏州桥:青山绿水百花苑;聚龙醒狮万年城.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公里加速,劲享破风快感;650kmNEDC续航,远方任通达!埃安LX 24.96万元起,半价提超跑3年0息,畅享5千政府充电补贴。
赞美导游的诗句导游,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他们谈吐文雅,知识渊博,见多识广,收入不菲,是一群自由职业者。人们一般都觉得导游可以游山玩水,是一份轻松又很容易赚钱的职业。事实上导游是一种复杂的、高智能、高技能的服务工作。在游客心目中,导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代表、是人民的友好使者。大多数导游都以其广博的知识、精湛的导游技巧、热情的服务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享受,是当之无愧的“民间大使”。【第2句】导游是一个窗口,一个好导游,能让游客发现景点之美。一个有魅力的导游,更可能为一个景点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四川成都的“金沙遗址博物馆”就曾经有一位让人难忘的导游。从她充满激情的声音中,我们眼中走过的不是一片片断裂的历史片断,而是一幅完整的金沙人的生活图景。
如果恰好是位体态丰腴、肤如凝脂的山西姑娘当然不错,如果她除了让你感觉到性之外,其自身也正如花朵般自知其诱惑就最好了。她张开的触觉比花蕊还敏感地回应你,回应你发出的气息、语言和身体的小动作。这样的端庄女人才称得上性感。随着大巴车启动前的摇晃,你的城市皮就慢慢松动了。虽然是团体出游,周围的人已经太熟悉,你的话还是越来越多,好像在陈腐的关系里重新生出了枝桠。你的头脑甚至活跃到可以谈论卡夫卡。不管此次出行是往东南西北哪个方向,在话语和思想的转折断裂之处,你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梦境还是现实你已经分不清楚。出行和回来,脱胎换骨和打回原形已经成为生活的常态。你还不是完全的城市动物,或者你患有城市动物的典型症状,缺少了哪一个你都觉得焦躁不安。每次出行都是怀着被贬诸侯的心态自我放逐,你的过去与未来都隐没在旅行的大巴车里,随时可能出现在你面前,那是重负与轻盈、甜蜜与忧虑交织侵袭你的时刻。再怎么摇头也摇不走。于是你只能抬头看夹道迎送的高耸山脉。断裂山体的每个褶皱里,都与你一样隐藏著心事,它们以绿色为掩饰,教会你恒久沉默。你站在群山合力围卷的水木丰茂的核里,那些沿路修筑的人类建筑、被金钱与权力驱动的商业娱乐,与自然的力量相比更加丑陋,因为可耻。你看看群山,它们深入大地,仰望天空,向无限的存在表示着谦虚的愿望。相爱的人并排着生长,你也觉得自己的愿望不过分。命运,让人猜不透之处就在此了。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谢灵运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王籍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谢灵运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