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一、北京熊猫馆导游词
1、北京动物园旧熊猫馆系五十年代的建筑,1989年,新建设了北京大熊猫馆。新建大熊猫馆在设计时,力求建筑与环境、形式与功能、意境与手法较完美地融汇在大熊猫的自然生活环境。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北京熊猫馆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2、在我心里我最喜欢的动物是大熊猫,他们胖嘟嘟的,穿着黑皮大衣令人,让人一看就喜欢。
3、大熊猫栖息于长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故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土质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长良好,构成为一个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的优良食物基地。居住于海拔2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其生活环境湿度很大,温差也比较大。大熊猫
4、迄今为止,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份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目前全世界的大熊猫总数仅1000只以下,而且数量在不断减少。根据科学统计有78%的雌性大熊猫不孕,有90%的雄性大熊猫不育,这就给大熊猫的繁殖带来了许多困难。
5、大熊猫主食竹子,也嗜爱饮水,大多数大熊猫的家园都设在溪涧流水附近,就近便能畅饮清泉。大熊猫每天至少饮水一次,有的地方虽然食物很丰富,缺了水,也难以找到大熊猫的身影。到了冬季,当高山流水被冰冻结以後,有的大熊猫也可能因为留恋自己家园的隐蔽条件和食物基地而不惜长途跋涉,沿沟而下,到谷中去饮水,然後返回家园。大熊猫取水总是求近舍远,日复一日地走出一条明显的饮水路径。它们到了溪边,以舔吸的方式饮水,若溪水结薄冰或被砂砾填没,则用前掌将冰击碎或用爪挖一个大约25x20米的浅坑舔饮。大熊猫以竹类为主要食物,而竹类却难以消化、吸收。由此,使大熊猫的能量摄入受到极大的限制,它的一切活动都必须考虑到尽量多地摄入能量,尽量少地消耗能量。
6、大熊猫性情温顺,一般不主动攻击人或其它动物。当大熊猫听到异常响声时,常常是立即逃避,当逃不掉时,就会像深闺的淑女一般,用前掌蒙面,把头低下,深深地埋在两个前掌中间,并把背脊高高地拱起来。大熊猫的这种姿式,是一种害怕或生气的表现,但它们不主动出击,但是产仔当妈妈的大熊猫,为了下一代的生命安全,却一改过去的温顺脾气,戒备心很重,不允许任何动物(包括人)接近它那神圣不可侵犯的小宝贝。
7、大熊猫是我国珍惜保护动物,大家一定保护动物,不要再让动物从我们身边离去。
8、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让人看上一眼就喜欢。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北京参观大熊猫,真让人兴奋!
9、我和爸爸妈妈买了票,走出拥挤的队伍,进了动物园就直奔熊猫馆。
10、这儿可真大,而且种的都是大熊猫爱吃的东西——竹子。我们走到一处标有大熊猫图案的地方,进去一看,哇!是可爱的大熊猫,它正坐在地上吃竹子哩!它的身体胖胖的,圆圆的白肚皮,毛绒绒的耳朵,最有趣的是它的特大号“墨镜”,短短的尾巴就像一个小雪球,可爱极了!
11、突然,我看见大熊猫在舔一个白色的东西,我很奇怪那到底是什么呢?我带着疑问找到了饲养员,才明白原来大熊猫吃的是冰块。大熊猫的生活温度是17~25摄氏度,如果天气温度发生变化,饲养员会及时把它送到兽舍内休息,吹空调、卧冰块、吃冰棍。“人工增雨”各种避暑良方都会用上的,简直比我的生活还要好啊!
12、你知道我们的国宝为什么叫大熊猫吗?让我来告诉你吧!它的脸长得像猫,可本质是熊,人们就给它起名叫猫熊。其实熊猫是错误的读法,这一错因是怎样造成的呢?以前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展出过猫熊标本,当时报刊的横标是从右往左读的,而记者误写成熊猫,人们就这样说习惯了,纠正也很难,所以现在人们就都叫它熊猫了。这真是太奇妙了,原来大熊猫的名字是这样由来的呀!我喜欢我们的国宝——大熊猫
13、大熊猫是古老的的动物,被称为“活化石”。主要生活在四川和西藏的山区,及其珍稀。它的体态肥胖,皮毛黑白分明,头圆而大,白色的脸上有两个八字形的黑眼圈,就像戴上了一副墨镜。一条黑色的带子从肩一直伸展到整个前肢,并且逐步变宽,后肢也是黑颜色,身体的其他地方都是白色。大熊猫走起路来总是拖着笨拙的身体,大摇大摆第走路。高兴时,它会卷成一团,满地打滚,它的视觉较差,行动缓慢,但能快速而灵活地爬上高大的树木。大熊猫还有高超的游泳技术,若在河边遭遇敌害,会迅速下水逃走。
14、大熊猫的胃口可大了,每天要吃差不多10~20公斤竹子。不过,大熊猫也不是完全吃素的;在竹林里如果碰到竹鼠,他会仔细地寻找鼠洞,用前爪拼命拍打地面,迫使竹鼠从洞里面跑出来,一把抓住,吃上一顿美餐,有时,大熊猫也会闯进农家,赶走正在孵蛋的母鸡,把一窝蛋吃个精光,心满意足地开一次斋。大熊猫喜欢喝水,它喝水的样子也是蛮有趣的。它先慢吞吞地走到小溪边,用爪子挖一个小坑,让水流到小坑里,一边和睡一边游泳,直到喝得大腹便便,才蹒跚地走回家。如果实在喝的太多了,连走也走不动了,就索性躺在小溪边,呼呼大睡起来。
15、大熊猫生性孤僻,常分散独栖与茂密的竹林中,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搬家,故得雅号“竹林隐士”。仅在春暖花开时,为了爱,它们才各自大破鸿沟,相互追逐,热恋成婚。熊猫妈妈经过了3~5个月怀胎之后,小熊猫在9月诞生。刚生下的熊猫宝宝只有90~130克。在熊猫宝宝出生后的头几天,熊猫妈妈前足紧抱它,片刻不离开,未满三、四个月以前,妈妈随时随地带着宝宝,离窝时也是随身抱着以确保小宝宝的安全。但过分的溺爱会造成意外的悲剧,熊猫妈妈常在熟睡中将孩子不慎压死。
16、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洛杉矶举行,大会的吉祥物被选定为大熊猫。所以,我国借出了一对大熊猫作为友谊的使者,出使美国,它们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17、北京动物园参观有感——教育对人性影响的浅显理解前几天,去北京动物园游玩,参观了国宝大熊猫馆、两栖动物场馆、犬科动物馆、夜行动物馆、飞禽类场馆、爬行类动物馆等。旅游旺季,感觉人多,动物少,天气很热。参观过程中,与孩子聊起动物,自己感觉有关动物的知识很是贫乏,相对来说,孩子的知晓的比较多,说是教材中或是老师课上讲到的,这样看,现在的教育与30年前相比素质教育的成分增加了,改革最大的是教材的变化,我们的教育改革在前行。为了不虚此行,了解更多的有关动物习性,一路参观,一路观看每个场馆外面挂着的介绍牌,收获很大。参观中,更大的亮点,是看到的几块展牌,主题是“动物教会我们什么?”,感觉很好,看出动物园管理的水平,但是感觉带有主题的宣传内容太少了,整体就会缺乏人文气息。“动物教会我们什么?”主要有:一是狮子从不利用它的力量去羞辱其它同类;二是黑豹和美洲豹唯一的区别只是颜色而已;三是熊不会重男轻女;四是象群从不放弃年老的大象;五是当两个猩猩群体碰面时它们总是避免冲突;六是海豚会救助受伤的同类,帮助它们生存。其实这些都是动物的天性,对人类应该有所启发,是值得人类学习的良好品质。
18、看到这些,联想起上大学时,读到的有关哲学书籍,好像是探讨人的属性问题的。人性的本质是什么?有性善说和性恶说之分,据说争论还很是激烈,也是教育理论关注的根本问题之一。其实,我认为不管是性善说还是性恶说,只能说是人性所表现出来的两个方面,人性有善也有恶,这就需要去实施教育,使善的方面发扬光大,使恶的方面得以摒弃,人的发展就会向有利于社会的方面发展,就会成为社会有用之人。这其中的转化,教育的作用是最为主要的手段。
19、“每个人都是功夫高手,飞疾如闪电.....”一听到这首歌,许多小朋友一定会想起《功夫熊猫》,一想到《功夫熊猫》,大家一定会想起主人公“阿宝”,看上去敦厚,但身手是那么敏捷。的确,熊猫看上去敦厚,其实它们是一种很活泼的动物。
20、熊猫独属一科,很多人都会一惊,熊猫不是熊的一种吗?它的体形与熊略有相似。其实,据我国宋朝的《太平御史》中记载:熊猫原产于四川,毛色黑白相间,蹒跚步行,食性嗜竹,体型似熊。它历史悠久,从浣熊转变为了熊猫。它是一种可爱的动物,被成为“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它长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肥嘟嘟的身体,身体的颜色是黑白的,单黑为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
21、熊猫是一种哺乳动物。野生大熊猫平均寿命为十五岁,一旦当上妈妈,他的小宝贝便是神圣不可侵的,就算是关怀看望,母熊也会大怒。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爱的睡觉方式。
成都导游讲熊猫(成都导游讲熊猫故事视频)" title="成都导游讲熊猫(成都导游讲熊猫故事视频)" >
22、大熊猫的食性是最为奇特和有趣的,因为他几乎完全靠吃竹子为生,在野外自然采食有50多种,竹类就占到一半以上,而且占全年实物量的99%,其中,最喜欢大箭竹、华西竹等7种。它们的主食是竹子,也嗜爱饮水,大熊猫每天至少饮水一次,如果找不到水源,它们会不惜长途跋涉,找到水,然后再返回家园。
23、 1957年到1982年,我们国家共赠给9个国家23只大熊猫。这次大熊猫成了“留洋大使”,不仅增进了我们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友好,而且节约了花销,一只熊猫在国内生活一年要几万元,但在外国却要几百万了。以为在其他国家环境不适,一只只熊猫相继死去,只剩下了7只,日本2只,墨西科3只,德国2只。就这样,自从1982年以后,我国就不允许私自赠送“国宝”——大熊猫了,随后几年商业借展的方式也被取消了。目前,只剩交流合作一种大熊猫出国的途径了。
24、现在这群活泼、可爱的大熊猫,正在祖国的土地上繁衍后代、幸福成长。
25、★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导游词
二、成都导游词要有两种讲解方法
讲解导游词时可以采用突出重点法和分段讲解法两种方法。
所谓突出重点法,就是在导游讲解时避免面面俱到,而是突出某一方面的讲解方法。 1.突出大景点中具有代表性的景观例去成都游览,要突出对特色景点的讲解。2.突出景点的特征及与众不同之处。3.突出旅游者感兴趣的内容。 4.突出……之最。面对某一景点,导游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介绍这是世界(中国、某省、某市、某地)最大(最长、最古老、最高,甚至可以说是最小)的……,因为这也是说景点的特征,很能引起旅游者的兴致。
对比较小的、次要的景点可采用平铺直叙法进行导游讲解,但对规模大的重要景点就不能面面俱到、平铺直叙地介绍,而应采用分段讲解的方法。所谓分段讲解法,就是将一处大景点分为前后衔接的若干部分来分段讲解成都导游业务。
三、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旅游指南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北郊斧头山,距市区10公里,有一条宽阔的熊猫大道与市区相连。
乘坐1、49、53、63、64、69、71、83路公交到青龙场汽车中心站,再转公交198路或87路即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市中心选择打的士前往熊猫基地游览,车费大概在30元左右。
成都地铁3号线熊猫大道站开园时间:早上 8:00~下午 18:00,全年开放。
每人次 58元 6周岁(不含6周岁)~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购半票: 29元/人(请出示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或学生证;香港、澳门、台湾等入境游青少年凭《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学生证件等有效身份证明); 60周岁(含60周岁)至70周岁(不含70周岁)老年人购半票:29元/人(请出示老年优待证);中小学生团体票:29元/人(请出示学校介绍信);成人团体票:53元/人(请出示单位介绍信)。免票政策: 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不足1.3M的儿童免票入园; 70周岁(含70周岁)以上老年人、离休人员、老红军、残疾人、现役军人凭有效证件和本人身份证免票入园(一级残疾可免陪护一名)。游客中心
游客中心坐落于景区大门进门左侧 40米(大熊猫博物馆一楼),游客中心建筑面积为 400余平方米。咨询服务:现场和蔼可亲、耐心细致的工作人员可为游客提供更多咨询服务。休息设施:可容纳 30余位游客休息座位,游客在休息之余,还能欣赏电视节目,翻阅报纸以及基地相关的景观宣传资料。游客中心提供了景区活动节目预告单(包括当日景区节目及阶段性活动预告等),方便游客安排行程。便民服务设施:为了方便广大游客,工作人员还专门提供了免费饮水机、微波炉、针线包等便民服务设施。出租便携式可选择的语音导游设备和提供讲解服务。邮政服务:如果游客在游览完景区之后还意犹未尽,可挑选基地特有的纪念明信片邮寄给亲朋好友为整个行程留下温馨的回忆,让生命和自然之美永远相伴左右。讲解服务站
基地在大门入口处设置有讲解服务中心,中心配置有为特殊人群服务的残疾人轮椅、童车、老年人拐杖和语音导游服务等,基地正式讲解人员人数为 9人,普通话达标率100%,大专学历以上9人,比例为100%,其数量与游客接待规模相适应;基地内高级研究员18人可为游客服务;现有中、英、日、粤语四种。游客可选择中、英、日、粤语导游以及还可以选择高级导游为游客进行更专业的讲解服务。游客还可以选择基地特别为普通游客提供的便携式可选择播放语音导游服务,既便捷又实惠。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拥有自配停车场,位于熊猫大道北侧,基地右侧。占地面积达 16000平方米;停车场地面为硬化地面,按照标准停车场用不同色彩地砖和划线设置了停车线、停车分区,设立了回车线、分设出入口、设立停车管理亭并由专人值管;停车场管理制度完善;停车场内覆盖有良好的绿色植被,与周围景观协调;设大车停车位30余个,小车位70余个。停车场内部有规范的车辆停放指示,停车位置充足。配有基地保卫人员和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为游客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游客若步行游览基地,整个行程需要3个小时;乘坐观光环保电瓶车游览基地则需要1~1.5个小时。
站点:大门口-大熊猫剧场-芭蕉林-大熊猫幼稚园-天鹅湖
熊猫基地专为游客设立了医务室(急救站),位置明显,有专职医护务人员,备有日常药品、急救箱、救护担架等,基础设施设备齐全,处理能力强。
在景区各类指示牌、游客中心、门票以及向游客免费发放的游览图上都明示了救援电话;与附近“核工业部成都416医院”签订了运送协议。“熊猫之家”礼品店
熊猫之家位于基地门区入口处右侧,其位置合理,与门区建筑巧妙连接,为游客保留了宽敞的出入通道和门区观景的空间。
熊猫之家建筑外墙均采用棕褐色木质材料进行装饰,其风格与基地门区景观和谐搭配,与基地建筑物自然相融,充分突显了基地的生态特色;店内布局合理,货柜、商品摆放整齐、规范。营业人员热情礼貌,提供中、英文双务,为国内外游客购物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游客服务中心购物点位于游客服务中心内左侧,为开放式购物点,面积大小适宜,功能性较强,木质货架摆放紧凑、合理,各种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旅游纪念品陈设规范,能一目了然地映入游客眼帘,营造了小巧、温馨的购物空间。
熊猫书屋购物点位于熊猫魅力剧场旁,书屋造型小巧简洁,与熊猫魅力剧场紧凑相连,其布局明朗、书本摆放整齐有序,木质的建筑外观与基地内景观和谐相融,呈现出了古朴生态的风格。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内设有中餐厅、休闲露天茶座、小卖部等。中餐厅可同时容纳200人就餐,厨师具有其独特的烹饪技术,主要以传统的川菜为主,同时具有各种旅游套餐、会议用餐及各种档次的筵席用餐。露天茶座可同时接待100人休闲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