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成都导游语对联(成都对联批发市场在哪)

admin 2024-06-28 2
成都导游语对联(成都对联批发市场在哪)摘要: 本文目录武侯祠三义庙导游词谁给我点对联和点评我想收集一些名对联一、武侯祠三义庙导游词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旅游从业人员,常常需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的主要特点是口语化,此外还具有知识性、...

本文目录

  1. 武侯祠三义庙导游词
  2. 谁给我点对联和点评
  3. 我想收集一些名对联

一、武侯祠三义庙导游词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旅游从业人员,常常需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的主要特点是口语化,此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节性等特点。那么一遍条理清晰的导游词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武侯祠三义庙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XX。

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是中国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武侯祠、汉昭烈庙及惠陵组成,人们习惯将三者统称为武侯祠。成都武侯祠始建于公元223年修建惠陵(刘备的陵寝)之时,其中,武侯祠(诸葛亮的专祠)建于唐以前,初与祭祀刘备(汉昭烈帝)的汉昭烈庙相邻,明朝初年重建时将武侯祠并入,形成了君臣合祀,祠堂与陵园合一的格局。除惠陵以外现存祠庙主体建筑为1672年清康熙年间复建。1961年成都武侯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成立博物馆,200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现分为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三国文化体验区)、锦里民俗区(锦里)三大板块,面积15万平方米。2006年武侯祠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惠陵、汉昭烈庙始建于蜀汉章武三年(223年),武侯祠由成汉李雄(303—334年在位)所建,最初位于成都少城。南北朝时武侯祠迁入。明初时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合并,并将刘备、诸葛亮合祀一殿,蜀人习惯将三者统称为武侯祠。武侯祠现存的建筑是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所建。

武侯祠分为前后两殿,形成昭烈庙(昭烈殿、刘备殿)在前,武侯祠(忠武殿、诸葛亮殿)在后,前高后低的格局。东西偏殿中有关羽、张飞雕像。东西两廊分别为文武廊房,塑有文武官雕像28座,殿内外还有许多匾联,其中以清赵藩的攻心联最为著名:“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武侯祠大门后柏丛中有6块石碑,由唐宰相裴度撰文、柳公绰书写、石匠鲁建刻字,为后世称为“三绝碑”。武侯祠内柏树众多,气氛庄严、肃穆。

从山门跨进武侯祠,丛竹簇簇,松柏森森,翠柳青青,潭水粼粼,景色优美宜人,眼前的香炉里烟雾缭绕,仿佛能带人一览三国鼎立的场面,绕过香炉拾级而上,进入了一处静谧的院落,院子内古木交错,花卉满庭,一棵棵百年大树就像忠心耿耿的士卒守卫着庭院,将庭院的气氛装饰得更加神秘,大拜殿是人们祭祀孔明先生的地方,殿内塑着孔明端坐的正面像,他羽扇纶巾,风度庄严,地上的蒲团上跪着祈福的人们,虔诚地祈求孔明的庇护,殿堂的柱子上挂满了历代名人撰写的对联,这些对联无不包含着人们对孔明先生的敬重和仰慕之情,我闭上眼睛,好像看到了孔明先生手摇羽扇,为刘备出谋划策的情景。

大殿后,翠竹丛中簇拥着蓬松如伞、古朴美观的`茅庐,茅庐正门上悬挂着“诸葛草庐”的匾额,据说,这是诸葛孔明当年隐居的地方,诸葛草庐左侧是野云庵,右侧为古柏亭,是诸葛孔明会友读书之处,在这淡雅气息的笼罩中,我脑中又浮现出“三顾茅庐”的画面……

武侯祠之游,给我留下颇深印象的要数那些碑刻、牌匾和楹联,这一切,使武侯祠彰显丰富的文化内涵,闪烁着中国古老文化的灿烂光辉,领略过武侯祠的庄严和神韵,我更加确信,南阳儿女今天创造的辉煌,在若干年后,也定会成为巍峨的丰碑!

武侯祠坐落于南阳市西南方向的卧龙岗上,坐西向东偏南,现存殿堂房舍267间,主要建筑由东而西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分前后两重,建筑布局严谨,疏密相宜,殿堂雄严,亭台壮观。祠前是宏伟雅致的“千古人龙”石牌坊,高9米,面阔13.5米,三门四柱楼式,通体布满雕饰,对称的锦纹、图案,错落有致,疏朗多姿。高耸门外,望柱冲天,在苍松翠柏映衬下,使武侯祠显得更加巍峨壮观。从山门至大拜殿,左右两廊为前部,是人们祭祀诸葛亮的场所。后面的茅庐、古柏亭、野云庵、躬耕亭、伴月台、小虹桥、梁父岩、抱膝石、老龙洞、躬耕田,是根据诸葛亮“躬耕”时的生活起居而兴建的纪念性建筑(即卧龙十景)。最后是宁远楼,亦名清风楼。山门之外有“诸葛井”和“澹宁读书台”。祠左侧院有关张殿、三顾堂、谢圃亭;右侧院为道房院,原是道人居住的地方。台下有诸葛书院。祠西南隅有龙角塔。大拜殿是武侯祠前部的主体建筑,殿宇高大宏伟,为歇山式建筑,殿前悬挂匾联十余幅,两壁嵌有石刻,中塑武侯诸葛亮坐像,两侧为其子诸葛瞻、其孙诸葛尚立像,形象逼真。

宁远楼是武侯祠后部的主体建筑,也是祠内最高建筑物,为重檐庑殿式建筑,流角飞檐,气势轩昂;楼正中塑有武侯诸葛亮抱膝长吟像;登楼远眺,宛城美景尽收眼底,历历在目。

武侯祠占地12万平方米,丛竹飒飒,松柏森森,潭水清碧,花草相映,景色宜人。总体格局婉转盘桓,结构幽雅精致,氛围古色古香,意境如诗如画,既不失名士祠的严谨肃穆气氛,也保留了故居园林的活泼清新景象。优美的自然风光与诱人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融合了园林建筑、祠庙建筑和当地民居的风格,展现了高水平的建筑艺术,其平面形成丰富,空间组合多变,群体布局和谐。祠内碑石林立,蔚然成景,也是一大特色。南阳武侯祠保存着汉以来历代碑刻近三百余通,在全国诸多武侯祠中当居首位,被誉为“卧龙碑林”。其内容纷繁丰富,记人记事歌咏题记,其书法真草隶篆无所不具。其中汉《张景造土牛碑》、汉《李孟初碑》、汉《赵到碑》为世所罕见的珍品,在书法艺术和雕刻技巧上都有较高水平。“大文出师表,胜地卧龙岗”(武侯祠大门于右任题联)。武侯祠的“出师表”草书碑刻,笔法龙飞蛇腾,苍劲峭拔,堪称龙岗一景。据碑跋称,宋绍兴八年(1138年),岳飞遇雨夜宿武侯祠,感慨万千,挥泪手书“出师表”,以抒胸臆。其字铁划银勾,体势潇洒。丞相撰词,名将手书。游人驻足观摩,既能见武侯之胸怀志略,又可赏岳飞之翰墨神工。

武侯祠是纪念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侯,后人便尊称他为武侯。成都高级导游

成都武侯祠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的庙宇,始建于公元223年刘备入葬于惠陵。依据汉制,陵旁必有庙,因此在刘备下葬于惠陵后,当时的蜀汉就在陵旁修建了祭祀刘备的原庙。(原庙是帝王陵旁祭祀此帝王的庙宇,唐宋时期,人们一般称刘备的原庙为先主庙。)(正因现成都武侯祠共有三大主体建筑,刘备死后就已出现其中两组,故以刘备下葬惠陵作为成都武侯祠之始。)到南北朝时,在惠陵和先主庙不远的地方人们又修建了武侯祠,唐宋时期,武侯祠就已成为著名的古迹和旅游胜地,杜甫当时就留下了“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的描述。明代时,蜀献王朱椿认为“君臣宜一体”,就把武侯祠与先主庙合并为一,通称“汉昭烈庙”,明末清初,祠庙毁于战乱。这天看到的武侯祠,是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在旧址上重建的。

尽管官方一向把那里叫作“汉昭烈庙”,大门也悬挂着“汉昭烈庙”的横匾。但人们仍习惯的称那里为武侯祠。为什么呢?民国年间的邹鲁写的一首诗,道出了其中的缘由:“门额大书昭烈庙,世人都道武侯祠。由来名位输勋业,丞相功高百代思”。也就是说,正因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大,他在百姓心中的威望超过了刘备,人们就顾不了君尊臣卑的礼仪了。

从大门左侧简介和平面示意图上看到,武侯祠掩映在森森翠柏中,殿宇坐北向南,布置在一条中轴线上,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为刘备陵园——惠陵。祠内有清代蜀汉历史人物泥塑像47尊,碑碣50多块,匾联60多幅,鼎、炉、钟、鼓10余件。因此,确切地讲,武侯祠就应称作蜀汉君臣纪念堂,它是研究蜀汉历史的一座博物馆。

二、谁给我点对联和点评

“雨顺风调”写出了我国这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对新一年丰收的希望,对联反映了人民对来年的祝福和憧憬

其中花香鸟语与雨顺风调都与正常语序相反是为了符合对联的对称原则

评析:上联描写层林间由于季节的变迁,绿叶又添新叶;下联说户院内的泉水声与林间的鸟鸣声相互交替,上下联所述之情景,看似寻常,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联中的“音”与“绿”一远一近;“林”、“户”与“鸟”、“泉”一静一动,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赏心悦目,细思其意,如同人临其境,有悠然自得之感。

对联为我中华民族所独有,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原是文人雅士之作,却很受民间欢迎的文艺艺术。人民群众十分喜爱用对联这种形式来表达婚丧喜庆。每逢春节,家家必在门口张贴贴春联,迎春接福。当然,婚联、寿联、挽联、屋宇联、墓联、行业联,十分看重,而且是庆祝必备的。对联的要求十分严格,比起律诗来要求还要严格,强调对句的字形、字音、字义,都要两两相对,整齐优美。所谓“字字相对”“平仄互对”“词性相对”是也。

一、巧对数字联。有人游览桂林独秀峰,在凉亭休息,指着这个六角亭对同伴出了个一联:“独角尖尖,四面八方六角”,其中有一游客对了下联:“两拳拱拱,五指二短三长”,对得也较工整自然。

二、佛印巧对苏小妹。佛印与苏东坡交谈常常得意忘形,苏小妹有意想讽刺一下这个和尚,便出个上联:“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佛印想了想便对道:“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苏东坡连声叫好,真是出得好,对得也针锋相对。

三、当代工人对清代名联。成都望江楼有幅上联: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百余年来竟无人能对,一九六四年在望江楼举办的赛诗会上有一青年工人对了下联: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若不计较平仄要求,对得算是巧妙了。

四、巧改对联。有一贪赃官,却时时标榜清廉,这贪官在家门口贴了副对联:爱民若子,执法如山。有一聪明的百姓便在上下联各添一句,改为: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岂为山乎。这一改,真是还其贪官污吏真面目。

五、触景生情,完成旧对。朱元璋当牧童时常到学堂去听课,特喜欢老师教学生对对子,时间久了,老师也喜欢上这个放牛郎。这老师临死前交了一幅上联给朱元璋说,这个上联我写了十多年了,下联还对不上了。你想想看能给我对上。这上联是:“三土考老者。”朱元璋好久也未对上。后来当上皇帝,后来在一次寿宴上见五个孩子都来拜寿,想起这五个皇子都喜爱弹奏,不禁触景生情,大呼妙妙妙,把老师交给的对联对上了:“五王弄琵琶。”真是妙哉。

六、上联中秋写,下联年关对。中秋赏月,一秀才出个上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不管秀才们如何的苦思冥想都对不出,直到年关时,一秀才对上了:“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这对得浅显明快,真是一巧对也。

七、临刑对。金圣叹曾向一老和尚借经批点,老和尚知他大学问就要难他,出了个上联:“半夜二更半”,不想竟难住了金圣叹。后来,金圣叹因抗粮哭庙案犯了死罪,在中秋临刑时突然想起下联是:“中秋八月中”对得妙极了,只可惜他再也不能为老和尚批点佛经了。

八、王羲之防盗联。某年大年夜,羲之写了幅春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不想刚贴出不久便被人揭走了,再写:莺啼北里,燕语南邻。贴出后还是让人揭走了。羲之想了想,贴出了这样一幅对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果然没有敢揭了,到春节黎明,羲之便续上,变为:“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日行”。街邻见了,无不称妙。

九、闻鼓巧和联。一年元宵节正逢微雨冥蒙,有一县官和友宴饮,一友出了个上联:“上元不见月,点几盏灯为乾坤生色”这县官一时凝思不就,忽然传来一阵锣鼓声,他大喜,立即对道:“惊蛰未闻雷,击数声鼓代天地宣威”,这真是浑然天成,妙趣横生。

十、千里寄妙联。徐特立应青年要求,千里这外,寄了一幅对联:“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表达了徐老对年青一代的关怀和期待。

十一、妙手添联。康有为50大寿时,保守浙派送了一副对联污辱他:“国家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众弟子大怒,要去撕联,梁启超急忙阻拦,他提笔在添上四个字使之成为:“国家将亡必有忠烈,老而不死是为人瑞”,众人读后,称赞不已。

十二、姑嫂巧对。从前有姑嫂俩很爱斗联取乐。一天嫂子回娘家,小姑跟去玩。娘家姓杜,嫂子的有个妹妹叫豆豆,见来了客人,忙去妙蚕豆待客。这豆豆嘴馋,边炒边吃,小姑见了就笑对嫂子说道:“杜豆豆炒豆吃豆肚子装豆”,嫂子一听知道是小姑出对了,恰巧邻家的有个叫牛牛的小孩牵牛经过,便脱口对出:“刘牛牛牵牛骑牛坡上放牛”,真是对得工仗巧妙啊。

十三、佛印吃醋。一次苏东坡等几位文友约佛印去西湖游湖饮酒。事先约定,饮酒要行酒令,规定以一件落地无声之物为首句,中间嵌两个古人名,结尾合乎情理。行不出得付酒钱。那东坡开口便说:“笔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管仲,管仲问鲍叔,如何不种竹,鲍叔曰:只须三二竿,清风自然足。”秦少游接着说:“雪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白起,白起问廉颇,如何不养鹅,廉颇曰: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黄山谷也接着说:“蛀屑落地无声,抬头见孔子,孔子问颜回,如何不种梅,颜回曰: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最后轮到佛印,他说:上天落尘无声,抬头见观音,观音问达摩,僧行近如何,达摩曰:遇客头如鳖,逢斋颈如鹅。”结果不分上下,各自会钞酒钱。东坡一心要捉弄佛印,船至湖心时,菜肴不多,东坡灵机一动,行个数字令,他说:“二八一十六,先吃一片肉。”说完便不客气地夹去了一片肉。黄鲁直一看,马上接口道:“二九一十八,两面一起夹?”随即也把两片肉送到嘴里了。佛印眼看盘里空空,无奈皱着眉头拿起一碟醋一饮而尽,说:“贫僧不识数,且吃一碟醋。”说得两人捧腹大笑。

十四、金庸谈对联中有:陆文量在浙江为官时,与同僚陈震一起饮酒,见陈是个光头就出对嘲他:“陈教授数茎头发,无计(髻)可施。”陈震立即对道:“陆大人满脸髭髯,何须如此。”以成语对成语,很有本事,陆又笑道:“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会对锯(句)。”陈笑道:“匹马陷身泥内,此畜生怎得出蹄(题)?”两人拍掌大笑。

相传宋代刘少逸幼时,一日随师往拜名士罗思纯。罗出对曰:

虞廷,指舜的朝廷。相传舜为古代明主,故常以“虞廷”作“圣朝”的代称成都游导游。十六字,指《书·大禹谟》之“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宋儒将此十六字视为尧、舜、禹心心相传个人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的原则。尼山,本为山名,在山东曲阜,此代指孔子。联语用了用典和借代二法。刘少逸小小年纪在前辈面前便竞以此种口气说话,令人震惊。

昆明市滇池岸上的大观楼早已名闻中外了。跃登楼头,那蜿蜒起伏、云色苍茫的睡佛山,那浩淼无际、云蒸霞蔚的滇池尽收眼底。古往今来,文人墨客,诗人画家,在此题词赋诗、属文绘画,比肩拦路接踵者不可胜数。可是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写在大观楼圆柱上面的那副长楹联。上、下联长达一百八十字,可称我国历史上佳联之最了。从湖边仰望,这副长联好象两条金龙盘绕玉柱,蜿蜒上下,跃然欲腾。望西山之美,览滇池之胜,以此长联导游,要胜过那“滇池简介”、“西山胜景”、“龙门俯瞰”之类的导游图了。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鬃,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成顷晴沙,九夏鞭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挎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这幅楹联上联写景,概括地写了了五百里滇池的磅礴气势和西山上下的壮丽景色。统报全貌,概括无遗。下联写史,从汉到元,长达千载,概括汉武唐宗、宋祖元皇的丰功伟业。楹联的词句工巧,对偶整齐,堪称言简意赅的佳作。即影抒情,情从写景和写史中酝生。

统观楹联的上下两联,是一首绝妙的好词。上下两联分别诵读,又各自成为一首好诗。分而独做单佩,合而则成完璧。从这副楹联刻在长柱上面的时候起,就已脍灸人口,名闻天下了。它与滇池并名,更加相得益彰。

“巴蜀鬼才”川中摆擂悬赏两万征对下联

第六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世纪之光”开幕在即。在自贡工作、生活了40年之久的“巴蜀鬼才”魏明伦满怀激情与乡思,写下了二百余字的“春灯迷”半幅长联,以征求下联。

联云:古城三绝:八百年彩灯,两千年盐井,亿万年恐龙。灯会三奇:走马看灯戏,古鳌狂灯山,射虎猜灯迷。人生如迷,岁月如灯。台上公主猜迷,今夜无人入睡;园内夫妻观灯,明朝有约回门。老百姓一年四季忙于七件事,新千载三更半夜游园化为万颗星。星海一粟,文坛一卒。平生与父老分担忧患,春节前同乡亲共赏烟花。举灯初迎二十一世纪,挑灯重读二十五史书。赞人性三情真、善、美;咏岁寒三友梅、竹、松;忆华夏三贤尧、舜、禹;评风云三国魏、蜀、吴。历代群雄逐鹿,今晚何人作赋?亮开迷面:“八千女鬼,两轮日月,双人匕首”!笑问下联谁续?请四方文友猜吾迷底。

组委会称,有意打擂者可将大作寄往自贡市灯会指挥部,最佳下联将于1月28日灯会开幕之前评出。评委为魏明伦本人及省楹联协会的专家,获奖者将得到2万元的的奖金。灯会开幕之时,上下两联将展现在世纪之树的大型华灯之下,供天下游客观赏。(摘自《新安晚报》)

牛松胜联:黄山一品:九万里云海,五千里松涛,三百里奇峰。棋艺一道:将兵为棋本,车炮立棋神,仕象坚棋局。历史若局,世事若棋。林中丞相观棋,此着梦笔生花;榻旁稚童侍棋,他日百步云梯。首两轮三番五次闯宫硬擒孤将帅,再一回匹马单车偷袭巧破百重兵。兵家万变,人生万幻。半世偕艺友齐寻真谛,佳日携妻小自品香茗。聚神凝视三十二棋子,闭目感悟二十四节令。叹历代一辙兴、盛、衰;吟古今一体风、雅、颂;看不朽一剧生、爱、死;揽寰球一统天、地、人。万世云烟过眼,明朝谁数风流?揭出迷底:“三国遗魏,元亡兴明,一贯天伦”!惊谓上阙神笔,让皖南樵夫道汝缘因。

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从无以相对。杨大年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众皆喝彩。

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刘对道:四诗风雅颂。王安石夸其对句:真乃天造地设。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苏东坡得句曰: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闭门推出窗前月。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廓。苏东坡见状,虽替妹夫焦急,却又不便代劳。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里。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投石冲破水底天。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迎进新郎。

某日朱元璋与刘伯温下棋。朱出对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刘伯温对道:雷�焦牡缥�欤�缭萍驶帷V炝踔�愿骱仙矸荩�么示�睢?/FONT>

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家夫车水。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唐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明朝天启元年,宰相叶向高路过福州,留宿新科状元翁正春家中,翁即兴出对曰: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叶向高见联中全是宝盖头的字,先是一惊,接着和道: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次日翁送叶上路,经过池塘时,叶说:翁公昨夜讲穷窗寂寞,我看未必。你看: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翁正春不意被将了一军,寻视池塘,眉头一皱,当即应道: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说完,二人相视大笑。

徐晞上任,守令率诸生相迎。诸生以徐出身贫寒,相见时颇为无礼。守令心中恼怒,乃出对考诸生: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诸生面面相觑,无人能对。徐答曰: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诸生惊服,再也不敢小觑徐晞也!

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家藏万卷书。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富豪气得目瞪口呆。程敏政人称神童,宰相李贤欲招为婿,指着席上果品出对曰:因荷(何)而得藕(偶)?程对道:有杏(幸)不须梅(媒)。李贤大喜,乃将女儿配之。

戴大宾五岁时,应童子试。诸生见其年少,笑问:“欲为何官?”戴答道:“阁老”。众人戏之曰:未老思阁老。戴大声答道:无才做秀才。众皆大笑。

杨慎,安用修,号升庵,生于明代弘治元年。相传他五、六岁时在桂湖附近一个堰塘里游泳,县令路过,他居然不起来回避。县令命人把他的衣服挂在一个古树上,并告诉杨慎:“本县令出副对子,如果你能对得出,饶你不敬之罪!”县令刚念完上联:千年古树为衣架。杨慎即对出:万里长江做澡盆。县令叹服,赞杨慎为神童。

沈义甫八岁时,其师命对云: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沈对道: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师爱其聪明,赞之不绝。

清朝侍学士荣光,因争设津浦铁路车站,受到舆论的谴责。津门某报撰联云:荣光争设车站,求荣反辱面无光。该报悬赏征对,应者纷然,佳作有:胜保妄谈兵,未胜先骄身莫保。又一联:载振为藏娇,千载一时名大振。联语所述均为实事,且与上联工力悉敌,一时传为笑谈。

俞曲园携女游西湖灵隐寺,见冷泉亭有一联,俞轻声念道: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其女笑答:泉自禹时冷起;峰从项处飞来。俞惊问:“项字何谓?”其女道:“项羽若不将此山拔起,峰安得飞来?”

郭沫若幼年的私塾读书。有一次和同学们偷吃了庙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状,先生追责学生,没人承认。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免罚。先生曰: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思索了片刻,对道: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先生惊其才华,极为高兴,全体学生都免予处罚。一九五三年,钱三强率科学考察团出访,团员有华罗庚、张钰哲、赵九章、吕淑湘等人。途中闲暇无事,少不得谈今论古。这时华罗庚即景生情,得出上联一则:三强韩魏赵,求对下联。“三强”说的是战国时期韩、魏、赵三个强国,却又隐喻代表团团长钱三强的名字,这就不仅要解决数字联中难对的困难,而且要在下联中嵌入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因此,华老上联一出,诸人大费踌躇。隔了一阵,只见华罗庚不慌不忙地吟出了下联:九章勾股弦。“九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这本书首次记载了我国数学家所发现的勾股定理。同时,“九章”又是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对得如此之妙,使满座为之倾倒!

据传说,北宋时的苏东坡,有一年与家人中秋赏月至夜半,吟出一上联,“半夜二更半”,要三个儿子对出下联。虽然只有五个字,难度却很大:“首尾必须同字,前后意思要一样。结果第三个儿子苏过最聪明,对曰:“中秋八月中。”有一年中秋之夜,苏小妹随苏东坡及佛印和尚在湖中泛舟赏月。才学非凡的苏小妹吟出上联:“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此时,佛印和尚仰望皎洁的圆月,脱口而出下联:“一个美人映月,人间天上两婵娟”。明末清初,作家、戏曲理论家李渔游览扬州桃花庵,庵中方丈好客,与李渔同登绎经台赏月。二人兴致勃勃,边赏月边作对。方丈道:“有月即登台,无论春夏秋冬”,李渔对:“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西”。方丈又出上联:“天尽山头,到了山头天又远”,李渔对:“月浮水面,撬开水面月还深”。普普通通的自然现象,一经诗化,便使人感到分外优美。

《三笑姻缘》中,华太师与唐伯虎对句更妙,华太师出联曰:“十口心思,思君思民思社稷”。唐伯虎对句曰:“八目尚赏,赏星赏月赏秋香”。联中“思”和“赏”分别用“十口”加“心”、“八目”加“尚”叠成(赏的繁体字为赏)。顶真拆字,构思精妙。

清代,有李北水和张南月于中秋登楼赏月。李北水眼望北斗出上联:“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上联巧妙嵌入“北水”之名。张南月忽见楼顶孤雁飞过,对出下联:“南楼一雁,月中带影一双飞。”下联嵌入“南月”之名。异曲同工,回味无穷。江苏扬州瘦西湖中小金山岛上,有清代初年建的供人们月夜赏景的“月观亭”。有一年中秋,清代著名诗、书、画家郑板桥游于此,手书一联:“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此联形象、贴切、充满诗情画意。后人把它刻在柱子上,为瘦西湖增添了秀丽的风景。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在童年时就很有才气,而且又调皮,常与友童去偷摘桃子。有一年中秋节与友童在一起赏月时,其友童吟一上联戏笑他道:“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文思敏捷看看中秋圆月即反驳道:“他年攀桂登月宫必定有我。”对句针锋相对,浅显明快,工整自然。每逢佳节倍思亲。那又圆又亮的中秋月,常使游子望月思乡。据说台湾知名人士俞大维先生,在一年的中秋之夜,摆好传统赏月供品,点燃清香一束,在明月下遥望故土即挥笔作联道:“母亲泪落吴江冷,望月魂归蜀道难。”抒发了台湾同胞思乡念亲和渴望海峡两岸盼团圆回故里的强烈感情。《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09月13日第三版)

一幅奇巧的花名联帝女合欢,水仙含笑;牵牛迎辇,翠雀凌霄。这是一幅用八种花名撰成的对联。它的特点是四个短句可各自独立成句,连起来又成为“自对”与“互对”两者兼备的联语。四个短句都合乎“主谓宾”句式独立成句的要求。所谓自对,即一边对联中前句对后句,如“帝女”对“水仙”,“合欢”对“含笑”,“牵牛”对“翠雀”,“迎辇”对“凌霄”,都是一边自对;所谓互对,即两边对联相对,如“帝女”对“牵牛”,“水仙”对“翠雀”,“合欢”对“迎辇”,“含笑”对“凌霄”,都是两边互对。联句的结构,安排得很合理。“帝女”分开作为男女两个人物并列,结为夫妻,是一件喜事,所以翠雀都快乐得飞上高天。对联的作者(佚名)把花卉拟人化,有动作,有感情,自然得体,天衣无缝,给人以奇巧新鲜的感觉。

有一次,苏东坡奉命接待辽邦派来的使者。辽使有意要难他,便对他说:“苏学士乃中原名士,在下有一非常简单的上联,只有五个字,请苏学士属对。”说罢,辽使得意地念道:三光日月星;苏东坡一听,倒也下了一跳。因为联语中的数量词,一定要用数量词来对。上联用了个“三”字,下联就应当用“三”以外的其他数目字,而“三光”之下只有三个字,那么,无论你用哪个数目字来对,下面跟的字数,不是多于三,就是少于三。这是副绝对呀!好在苏东坡熟读《诗经》,他略一思索,就在《诗经》里找到了答案。他立即对道:

四诗风雅颂。这下联对得真妙。以“四”对“三”,十分妥贴。但如果“四”以下,跟着要提出四个字,那就不能跟“日,月,星”相对。妙就妙在他提出的“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原来《诗经》中的“雅”这一部分,又可分“大雅”和“小雅”,所以通称为“四诗”。辽使听了,不禁连连点头,自愧不如,再不敢出联来对了。巧用数字作对联

用数字创作对联,却会产生神奇、精妙的效果。“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天台山,是中国佛教禅宗天台宗的发源地。山上的方广寺有一楹联:“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击钟鼓声,无声不寂;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描述、记载诸葛亮一生功绩的文章诗篇可谓多如牛毛,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圭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上联天衣无缝地串“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下联自然轻巧地镶“东西南北中金木水火土”,十分精当地概括了孔明先生的品行、智慧和功绩。联中对数字的运用可谓出神入化,令人过目难忘。

利用汉字的拼拆特点创作出的数字联也颇具情趣,且颇显机智,明代文学家蒋焘幼时所应答的一数字联,给后人留下了这方面创作的典范。相传,暮秋的一天,蒋焘的父亲与一位朋友促膝谈诗,外面忽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雪雨。望着雨雪敲打窗户,朋友灵感忽现,脱口道出一联:“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出联将“冻”、“洒”二字分别拆成“东二点”、“西三点”,巧含数字,对应窗景,实在是精妙绝伦。面对这一刁钻上联,蒋焘父亲半晌不能应答,为掩饰尴尬,忙搬出一西瓜招待客人。凝视着父亲切瓜的动作,年仅七岁的蒋焘忽然在一旁开了口:“分瓜切片,竖八刀横七刀”。好一个小蒋焘,将“分”、“切”二字分拆成“竖八刀”、“横七刀”,答联合时应景,“七”、“八”两数字运用得自然贴切,不愧为神联妙对。父亲和朋友不禁双双拍案叫绝。

新近发现的一幅对联,是由故乡桃源的洋中村号为桃源山人的孙景松先生(已故)在1930年书写的,据其孙子说有人靠拓它临摹成作品上送评选获奖,成了一名书法家,是非曲直,我不去评说,单就这对联的书法看确实极佳,颇有王、赵风采,对联是否为孙景松所作,无从考起,读来不是充分表现旧时文人那闲云野鹤的志趣吗?吃墨看茶听香读画吞花卧酒喝月担风桃源山人偶书携柑听鹂对帐思鹤牵萝补屋藉草为茵岁在庚午仲冬

03.08.09在中国楹联站见一对联欣赏,特录于下相传祝枝山一日与沈周赏梅,祝出句曰:沼内种莲,藕白花红叶绿;沈对道:田中插稻,秧青苗翠谷黄。上联言“莲”之三个部分,下联言“稻”之三个时期,皆以色取胜.

三、我想收集一些名对联

下联: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多音字)

5.上联: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

下联: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同音字)

6.上联: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花甲:60;三七:21。加在一起141)

下联:古稀双庆更添一度春秋(古稀:70;一度:1。加在一起141)

7.上联: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下联: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唐伯虎和祝枝山的对联。多音字)

8.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百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何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劲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长!)

上联:头上斜插一枝带露的嫩海棠

下联:腰间倒挂半截连毛的老山药

上联:她头上斜插一枝带露的嫩海棠

下联:我腰间倒挂半截连毛的老山药

上联:我爱她头上斜插一枝带露的嫩海棠

下联:她怕我腰间倒挂半截连毛的老山药(乾隆帝和纪晓岚的对联)

10.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下联:家事、国画、天下事,事事关心

下联:行行行行行行行(多音字)

13.上联:树上桐子,树下童子,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原对:屋前园外,屋内员外,员外扫园外,园外净员外静。

吾联:院后廊中,院里郎中,郎中行廊中,廊中幽郎中悠。

下联:长长长长长长消(妙在断句:上联曰:朝朝潮,朝潮汐

15.上联:冻雨洒窗、东二点(冻)西三点(洒)

下联:分片切瓜、坚八刀(分)横七刀(切)

16.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

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20.上联: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成战

下联:伪为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合手即拿

21.上联:张长弓,骑奇马,单戈作战

下联:嫁家女,孕乃子,生男曰甥

22.上联:束棘为薪,截竖开横成四束(李调元)

下联:阊门启户,移多补少作双间(管家)

29.上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下联: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30.上联: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下联: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

31.上联:因荷而得藕,(因何而得偶)

下联:有杏不须梅,(有幸不须媒)

34.上联: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

36.上联: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下联: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38.上联:鸡饥吃食呼童拾石逐饥鸡

40.上联:李打鲤,鲤沉底,李沉鲤浮

下联:风吹蜂,蜂扑地,风息蜂飞

风吹蜂,蜂扑地,风息蜂飞(李学政)

45.树上桐子、树下童子,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屋前园外、屋内员外,员外扫园外,园外净、员外静

46.和尚法正,提汤上塔,大意失手,汤淌烫塔

裁缝老徐,与妻下棋,不觉漏眼,妻起弃棋

47.洛阳桥,桥上荞,风吹荞动桥不动

鹦鹉洲,州下舟,水使舟流洲不流

48.白云峰,峰上枫,风吹枫动峰不动

青丝路,路边鹭,露打鹭飞路未飞

49.客来醉,客去睡,老无所事吁可愧

论学粗,论政疏,诗不成家聊自娱

53.一、二、三、四、五、六、七(忘八)

孝、弟、忠、信、礼、义、廉(无耻)

54.二、三、四、五(缺一)--谐音(缺衣)

六、七、八、九(少十)--谐音(少食)

集天下混蛋于一堂--拟伪国大(其中“口”字处实为一空框)

56.明日逢春好不晦气(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57.此地安能常住?(此地安,能常住.)

其人好不伤悲!(其人好,不伤悲.)

58.便宜不便宜便宜(便宜不,便宜,便宜)

实惠不实惠实惠(实惠不,实惠,实惠)

59.两碟豆,(两蝶斗),(林间两蝶斗)

一瓯油,(一鸥游),(水上一鸥游)

62.眼珠子鼻孔子,珠子还居孔子上

走南方,窜北方,混帐东西(王尔烈)

90.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98.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99.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

(故宫太和殿联,读:骆曰骆曰骆骆曰,招潮招潮招招潮)

104.水冷洒,一点水,二点水,三点水

丁香花,百字头,千字头,万字头

105.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日送僧归古寺

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106.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

108.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

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

109.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

110.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

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合鸣

111.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112.天上月圆,地上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朝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113.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

游西山拿衣衫衣衫落西山惜善衣衫

116.船载橹、橹摇船,橹动而船行

117.山径晓行,岚气似烟,烟似雾

120.白鸟忘饥,任林间云去云来、云来云去

青山无语,看世上花开花落、花落花开

即:上联可以倒读成下联,或者上、下联

同时倒读成一副新的对联,且文句通顺,

倒读又成一联:天连碧树春滋雨,地满红香花送风。

即:把一个字拆成几个字,或把几个字合成一个字,构成字面上的对偶。当然,有一些也含有分析字的成份,蕴含某种微妙的思想内容。

上联拆「磊」字。下联拆「出」字。

上联拆「吞吴」字。下联拆「全任」字。

上联拆「鼎」字。下联拆「芬」字。

8.墙上挂珠帘你说是王家帘朱家帘

上联合「古木」为枯,「此木」为柴。

下联合「女子」为好,「少女」为妙。

上联合「人曾」为僧,「人弗」为佛。

下联合「女卑」为婢,「女又」为奴。

上联合「竹寺」为等,「双手」为拜,「四维」为罗。

下联合「木门」为闲,「两山」为出,「大小」为尖。

上联合「四维」为罗,「马各」为骆。

下联合「言者」为诸,「豕者」为猪。

1.烟锁池塘柳(仔细看上联,五个字的偏旁为五行。再加上联的意境,实为千古绝联!)

9.涨涨长长,长长涨涨,常涨常清

10.三吴明清第一街,水陆两旺驰誉五湖四海

15.由山而城,由城而陂,由陂而河,由河而海,每况愈下。

16.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二页风篷,下九江。

17.架一叶扁舟,荡两支桨,支三四片篷,坐五六个客,过七里滩,到八里湖,离开九江已有十里。

20.好女子己酉生,问门口何人可配

22.夏大禹,孔仲尼,姬旦,杜甫,刘锡禹

25.大凉山山山小,小凉山山山大,不论大山小山,都是锦绣河山

27.省曰黔省,江曰乌江,神曰黑神,缘何地近南天,却占北方正色?

28.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a href=成都导游语对联(成都对联批发市场在哪)" title="成都导游语对联(成都对联批发市场在哪)" >

31.家住长安,出仕东安,貌比潘安,才比谢安,修国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37.游西湖,逛西湖,提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

40.出对易,对对难,让出对人先对

51.好女子己酉生,问门口何人可配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