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四川省著名景点导游词
作为一名可信赖的导游人员,可能需要进行导游词编写工作,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四川省著名景点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距今约两千万年前地壳演变史上的喜马拉雅运动,造就了地球上年轻的喜马拉雅山,同时也造就了雄伟的峨眉山。峨眉山核心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其地质地貌独特,生物土壤气候垂直带明显,形成繁多的动植物种类和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加之人文历史悠久,宗教文化浓厚,丰富,构成了峨眉山“雄、秀、神、奇、幽”的特色,素有“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仙山佛国”之称,并有“峨眉天下秀”之赞誉,难怪明代诗人周洪谟在诗中赞叹:三峨秀色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
峨眉山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开始闻名于世,被称为“蒙山之首”。汉晋辞赋中开始出现峨眉之名,我国地理学奠基人之一北魏的郦道元在其著名的《水经注》中云:去成都千里,然秋日清澄,望两山相峙如蛾眉焉。”《犍为郡志》描绘得更加绘声绘色:“此山云鬟凝翠,鬓黛遥妆,真如螓首如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因用于山名,故后世谐音为“山”字旁的“峨眉”,峨眉山的名称大概就由此而来。县以山为名,隋开皇十三年(也就是公元593年)置县时,称峨眉山所在地为峨眉县;,峨眉县撤县建市。
峨眉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以供奉普贤菩萨著称。目前,全山有僧尼约300人,大小寺庙近30座,著名的有报国寺、伏虎寺、万年寺、清音阁、华藏寺等,寺中常年香火不断,香客不绝。秀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遗存、神秘的佛门文化。
[峨眉山博物馆]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名山综合性博物馆,今年申报“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经过为期三天的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和激烈的角逐,峨眉山博物馆在60家参评单位中脱颖而出,荣登榜首。博物馆占地2万平方米,投资2千万元,2001年2月进入装修布展阶段,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它是峨眉山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缩影。
[圣积晚钟](峨眉十景之一,也是一的一处人文景观)“圣积晚钟”可以用“堡上一亭,亭下一钟”来概括。小山是凤凰堡,它遥对凤凰坪,左挽来凤亭,右倚凤凰湖,隐蔽在苍楠、翠柏、香樟、古榕丛中,与周围景色和谐地融为一体。铜钟先是悬挂在峨眉县城南的圣积寺内,后移于此,“巴蜀钟王”重达12.5吨,通高2.6米,腹径2.2米,唇厚10厘米,唇似荷叶形,有十二瓣,向外微张,每瓣上分别刻有十二地支,故此钟又称“莲花钟”或“八卦钟”。钟体内外密密麻麻刻的是自公元281年到1555年前1270多年间,曾经支持佛教发展的帝王、文武官员和资助铸钟的高僧名讳及善男信女的名字,以及《阿含经》文和钟铭佛偈共约六万余字,是研究中国佛教史的可贵物证。
[报国寺]围绕的寺庙便是被冯玉祥将军称为“名山起点”。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它的历史并不长,仅仅只有近400年,创建时不叫“报国寺”,报国寺旁有两棵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是峨眉山古老的蕨类植物,距今约亿八千多年前中生代侏罗纪留存下来一幸存的木本蕨类,是与恐龙同时代的植物,被人们称之为“活化石”。
[珍稀动植物]峨眉山终年常绿,从山麓到山顶可分为亚热带、温带及亚寒带气候,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山顶与山脚的平均温差为摄氏14度,加之低云、多雾、雨量充沛,它既是琼花瑶草的王国,又是珍禽异兽的乐园,景区植被覆盖率近达90%。全山有5000多种植物,高等植物就有3200多种,相当于欧洲植物种类的总和,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1/10,占四川省植物物种的1/3,其中以“峨眉”为词头的物种多达100余种,是名符其实的“植物王国”。特别种属有距今1亿多年到7千万年的孑遗植物,有著名的杪椤,大家都知道是与恐龙同时代的植物;珙桐,又名鸽子树,每年四月花开的季节,远望如群鸽栖树,非常漂亮。
据说,美国白宫外的珙桐树便是从峨眉山移栽的,所以它又是和平的使者。另外还有洪椿、银杏、连香树等珍稀树种,大家可以在这园中找到它们的身影。这众多的植物不仅给峨眉山染上了秀色,而且还给各类野生动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乐园,全山共有2300多种动物,其中珍稀特产物种和以峨眉山为模式产地的有157种,目前属首批保护的有29种,占全国保护动物总数的12.08%,真是当之无愧的“动物乐园”。
[万年寺]藏在的石梯尽头,石梯108级,所谓108种烦恼,登上去我们便将种.种烦恼通通踩在脚下、抛于脑后。万年寺来历非凡,1600多年的历史,前后经历了五次更名,每一次更名都与一些历史名人息息相关,次是东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由慧持大师开建,因当时供普贤所以叫普光寺,此寺的建造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从此山中佛寺的兴建应运而起,原有的道观也逐步离道信佛,改观为寺;第二次是唐玄宗时期,因敕建成都大慈寺的推进,普光寺得以复兴,由于设置神坛塑建普贤之象,寺名得以改为“普贤寺”;第三者次是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慧通禅师来峨眉山,他观天象,查地经,见峨眉山形像“火”,山中寺庙常毁于火,于是将“普贤寺”改为“白水寺”,即“三云二水抑压火星”之说中的一水;第四次是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宋太宗赵光义听说峨眉山白水寺僧人茂真和尚是位高僧,便诏他入京,在景德寺中讲经。
太宗见他涵养深厚,知识渊博,十分欣赏,赐诗赞誉。一天,舒王元珍把太宗夜晚做的梦托茂真说解,茂真说:“当有储嗣”。太宗已有几位公主,总是盼不到儿子,在茂真预言不久,当时已身怀六甲的皇后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即后来的宋真宗赵恒。太宗大为高兴,立即赐黄金三千两,派遣内侍张仁赞携金入蜀,于成都铸造普贤铜像,运至万年寺,又为普贤铜像建造雄伟的木阁大殿存放。至此,万年寺由“白水寺”改为“白水普贤寺”。
后经通天和尚多年的努力,使万年殿宇增为13重,常住僧人数百,在明代时成为山中的丛林。第五次,到了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一场大火使存放普贤铜像的木阁大殿烧毁。当时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对峨眉山白水普贤寺特别垂青,第二年,便赐重金,福登和尚奉旨重修成今天具特色的无梁砖殿,御题“圣寿万年寺”,至此,“白水普贤寺”改为“圣寿万年寺”,简称“万年寺”,一直沿用至今。万年寺总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总建设面积约1万平方米,寺庙布局三点一线,错落有致。由山门、弥勒殿、毗卢殿、砖殿、巍峨殿和大雄殿组成,而且里面藏有许多宝物。
[华藏寺]全称为永明华藏寺,从开建至今进行过三次更名,同时殿顶也经过几更换。华藏寺开建于公元1世纪,当时称普光殿,唐宋之际更名为光相寺,是木板屋。明洪武初(约为公元1377年),国师宝昙奉来山,换为铁瓦,所以又俗称铁瓦殿。1433年,山西五台山妙峰禅师携朱元璋第二十一子朱模3000两赐金来蜀,于寺后高处铸造大峨山铜殿。铜殿于1483年造好。用了上百万斤铜板、铜条、铜枋、铜皮焊接起来,殿顶渗以真金,太阳照耀之下,金光闪闪,极为壮观,故俗称金顶。
120年后,即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明神宗朱翊钧在敕建万年寺无梁砖殿的同时,为金顶举行了隆重的剪彩仪式,并亲题寺名,金顶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可惜,在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毁于火灾,两年后,月照和尚重建改为砖木结构,大殿的脊梁上置以渗金金顶,仍不失金顶的称善。1972年4月8日的一场大火,华藏寺被烧成一片灰烬,幸存的只有一块“铜殿铜壁”和一块铜碑。“铜殿铜壁”上刻小佛88尊,经文数百字,现存放于卧云庵。铜碑现存于华藏寺的弥勒殿。现在的华藏寺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拨款重建的,于1990年9月11日,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开光典礼。现在的建筑布局、风格与原来的华藏寺基本吻和,建筑面积1695平方米,较前扩大,有殿宇三重,分别为弥勒殿、大雄殿、普贤殿(金顶)。
华藏寺还值得一提的是,寺庙是面向而立。僧众对峨眉山是情有独钟的,每年都有很多藏传佛教徒来峨眉山朝拜。清康熙年间,宗教领袖第六世__仓央嘉措到峨眉山朝拜普贤(引自藏族学工作者尕藏加《峨眉山与藏传佛教》)。从此,每年都有藏传佛教徒来山朝拜普贤了。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欢迎到中国黄龙风景名胜区旅游。希望我的讲解能使您满意,如果您有什么要求,请随时向我反映。我将尽力为您服务,尽力满足您的要求。
黄龙风景区由黄龙景区、丹云峡景区、雪山梁景区、雪宝顶景区、牟尼沟景区等五大景区组成,总面积达700平方公里。人们称黄龙为"人间瑶池"。1993年黄龙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我们今天只能游黄龙景区中的主景区——黄龙。黄龙是因流水中岩溶沉淀的堆积,形成相连成串的8个主要群体,共计3400余个高山彩池,加上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的钙华流滩"金沙铺地",5个岩溶瀑布,4个钟乳石溶洞,造就出举世无双的露天喀斯特奇观。什么叫喀斯特?一会儿到了迎宾池我们再说。
本次游程是不很轻松的。理论上我们将从海拔3199米爬到海拔3853米,垂直高差达659米。虽说实际上只到3569米,也直上了370米。因此大家在游览中一定要"平心静气",缓步而行,普通话说的"悠着点"。我相信沿途的妙景,会让你忘掉上山的艰辛。我们四川人形容上山下山有两句押韵的话,上旬是"上山脚杆软",下旬呢?等下再说给大家听。
您现在看到的就是黄龙的个彩池——迎宾彩池。这个彩池的水一般要在农历6月15前后才有。大家看彩池的池埂,这就是喀斯特。大家知道这个水,如果一加热(比如茶壶),或者是热水在温水瓶里,常常会形成一层水垢,其实这水垢就是碳酸钙沉积。因为一般水中,特别是硬水中,都富含钙镁离子,当有了一定温度,钙镁离子就从水中析出附着在壶壁或瓶胆壁上。九寨沟的翠海有些也是这个原理形成的。
那么什么叫喀斯特呢?在我国就叫岩溶,或称为钙华堆积。喀斯特是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境内伊斯的利亚半岛北部一个山地的地名。19世纪末,南斯拉夫地理学家司威治首先将那里的地貌命名为喀斯特。喀斯特成为国际上对岩溶地貌的通称。19历年,我们国家的一次岩溶学术会议决定,在我国将"喀斯特"一词改为岩溶。岩溶地貌在贵州、云南的地下很多,那是溶洞为主的地下景观,桂林山水也是岩溶地貌。但黄龙这样大型的、美丽非凡的露天岩溶地貌景观,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大家看,这是飞瀑流辉,从这里到后寺也就是景观的尾声部分,共有3.5公里的路程,屈原说"路迢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果不走到底的话你会终身遗憾。旅游的求索是精神需求的满足和知识的积累,到了后寺你会获得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留下几个题目给大家:一是黄龙形成的时间。你可以从一把新茶壶到积上半厘米水垢的时间去推算。二是黄龙彩池形成的原因。第三是黄龙后寺负离子的浓度多少。
我们现在的高度是3233米,脚下是钙华沉积,当夕阳斜照时,可以看见金黄的钙华在水的映照下闪光。
大家看那一道钙华堤埂,中间那个溶洞叫洗身洞,民间传说洞中沐浴,就可以怀上孩子,过去还真有不少人想怀孕就钻进去蹲一会儿,洗了身子,把内衣换下挂在洞外树上。有效没有效,只有天知道了。成都导游网
先生们,女士们,您现在直面的正是壮丽的金沙铺地。这是一个大规模的钙华流,它长750米,宽处122米,窄处40米,面积8万平方米,相对高差116米,海拔为3281米至3397米。大家仔细看,水在斜坡上跳跃的时候又生下钙华沉积,片状的钙华层层搭叠,好象龙的鳞甲,所以有人把这称为黄龙的背,到了冬天,片状钙华结为冰,冰上覆盖着雪,那真?"战罢玉龙千百万"。明代有一位不见经传的诗人偶然来到这里,写了一首诗:"碧野两岸是绿洲,垂地金沙莽莽流。珍珠浪落玉倒碎,雪岭深处是源头。"
清代有一位学者曾写了一幅对联,上联"玉嶂参天一径苍松迎白雪",下联的开头四个字就是这个滩的名字:"金沙铺地",怎么样,谁来说出后几个字?对"千层碧水走黄龙"。
大家稍稍休息一下,"劳其筋骨者"感受多。虽然是路漫漫,但漫漫路上有景观。
峨眉山虽是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丰富的佛教文化,是峨眉山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它早乃是道教盛行之地。因而在称"佛地"之前曾被称为"仙山"、"洞天福地",就是现在,人们还叫它"仙山佛国",认为峨眉山是神仙出没的场所,是修仙炼道适宜的环境。因为学道者都追求返朴归真,汲取大自然之灵气,从而达到"幻?"与"物化"的境界。峨眉山秀甲天下,常有变幻莫测的云海、宝光、暮霞、山虹及散陈于山峦的奇洞、怪石、神水、野花,这就自然地成了古代仙家、方士和具有仙道思想的墨客骚人修持取静和追踪访胜的理想境地。
远在秦汉时期,就有方士在山上隐居,到了汉末三国之际,道教开始在峨眉山修建宫观。峨眉山被道教列为第七洞天,相传纯阳殿旁的千人洞,即是第七洞天的洞府遗址,在洪椿坪寺外山腰处,现今尚有一木坊,上书"洞天首步"四字,意指凡人人山至此,即开始进入第七洞天。
公元6世纪后,世界佛教的发展中心,从印度转向中国,与中国社会结合产生出多种派别,四川成为禅宗发展的主要区域,此时的峨眉山已是高僧云集,开始出现佛教兴旺、道教衰退的景象,在宋朝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皇帝拿出三千两黄金,并派遣大臣张仁赞于成都铸普贤铜像,运至白水寺供奉,又重建华严寺、中峰寺、黑水寺,开始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的四大菩萨(文殊、观音、地藏、普贤)的道场,峨眉山已成为佛教名山,后在明清两代的600多年之中,有二十多位帝王信仰佛教,先后在山上兴建寺庙达170多座,并且还铸造佛象、赐给法器,支持佛教的发展,道教基本撤退,峨眉山逐步成为佛教圣地。
峨眉武术也具有悠久的历史,早产生于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末期,有个叫司徒玄空的,耕食山中,他摸拟猿猴的动作,在狩猎的基础上,创编了攻防灵活的"峨眉通臂拳",广收徒众,后人尊之为白猿祖师。到了公元6世纪,河南高山僧人云县,将北方的拳法功夫留传山中,后结合本地武术的特点,取长补短,逐步形成刚柔相济的"峨眉武术",从此,峨眉山从公元7世纪初至12世纪末的唐宋之际的500余年间,是"峨眉武术"盛行的时期。在这一期间不少僧人创造了许多不同的拳法和武功,便峨眉武术成为中国武术三大流派之一。
各位朋友:现在距雷洞坪车场还有23公里的路程,大约需要40分钟。目前这里海拔1300米,开始进入峨眉山高山区,不知您是否留意到窗外的景色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低山区的树木茂盛葱笼,高山区的灌木丛生,杉树成林,景区植物的生长也反映着气温的.垂直变化。古老而神奇的峨眉山终年常绿,从山脚到山顶景区气候可分为亚热带、温带及亚寒带气候,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山顶与山脚的平均温差为摄氏14度,加之低云、多雾、雨量充沛,因而它既是琼花瑶草的王国,又是珍禽异兽的乐园。因此峨眉山又有"天然动物乐园"、"植物王国"之称。
景区植被覆盖率达86%,已知的高等植物有3200多种,而具有药用价值的有此1600多种,200多科,如天麻、峨参、川贝、黄连等。特有种属中尚有距今1亿多年到7千万年的子遗植物,如桫椤、珙桐、洪椿、水杉、银杏等30多种,属世界著名的花卉杜鹃、报春、兰花就有50多种。
这些植物不仅给峨眉山披上了秀色,而且还给各类动物创造了一个天然的乐园,在这山上有2300多种野生动物,其中有珍稀的大熊猫、小熊猫、短尾猴、白鸭鸡、枯叶蝶、弹琴蛙、环毛大蚯蚓等。弹琴蛙是峨眉山中的珍稀动物,它发出的声音就象弹奏古筝一样,非常的优美动听。传说,唐代万年寺住持广浚大师琴艺超凡,李白邀游峨眉山时与之交往甚深,暮夜之际,二人常在寺外席地而坐,抚琴吟诗,琴声一响,总有一位美貌的绿衣姑娘站在树荫下静听,后来广浚圆寂,但手中僧人听见每夜琴声不绝,循声找去,才发现声音出自寺内白水池内青蛙之口,于是取?"弹琴蛙"。
大虹蚓:的体径可达2厘米,体长80——100厘米,在地球上至今尚未发现比峨眉山环毛大蚯蚓还要大的蚯蚓。分布在海拔500——1200米的中山区,每到寒冬季节,能钻到深达1一2米的土层中避冬御寒,当地人称它为"透山龙"。
峨眉山有全国的自然生态猴区,分布在中山区的一线天和洪椿坪一带。由于它们见人不惊,与人同乐,与人相亲,成为山中独具特色?"活景观"而闻名中外。
峨眉山猴尾巴特别短,故称短尾猴,它们的寿命一般为30岁左右。早在一千多年前,他们就和人类结下了亲密的关系,由于它们长期生活在佛教名山,故称"猴居士",又俗称"山娃儿"说它们是峨眉山的儿子,道出了大自然和动物的本源关系。它们主要活动在海拔800——2100米的中山区,经常停在山道边等游人拿东西来喂养它们,它们的主食是一些草木的叶、嫩枝、花和果等。
在全山约有猴子几百只,它们各有自己的"阵地",各有自己的"大王"。因为环境的关系,每一个片区的猴子都有自身的"特色",比如清音阁一带的那群猴子,比较起来就显得文明点,因为那个地方去观看野生猴的游人非常多,猴子吃的东西也就相应的比较多,肚子也基本处于温饱状态,所以它们伤害游人的可能性献比较少,因此便称它们为文明猴。而中山上段九老洞一带的猴群,就显得比较的野蛮,因为在那个地方,去的游人很少,是处于冷线,这群猴子可能就是肚子常常饥饿的原因,一见游人路过,就拦路索食,有包的抢包,有口袋的翻口袋,就好象强盗一样,游客称之?"强盗猴"。
各位朋友,现在已经到达我们行车的目的地雷洞坪停车场。从雷洞坪前行至接引殿,大家就坐缆车直上金顶观光。我的讲解和服务到此结束,希望给你们留下美好的回忆。祝您们玩得愉快,再见!来源:
二、成都周边旅游景点大全
飞机上可以带防晒霜,但是有相应的要求。你应该提前检查要携带的防晒喷雾。你可以带着它。防晒喷雾的要求如下:1.喷雾瓶应无易燃易爆标志(小火焰等标志);2.喷雾瓶应无压缩气体痕迹;飞机喷雾降温喷雾干燥花艺培训VR展厅喷雾除尘设备3.如果是国外品牌喷雾,瓶身应该没有LPG/DEM标识;4.累计喷洒量不得超过100毫升。如果发现防晒喷雾不符合要求,那就要看哪些方面不符合要求了。如果是易燃易爆,那就没办法了。用飞机带走;如果是压缩气体或者容量大于100ml,可以选择坐飞机托运。
三、成都有什么旅游的景点
青城山道教名山,著名旅游景点。古称天谷山。在都江堰市西南。因青山四合,状若城廓,故名。属邛崃山系,处邛崃山东坡与成都平原交接处,背靠岷山雪岭,面向成都平原,山体主要由砾岸组成,有36峰,最高峰海拔1600余米。为道教第五洞天,全称洞天第五宝仙九室之天。相传东汉张陵在此后山(即大邑鹤鸣山)结茅,传五斗米道,其子张衡、孙张鲁也嗣法于此。晋范长生、隋赵昱及赵冕、唐杜光庭等相继来此修道。有张天师降摩的掷笔槽、试剑石、天师手植银杏树、天师池、唐玄宗手诏碑、唐雕三皇石像、唐铸飞龙铁鼎、杜光庭读书台、唐薛昌丹井、五代天师像、明代木雕门屏等文物遗迹。历代宫观林立,至今尚存遗迹38处。现存主要宫观有建福宫、天师洞、朝阳洞、祖师殿、上清宫、圆明宫、玉清宫等,其中天师洞和祖师殿为道教全国重点宫观。明代,青城山道教属正一道,明末趋于衰落,清唐熙时武当山全真龙门派道士士陈清觉来此山传道,从此属全真龙门派碧洞宗。
都江堰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建于公元三世纪,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李冰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愧为文明世界的伟大杰作,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两千多年前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也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工程位于都江堰市城西的岷江干流上。工程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都江堰水利工程周边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景点有伏龙观、二王庙、李冰石刻像、安澜索桥、玉垒山公园……
武侯祠位于四川成都南郊,占地56亩,是国内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主要胜迹,也是成都市个主要的旅游参观点。初与刘备昭烈庙相邻,明初武侯祠并入昭烈庙。1672年重建,形成现存武侯祠君臣合庙。武侯祠建于唐,唐朝大诗人杜甫曾有诗写到它:“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现在的武侯祠是清康熙年间重建的。它同先主庙、刘备莫相毗连。武侯祠主体建筑分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严格排列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一进大门,浓荫丛中,矗立着六通石碑,其中最大的一通唐代“蜀汉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被称为“三绝碑”。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碑文,书法家柳公绰书写,名匠鲁建刻字。都很精湛,因此被称为三绝碑。碑文对诸葛亮短暂而悲壮的一生,作了重点褒评;竭力赞颂诸葛亮的高风亮节,文治武功,并以此激励唐代的执政者。碑文特别褒奖诸葛亮的法治思想。
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杜甫,字子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出生于河南巩县,代宗大历五年(770年)病死在湘江船上,因其曾任工部之官,所以后世亦称“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至衰的交替时代,经历了唐中期的“安史之乱”,他的许多诗篇,真实反映了这一时代的种种社会现象,被誉为“诗史”。杜甫的诗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后世尊他为“诗圣”。唐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流寓成都,在浣花溪畔筑起茅屋,在此居住历时近四年,在这四年之中,他著作了大量的诗文达240篇,许多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在居草堂时作出的。从北宋开始,后人在诗人的故居建园立祠,并多次修葺,现在的建筑规模是在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的两次较大规模的修建中确立的,现存主要建筑有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等。
5、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刘氏地主庄园AAAA成都市导游网
刘氏庄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近现代社会的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之一,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现有文物,藏品2万余件,规模宠大,保存完好的庄园建筑群,及庄园遗存的大量实物和文献资料,加上独具特色的庄园陈列,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为认识和研究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文化建筑及中国四川军阀史、民俗学的重要场所和实物现场,是旧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是中国社会发展史的一个断面。1965年,在原庄园主刘文彩的收租现场,雕塑家们将中国的传统雕塑技法和西方的现代雕塑艺术结合起来,运用典型化的创作手法,创作出了中外闻名,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超级现实主义雕塑杰作《收租院》,对外展出后,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和广泛的影响。该馆内的川西民俗博物馆,新开的“小姐楼”等内容丰富多彩,建筑风格独特,是认识旧中国国情和民风民俗的重要场所。该馆馆藏文物2700多件,内有一级品15件。
幸福梅林位于成都市成龙路西段,成都市新农村建设五朵金花之一,因所处的幸福村而得名,国家4A风景区。幸福梅林景区总面积3000余亩,1500余亩的梅花环抱净水面达124余亩的湖面。约有各色梅花20万余株,200余个品种,其面积堪称中国四大梅花之首,品种数仅次于武汉,位居全国第二。成都锦江区三圣乡幸福村村民世代以种植腊梅为生,现已拥有梅花种植面积1500余亩,200多个品种、20余万株的种植规模。“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花盛开时节,“幸福梅林”花香袭人,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到此观光旅游。
鸡冠山天然公园位于成都平原西部边缘,四川省崇州市西北隅,东与崇州市苟家乡岩峰村老棚子接壤,南与大邑县毗邻,西连海拔5364米的苗基岭雪山,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接壤,背靠终年积雪不化的“四姑娘”山,是成都市唯一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鞍子河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95%,以其独特的“山峰、森林、瀑布、雪山、温泉、云海、大熊猫”等自然秀美景观风光和人文文化著称。其景随山势而赋形,随时节而变化多彩,极富观赏和科学考察价值。公园内水景奇美,山高水清,飞瀑流泉,形成十分丰富多姿的瀑布景观,每年5-6月,草甸上上千亩杜鹃竞相开放,形成一片花的海洋,为此峰增添了无穷魅力。更为珍贵的是鸡冠山东北隅,海拔3000-3300米处,有一块在川西地区绝无仅有的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0.8公里的V形高山草甸带,平均坡度8.33°,形成了一个天然高山滑雪、滑草场。
导游中国龙城、印象法兰西、慕尼黑小镇、巧克力王国、樱花之都、斗牛城、米兰阳光、美国集市、魔幻岛……这些,并不是迪士尼最新开辟的游乐区域,而是就在成都市民身边的“最近的主题乐园”——国色天乡乐园。乐园里还有各种游乐项目,如大摆锤、摇摆旋转伞、极速风车、激流勇进……同时,在不同的季节园内还会开展系列主题游乐、主题商业与主题演艺等活动,使整个园区成为人们欢乐的天堂。看点生动体现各国风情的主体园区以及动感、刺激、先进的各类游乐设施绝对让人流连其中。介绍国色天香是融汇中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餐饮文化、休闲文化和娱乐文化精髓的“国际花文化主题旅游新城”,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高科技“情景互动”游憩方式与主题休闲商业区结合为一体的体验式游乐主题公园。乐园于2007年4月正式开园,并且不收门票。餐饮/住宿/购物园区内的餐饮区提供中国八大菜系、传统小吃,法式大餐、德式沙拉、日本料理、意式餐点。成都日语导游
看点2000多年前,古蜀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汉代古墓群留下了前辈的足迹;蜀汉政权在此萌芽催生;诸葛亮南征在此屯兵牧马;唐宋时期日见繁荣,黄金水道成了南方丝绸之路的集散地;明清时代的木板民舍、青石小径流传着历史的故事;老街南、北、中错落的古龙寺、镇江寺、潮音寺形成街中有庙、庙中有街的奇特景观;已有三百余年历史的全木结构古戏台保存完好;六株千年古榕树掩映着古镇的魅影;古老的唐家大院演绎着客家文化的风云;三县衙门诉说着民国时期的历史;陈家水碾令游人发散思古之幽情;古朴的民风民俗增添了小镇无穷的魅力;兵家必争、商贾云集从而孕育了丰富的码头文化;独具特色的川西田园古镇风貌成为西南第一天然影视基地......,古镇名扬中外,游者慕名而至;凭吊古物,品玩老街、寻觅人文、寄情山水......介绍黄龙溪古称赤水,地处锦江、鹿溪河汇流处,牧马山、二峨山隔江对峙,乃古蜀王国的军事要地。
10、金沙遗址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纪念雕塑AAAA
博物馆由陈列馆、遗迹馆、金沙剧场等建筑组成。从南大门进入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型雕塑“中国文化遗产纪念雕塑”,雕塑外形就是源于出土的那件“太阳神鸟”黄金饰品。陈列馆分为五个展厅和一个4D电影院。集中展示了金沙遗址出土的金器、铜器、石器等精美文物,通过这些器物,展现出古蜀文明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展品中,最富盛名的是太阳神鸟金箔,金箔呈圆形,由内圈的太阳和外圈的神鸟构成,是古蜀国黄金工艺的代表。现在,太阳神鸟图案被确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陈列馆地下1楼的4D影院,每天循环播放4D影片《梦回金沙》,带领你回到3000多年前的古蜀国。遗迹馆内是金沙遗址大型祭祀场所的发掘地,也是目前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商周时期的大型祭祀遗迹场所。游客在这里,可以近距离观看考古发掘的过程。参观完精美的文物后,可以在园区内走走。位于遗迹馆旁的乌木林区域里,竖立着几十株高大的乌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