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成都旅游B

成都望江楼导游(成都望江楼导游词2500字)

成都旅游B 2024-05-23 3
成都望江楼导游(成都望江楼导游词2500字)摘要: 本文目录有关介绍成都的导游词关于成都望江楼诗句关于望江楼的诗句一、有关介绍成都的导游词作为第一批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的成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最突出的是“蜀汉文化”、“熊猫故乡...

本文目录

  1. 有关介绍成都的导游词
  2. 关于成都望江楼诗句
  3. 关于望江楼的诗句

一、有关介绍成都的导游词

作为第一批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的成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最突出的是“蜀汉文化”、“熊猫故乡”、“天府风光”三大特色。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四川成都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您们光临成都.成都是四川省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近几年,她又以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成就,先后荣获联合国颁发的“人居奖”和“最佳范例奖”两项殊誉。

成都是一座融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特大城市。她是稀世珍宝大熊猫的故乡,也是天府之国的中心和“窗口”。她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风光绚丽多姿和名胜古迹众多而闻名于世。“锦城”“蓉城”是成都的别名;芙蓉、银杏是成都的市花和市树。

成都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山地和川中丘陵之间,西部地势较高,中部和东南部是广阔的成都平原,平均海拔500米左右成都导游学院。境内兼有山景、平原和丘陵之美,且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6℃上下,降水量约1000毫米,素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之誉,加以土地肥沃,水利先进,物产十分富饶,历来被称为“水旱从人,不知饥谨”的“天府明珠”。

成都市的全市总面积12.3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1000万人,辖区划为7区4市(县级市)、8县。即锦江区、青羊区、成华区、金牛区、武侯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温江县、新都县、双流县、大邑县、新津县、郫县、金堂县、蒲江县。此外,还设有国家级四川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我们一般说的成都市区则指市中心部位的五个区,简称为“五城区”。其余的统称“市郊县”。

成都早在一万年前就已成为蜀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和舞台。在市区和广汉三星堆的出土文物表明,至少在四千年以前,古蜀先民们就用自己辛勤劳动的双手,在这里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古蜀文明。大约2500年前,古蜀国开明王朝把国都从樊乡(今彭州市、新都县交界处)迁到此处,取周太王迁歧“一年成邑,三年成都”这一典故,定名“成都”。这时的成都已经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城市。公元前316年,秦国把四川纳入版图,成都是蜀郡的首府。自此以后,成都一直是四川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代皆为郡、州、省一级行政区的治所和军事重镇。其间,成都曾前后有7个割据政权的都城设在此,它们是,西汉末年的公孙述“大成政权”,公元二世纪时“三国”的蜀汉王朝,三世纪的“成汉”政权,九世纪前后的“前蜀”和“后蜀”政权,北宋时期农民起义的“大蜀”政权和明末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政权。

成都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工商发展历史,特别是丝织业的发达,名冠中华,远销国外。西汉时期,成都因经济繁荣成为当时中国的“五都”之一,织锦业已成为汉朝的重要国库收入来源。成都是蜀锦织造中心,朝廷在此设置了“锦官城”,派有“锦官”进行管理。这也是成都又称为“锦城”,绕城而过的府南河又称为“锦江”的原因。蜀汉时期,诸葛亮在四川实行休养生息,扶持农商的经济政策,成都作为蜀汉首都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从晋代左思《蜀都赋》的叙述可见当时盛况。他说“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里,罗肆万千,堕贿山积,纤丽星繁……”好一幅百货云集、万头攒动的市场交易图!唐代,成都有“扬一益二”之誉,说她的繁华仅次于江南的扬州。到北宋时期,成都已成为仅次于汴京的大都会。这时的成都,由于在晚唐五代的纷争中处于相对安定的情况下,工农商业都有所发展,商市贸易突破了传统的坊市格局,发展了专门的交易市场,不仅有城内东南西北的综合市场,也有了专营产品的市场,如草市、糠市、盐市、骡马市等,闹市区还有了“夜市”。此后的成都历经元、明、清诸朝和民国时期,其间虽有多次的兴衰起落,但她作为四川省经济中心的地位并无变化。

成都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工艺之乡。蜀绣、蜀锦名满天下,列入中华四大名绣、四大名锦之列;成都的漆器以制作精美、工艺独特,为历代传世名品,近代汉墓出土的文物中许多成都漆器可以作证;唐代成都出产的“雷琴”,载誉全国,被声乐界视同珍宝;成都的印刷业在宋代是全国三大印刷业基地之一,有“宋时蜀刻甲天下”的赞誉,伦敦博物馆所藏敦煌文书中有五代时期成都的木刻“历书”,为世界最早的木刻历书印本;成都的造纸业也很著名,唐代成都造的“益州麻纸”是官方规定的诏书、册令用纸;女诗人薛涛制作的“薛涛笺”被文人诗客视为上品。成都的金银丝制品、竹编、草编、也都有数百上千年的历史。

成都是灿烂的蜀汉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四川文化教育的中心城市,拥有辉煌的文明历史。早在公元前140多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兴学,开办了中国第一所正规的官办学堂、为四川的文化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汉赋四大家”,成都市有司马相如、扬雄两位,晋代史学家《华阳国志》作者常璩、唐代女诗人薛涛、音乐家段安节、五代词人欧阳炯、绘画大师黄筌、宋代学者《资治通鉴》副主编范祖禹、理学家魏了翁、医学家唐慎微、明代文学家杨长庵、清代著名的“儒将”岳钟祺,加上现代文学巨子巴金、艾芜、沙汀等人都是成都人士。当然,造就成都文明史的还有历史上众多的外来名臣、文士的巨大贡献,成都是历史上文化名流汇集之地。大诗人李白、杜甫、岑参、高适、韦庄、陆游、大文豪苏轼等人都曾寓居这里,为后人留下了大批的文化遗产,使成都的发达文化享誉国内外。

成都是蜀汉文化的发源地。蜀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江堰芒城、温江县鱼凫城、郫县三道堰、新津龙马古城和附近的广汉三星堆等遗址说明,蜀汉文化有悠久的历史。

成都作为数代古蜀王朝的都城和四川地区的首府,孕育了历代多少风流人物,拥有许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瑰宝,仅以各级政府明令公布保护的重点文物单位全市就有11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2300多年前修建的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构思之巧妙,计算之精确,手段之高明,工程之宏伟,功能之完善,管理之科学,效益之长远,无不让到此的中外游客为之倾倒,她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给四川带来了富裕和繁荣,被誉为“独奇千古的天府银河”和“镇川之宝”,是人类文明的不朽杰作。

武侯祠座落在成都市南郊的一片森森翠柏之中,公元五世纪,为纪念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这是全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武侯祠,是中国众多三国遗迹中唯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的单位。馆藏极其丰富的成都武侯祠,与周边其他州、市、县丰富的蜀汉文化景观构成的“三国遗迹寻踪”黄金旅游者的欢迎。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是在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上建成的纪念性古典园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杜甫的诗歌,对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被后人誉为“诗史”,他本人被尊为“诗圣”。草堂现存各种杜诗版本、多种文字译本、杜诗书法作品及其他有关资料3000余册,文物2000余件。杜甫草堂不仅为人们研究杜甫、杜诗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而且也是中外人士瞻仰杜甫遗容的胜地。

成都市的宗教文物也很丰富。全市现有佛寺、道观、教堂近百处。大邑县的鹤鸣山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并以“青城天下幽”的景观名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市区内的青羊宫规模宏大,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为“太上老君”(即老子)坐台传授道法之处。成都佛寺众多,其中最负盛名的有宝光寺、石经寺、大慈寺、昭觉寺、文殊院等。宝光寺相传建于东汉,被誉为长江流域四大丛林之一。其他的文物古迹,诸如望丛祠、望江楼、明僖王陵、永陵、东汉墓、观音寺壁画、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等,就不再一一列述了。

今日成都,可以说是既古老又年青,既安宁又繁荣,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大好形势下,正扬起风帆,向着现代化的大都市目标迈进。

新中国成立后,古老的成都焕发了青春。工农业生产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60年代前期,国家大力进行的“三线”建设,使成都基本上形成以机械、电子、冶金、化工和轻纺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成为四川和中国西部新兴的工业基地。

1978年以来,成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凭藉其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地处中西部结合处的区位优势,在短短的二十多年间,已进一步发展成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中国的特大城市之一。

今日的成都,干道纵横、街市宽整、高楼林立、绿树成荫,市容美丽,商业服务行业网点遍布全市,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日益增强;绕城而过的府南河,经过全市人民的五年奋斗,全面整治告捷,如今的府南河水质变得清亮,两岸的花木、草坪、雕塑、亭榭与栉比鳞次的现代化民居高楼相映争辉,犹如在城市的脖子上系了一条“翡翠项链”,它不仅具有防洪、环保和交通运输的功能,还成了市民和游人最喜爱的休闲观光好去处。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交通通信枢纽,铁路有成渝、宝成、成昆和达成铁路交汇于此;公路除成渝、成绵、成乐、成雅、成灌高速公路外,还有3条国道通过,形成了以川陕、川藏、川甘和成渝、成阿等23条省级以上公路为骨干的放射型公路网络,成都市是全国公路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成都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航空港。双流国际机场是全国四大空港之一,现已开通了国际国内航线170多条。成都又是西南地区邮电通讯交换中心之一,并先后与16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通信联系。便捷的交通,发达的通讯,把成都与全国各地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架起了成都通向世界各地的桥梁。

成都近郊有国家森林公园4处,大熊猫生态自然保护区3处。全世界仅存的一千余只大熊猫,80%左右分布在成都及其邻近地区。

全世界最大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也建在成都。

成都动物园是世界上大熊猫最多的城市动物园成都导游机构到成都旅游您不但可以了解到大熊猫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与大熊猫有关的背景和文化。

您还可以去成都鞍子河、大邑黑水河、都江堰市虹口,以及宝兴蜂桶寨、卧龙保护区等大熊猫栖息地和生态自然保护区,领略大自然的风光,追寻大熊猫的踪迹。

天府风光是吸引大量中外游人来成都观光游览的又一大特色资源。天府乐土,成都宝地,独特的地型地貌,造就了成都多姿多彩,独特有序的天府风光:田园、丘陵、河渠、湖泊、峡谷、奇峰各具魅力,而且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浓郁的民俗风情融为一体,秀色美景,汇成大观。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赞美成都,真是个“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剑南山水尽清晖,濯锦江边天下稀”,“繁华盛丽天下无。”

有关成都的历史和发展的史话,我们就说到这里。让我再为大家说说今日成都的现状。作为第一批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的成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最突出的是“蜀汉文化”、“熊猫故乡”、“天府风光”三大特色。下面,请让我分别简述一下:

成都是蜀汉文化的发源地。蜀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江堰芒城、温江县鱼凫城、郫县三道堰、新津龙马古城和附近的广汉三星堆等遗址说明,蜀汉文化有悠久的历史。

成都作为数代古蜀王朝的都城和四川地区的首府, 2300多年前修建的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工程宏伟,效益长远,被誉为“独奇千古的天府银河”她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

还有三国遗迹武侯祠、杜甫草堂、宗教文物更加不胜枚举、

今日成都,可以说是既古老又年青,既安宁又繁荣,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大好形势下,正扬起风帆,向着现代化的大都市目标迈进。

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中国的特大城市之一。

成都是大熊猫的故乡。全世界最大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也建在成都。成都动物园是世界上大熊猫最多的城市动物园。到成都旅游您不但可以了解到大熊猫最新的科研成果以及与大熊猫有关的背景和文化。天府风光

川戏、听那委婉动听的高腔,看那变幻莫测的“变脸”、“吐火”等川剧绝技表演;四川茶馆的特殊氛围,盖碗茶具和高超的掺茶技艺,会使您感受到浓浓的成都茶文化的气息;成都是正宗川菜发祥地,川菜馆遍布全市,品味正宗;成都小吃“驰名中外,品种繁多。色鲜味佳,物美价廉,担担面、钟水饺、龙抄手、赖汤园、韩包子、夫妻肺片等都是成都“小吃”的传统名品,而近年崛起的“火锅”正后来居上,风靡一时。总之一句话,“吃在成都、玩在成都、游在成都”已成为旅游爱好者的共识。

春熙路就是集养眼、美食、便利、休憩、人气、商业等特点于一体的繁华街市。

商业街,今天已经成为成都魅力的代名词,从多方面延伸着她的影响力。它是成都的时尚公告牌,一个世纪的商业人气和成都美女都流经这里;它是成都的流行文化站,全国的街头潮流和品牌在这里跳动着同一脉搏。它照亮成都的夜与昼,并点燃了整个城市的浮华,成为成都的时尚之心,中国首批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

熙路上的亨得利钟表、精益眼睛、成都工美商场等百年老店与太平洋百货、王府井和伊藤洋华堂等百货新贵交相晖映,繁荣着春熙路的商业形象。

值得我们共同期待的是:2015年伊始,成都市正式把“西部购物天堂”这一宏伟目标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在经济新常态下,市场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建设购物天堂,成都除去硬件的升级之外,还需要“文化”的融入,“生态”的升级,“功能”的完善。“将文化和现代发展进行有机的融合,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立足成都、控制西部、影响亚洲内陆、参与全球贸易”。要将成都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提升硬件、升级整体、融入文化、让现代商贸项目融入历史文化元素,既增加项目本身的特色,又提高成都市的综合服务能力,这能让成都在商贸业中产生更大的影响,我们将享受到关于成都的更丰富的休闲美丽生活。

有关介绍成都的导游词相关文章:

★ 5篇介绍四川宽窄巷子的导游词范文

二、关于成都望江楼诗句

1.题望江楼壁诗句的意思

《题望江楼壁》

清空一派净无纹,江到玻璃总不分。

试上高楼望山色,天风吹落满身云。

白话释义:明净的天空没有一片云朵,一眼望去江水到了天的尽头。尝试登上高楼看一看山峰的景色,山上的风像是把天上的云都吹到身上。

望江楼:又称崇丽阁,位于成都市东面望江咯公园内,濒临锦江

望江楼,又名崇丽阁,是望江楼公园最宏丽的建筑,屹立于锦江畔,高39米,共4层,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下面两层四方飞檐,上面两层八角攒尖,每层的屋脊、雀替都饰有精美的禽兽泥塑和人物雕刻,阁基有石栏围护。

朱柱碧瓦,宝顶鎏金。阁廊宽敞,每方四柱,屋面盖以绿色琉璃瓦,翘角飞檐,雕梁画柜,金项耀目,即有北方建筑的稳健雄伟,又有江南楼亭的秀丽玲珑。

因楼身位于锦江边,故名“望江楼”。崇丽阁之名是取晋人左思《蜀都赋》中的名句“既丽且崇,实号成都”而命名,现已成为成都市的标志物。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望江楼

望江楼位于成都市九眼桥锦江南岸。为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明清两代先后在这里建起了崇丽阁、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泉香榭等建筑。民国时辟为望江楼公园,成为著名的风景点。

望江楼公园最宏丽的建筑是高39米的望江楼,又称崇丽阁,共4层,上两层平面为八角形,下两层为四方形。每层的屋脊、雀替都饰有精美的禽兽泥塑和人物雕刻。吟诗楼四面敞开,三叠相依。濯锦楼两层三间,状如舟船。一阁两楼与毗连的五云仙馆,构成极富四川风格的园林建筑群。

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茂盛的竹林,因薛涛一生爱竹,后人便在园中遍植各类佳竹,其中有不少为名品,如人面竹、弥勒竹、方竹、观音竹、穿常扁端壮得憋全铂户鸡爪竹等,是成都观竹最佳处。

由寨门攀登到寨顶,要通过依山而建的层楼飞阁。阁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自底至顶高5 0余米。由一条迂回曲折的转梯相连,每一层石壁上都有历代流传下来的石刻、画像和题诗,每一层凭窗都能远眺气象万千的长江。

望江公园位于成都九眼桥锦江岸边,相传唐代女诗人薛涛曾在此汲取井水,手制诗签,留下了许多幽怨动人的诗句。明清两代先后在这里建起了崇丽阁、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泉香榭等建筑。

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茂盛的竹林,因薛涛一生爱竹,后人便在园中遍植各类佳竹,其中有不少为名品,如人面竹、弥勒竹、方竹、观音竹、鸡爪竹等,品种多达100余种。其中不乏海内珍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四季苍翠,情趣无穷,徜徉其间,使人俗念顿消。

园内崇丽阁俗称“望江楼”,高达30余米,一度成为成都的象征。薛涛爱竹,公园也以竹为特色,品种多达100余种。其中不乏海内珍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四季苍翠,情趣无穷,徜徉其间,使人俗念顿消。

望江楼公园最宏丽的建筑是高39米的望江楼,又称崇丽阁,每层的屋脊、雀替都饰有精美的禽兽泥塑和人物雕刻。阁顶为鎏金宝顶,丽日之下,金光闪闪,耀眼夺目。设计巧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雄伟壮观。登楼远眺,高杰栉比,锦江春色,尽收眼底。此外,吟诗楼四面敞开,三叠相依;濯锦楼两层三间,状如舟船。一阁两楼与毗连的五云仙馆,构成极富四川风格的园林建筑群。

望江楼公园坐落在成都东门外锦江河畔的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面积176.5亩。园内岸柳石栏,波光楼影,翠竹夹道,亭阁相映,是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的古迹和游览胜地,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园内的崇丽阁和濯锦楼枕江而立,是园里的主要建筑。

薛涛字洪度,原籍长安,随父宦居蜀中,自幼聪颖好学,才智出众。父丧后,因家贫,十五岁编入乐籍。她能诗善文,又谙练音律,时称女校书。据记载,薛涛有诗五百首,与她同时的著名诗人元稹、杜枚、白居易等,都对她十分推崇,并写诗互相唱和。可惜这些诗歌大多散失,流传至今仅存九十余首,清末有《洪度集》木刻单行本行世。薛涛晚年曾在住地碧鸡坊自制一种深红色小笺,世称“薛涛笺”,历代多有仿制。她死后葬于望江楼公园附近。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成都(Chengdu),简称蓉,四川省会,199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是设立外国领事馆数量最多、开通国际航线数量最多的中西部城市。2015年由国务院批复并升格为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成都位于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成都东与德阳、资阳毗邻,西与雅安、阿坝接壤,南与眉山相连。成都市下辖锦江区等10区5县,代管4个县级市。2014年末,成都市辖区建成区面积60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42.8万人。

成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承载着三千余年的历史,拥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明蜀王陵、望江楼、青羊宫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望江公园诗文联略记望江公园诗文联略记——游成都日记一则李宝忠中午12点多出青羊宫,乘车去“望江公园”。

江即锦江。公园不收门票,但园内的薛涛园需交20元门票。

公园正门匾额“望江楼”三字不知何人所题,两边对联曰:“少陵茅屋,诸葛祠堂,并此鼎足而三,饰崇丽,荡漪澜,系客垂杨歌小雅;元相诗篇,韦公奏牍,总是关心则一,思贤才,哀窈窕,美人香草续离骚。”又:“一水绕当门,滚滚浪分岷岺雪;双扉开对郭,熙熙人乐锦楼春。”

未进园门,先有如水的绿意从园中透出;进得园中,满目是高低粗细不一的翠竹,竹丛边有说明文字,介绍竹子的名称、特性、产地等。路不宽,两侧绿竹掩映,清幽得让人不敢大声说话。

拐弯处有一木牌,介绍了该公园主要是为了纪念中唐女诗人薛涛,因薛涛一生酷爱竹,故此园以竹多为特色,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竹类公园,共从各地移来竹子150多个品种。在薛涛亭拍照。

亭内有一石碑,1998年10月建,上刻《薛涛亭记》,有“薛涛,中唐才女,一代名姝。本长安世家,大历中随父郧宦游入蜀。

自幼聪颖能文,尤工诗。……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王建诸名家相唱和,著有《洪度集》传世。

而以扫眉才子见称……”等样文字,又有薛涛墓原在四川大学境内,“遭逢……遂致废圮。公元1994年重建新冢与园之南隅,题为‘唐女洪度墓’。

瘗画像花笺诗稿之属以殉。玉埋香掩,清韵长留。

小桃青冢,启吊古之遐思;碧露……之劲节。……建亭勒石以记其事……中维律师事务所、川达律师事务所:唐雨、王晓英捐资建亭,公元一九九八年十月望江楼公园立”等内容。

和pf买票进薛涛园,先见一小厅,匾额“管领春风”四字为舒同1982年夏题写,两侧联曰:“据蜀国上游,峻极于天,云影纵横当窗出;增锦江丽气,下临无地,波光浩渺抱城来。”厅前一古老银杏,可三人合抱,枝叶繁茂;下临一汪池水,曰“流杯池”。

右行是一二层楼阁,为“吟诗楼”,是薛涛与诗友喝茶交谈吟诗作画之所,自然应该是后世重建。有对联曰:“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前边已是望江楼。先在楼下阅读对联及有关文字,盘桓良久。

有诗云:“镂玉栏前画壁阴,枇杷花下白头吟。高楼诗酒开生面,古井波澜未死心。

邑重薛涛笺纸贵,地连工部草堂深。美人名士俱千古,江水长流直到今。”成都导游收入

何人所写看不清楚。又有一长联曰:“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雾。

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只可怜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着绿墅香坟。

对此茫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总贪迷醉梦乡中。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岗上龙,殒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蛙。

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倒不若长歌短赋,抛撒些闲恨闲愁;曲槛回廊,消受得好风好雨,嗟余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

且向危梯頫首,看看看,那一块云是我的天!”大概为“清季江津钟耘舫(名祖芬)先生”所撰,近人魏传统补书。此联比大观楼孙髯翁联尚多32字,前人评曰:“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高视阔步,有独往独来于天地之概,此大题目须大眼孔,放大光明,如椽大笔以状之,乃无余恨耳。”

又有一联:“压江流以扶地脉,远瞩高瞻,则见玉垒云开,峨眉月朗,夔门日射,剑阁烟消,郁郁葱葱,助全蜀山川,钟灵毓秀;凌井络而焕人文,闳中肆外,当如长卿赋丽,太白诗豪,坡老辞雄,南轩学正,麟麟炳炳,为西州豪杰,播美扬修。”登崇丽阁,阁为木结构,楼梯窄而陡,上已不易,很担心下的时候脚踏不稳。

每层楼上都有悬挂的木刻诗词对联等,可惜光线不好,拍照看不清楚;三楼的“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的半边对联孤零零地挂在那里,上面匾额书“崇丽阁”三字,不知何人所题,中供一塑像,亦不知何人。登上四楼,真的在望江楼上望江流了。

锦江清且涟猗,涣涣地在左首弯过去;鹭鸟或掠飞于清清的江面,或翔集于公园内高大翠绿的银杏树间,此情此景,真的荡涤心胸,令人忧烦全无。同时上楼的还有一帮老人,是一个旅游团的,上到四楼,确实不易。

下楼时,手把栏杆,慢慢放脚,心中惴惴,惟恐摔倒。看到一对外国的年轻夫妇,女的背一大约两岁男孩“登登登”跑下楼去,真羡慕他们年轻和身体好。

望江楼的另一侧是“濯锦楼”,蜀地以织锦名重天下,据说,在锦江里浣洗后的锦鲜艳亮丽。因是旅游淡季,楼内无人,黑洞洞什么也看不见。

匾题是“月色江声共一楼”七字。回身不远,终于看到了“薛涛井”,和望江楼一样,这应该是代表性景点了。

井周边用栏杆护起,背面一类似照壁的墙上题“薛涛井”三个大字,旁边是“康熙甲辰三月立”的说明。思越千载,当年的女诗人就是从这里汲水浣笺,制作出深红花笺,写出工整流利的诗句,与诸多名士相唱和;此时,这里阒无一人,只有我这来自黄海之滨的远方游客在默默凭吊了。

井后是一长长的石刻诗画墙,不及细看。其中有长白端秀仿元人本“薛涛小像”,唐。

成都市望江楼位于成都市望江楼公园内,望江楼公园位于成都市东门外九眼桥锦江南岸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面积176.5亩,园内岸柳石栏,波光楼影,翠竹夹道,亭阁相映,主要建筑崇丽阁、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泉香榭等,是明清两代为纪念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而先后在此建起来的。民国时辟为望江楼公园,成为市内著名的风景点。最能引发人们游兴的是品种繁多的万竿幽篁修竹,因此,享有竹的公园、锦城竹园的别称。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望江楼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

1,迎客舫,迎客访,迎客舫中迎客访,客访几人,客舫几人

2,穿水影,穿水映,穿水影中穿水映,水映整天,水影整天

穿音与川同。整天可解作整日,也可解作整个天空。

一解:游客在望江楼外面望江楼,望江流,望见江楼上面的人也在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同时见到船穿过水中的影子,自影子底下穿过的流水映照着两岸的景色,船在穿过水影的过程中流水也同时映照着船,水映整天,水影整天。

二解:游客在望江楼里面游览江楼,自里往外望江流,于是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同时望见流水穿过水影,流动着的水映照出两岸的景色,于是穿水影中穿水映,水映整天,水影整天。

3,虽然望江楼三次征联未果,但相信绝对不会: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

无对板,无对伴,无对板间无对伴,对板永空,对伴永空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

签字笔,签字毕,签字笔前签字毕,字笔万金,字毕万金

古楼建,古楼见,古楼建后古楼见,楼建多久,楼见多久

秋叶飘,秋叶漂,秋叶飘完秋叶漂,叶飘尽时,叶漂尽时

成都望江楼导游(成都望江楼导游词2500字)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

赏月园,赏月圆,赏月园中赏月圆,月圆一生,月园一生

其他对句:印月井,印月景,印月井中印月景,月井万年,月景万年。

新句:思神州,思神筹,思神州时思神筹,神筹万代,神州万代。

南京市望江楼是除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南昌滕王阁之外的天下第四楼。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建筑气势上,

南京望江楼完全和三大名楼齐名,名扬天下;黄鹤楼有名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岳阳楼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滕王阁也有王勃的“滕王阁序”;望江楼有温庭筠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南京望江楼位于长江边上的狮子山上,现代仿古建筑,在经过长江的火车上都能看到望江楼。游览南京的过客应该去看一下,交通也非常方便,也许稍不留神,留下一段千古名作,既可以为望江楼传名,自己也名利双收。望江楼景区南门入口处有一临水公园,为古建筑,内有朱元璋依马塑像。望江楼景区开放时间上午7点至下午6点,门票40元。

在南京望江楼附近还有一所三星级的宾馆,名望江楼。

此联为清末四川江津才子钟云舫为崇丽阁所撰,中国楹联学会会长魏传统将军补书,上下共212字。

上联: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雾。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只可怜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着绿墅香坟。对此茫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总贪迷醉梦乡中。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

下联: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冈上龙,殒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蛙。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倒不若长歌短赋,抛洒些幽恨闲愁;曲槛回廊,消受得清风好雨,嗟予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且向危楼俯首,看看看,哪一块云是我的天!

上联:登上高高的望江楼,统览远近河山,江山如此多娇。唐代的李德裕、宋代的范成大在茂州修建的筹边楼,正可使骚人墨客到此楼上吊古。

薛涛春闺苦短,负心的元稹只留下枇杷巷深,寂寞难度,如今空留香坟一座。而今天那些寻花问蝶之流,贪恋于醉生梦死之中,不禁让人振臂高呼,问这半江明月,究竟是谁家所有?

下联:千百年来,蜀中局势风云变换,上演出一幕幕人间的悲喜剧,呼唤出英雄不断。卧龙岗上的诸葛亮,殒没于落凤坡的庞士元,氐族英雄李雄,井底之蛙的公孙述,一时间铁马金戈驰骋疆场,一时间又银笙玉笛醉生梦死,都似过眼云烟。

倒不如自个长歌短赋,以消愁解恨,沐受这大好风光。想不到自己却怀才不遇,天地之大,竞无容身之地,孙悟空纵有天大的本事,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且向高楼俯首而看,哪一块云,是属于我的天空?

成都望江楼高39米,又称崇丽阁,每层的屋脊、雀替都饰有精美的禽兽泥塑和人物雕刻。阁顶为鎏金宝顶,丽日之下,金光闪闪,耀眼夺目。

设计巧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雄伟壮观。登楼远眺,高杰栉比,锦江春色,尽收眼底。此外,吟诗楼四面敞开,三叠相依;濯锦楼两层三间,状如舟船。一阁两楼与毗连的五云仙馆,构成极富四川风格的园林建筑群。

成都望江楼是明清两代为纪念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而先后在此建起来的。

薛涛,长安人,父亲薛郧在京城长安当官,学识渊博,把这个唯一的女儿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就教她读书、写诗。

薛涛八岁那年,薛郧在庭院里的梧桐树下歇凉,他忽有所悟,吟诵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头都没抬,随口续上了父亲薛勋的诗:“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那一年,薛涛不过八九岁。她天分很高,让父亲又喜又忧。

薛郧为人正直,敢于说话,结果得罪了当朝权贵而被贬谪到四川,一家人跋山涉水,从繁华的京城长安搬到了遥远的成都。没过几年,他又因为出使南诏沾染了瘴疠而命丧黄泉。那时薛涛年仅14岁。母女俩的生活立刻陷入困境。

薛涛不得已,凭借“容姿既丽”和“通音律,善辩慧,工诗赋”,在16岁加入乐籍,成了一名营妓。

那时的官员们往往都是科举出身,文化素质不低,要让他们看得上眼,不仅需要美貌,更需要才艺、辞令和见识,而这正是薛涛的长项。身在娱乐场中,使得她与当时许多著名诗人都有来往,在这份名单中不乏像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诗坛领袖。

薛涛作诗500多首,然而这些诗歌大多散失,流传至今仅存90余首,十分令人惋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都望江楼

自合江亭涉江至赵园作者:陆游、体裁:诗词、朝代:宋朝。

政为梅花忆两京,海棠又满锦官城。鸦藏高柳阴初密,马涉清江水未生。

风掠春衫惊小冷,酒潮玉颊见微赬。残年飘泊无时了,肠断楼头画角声。

合江亭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府河与南河交汇成府南河之处,始建于1200年前。合江亭垒基高数尺,10根亭柱支撑着连体双亭,构思巧妙,意味隽永。

拾级而上,二江风物,尽收眼底。合江亭于唐代贞元年间由川西节度使韦皋始建,北宋重建,并达到鼎盛,成为官民宴饮,市井游玩的热闹场所。

合江桥畔亦是时人登舟出川的主要口岸,明代辟有锦官驿,清代新置船税所。扩展资料:南宋时,成都知府吕大防看见合江亭屋宇倒塌,梁户残缺,心中很是惋惜,于是命人修缮,作为船官治事所,以供宴饮游乐,那些消失的梅花也重新开始在此处飘香,合江亭得到了短暂的复兴。

虽然此时的合江亭已经不再有唐时的辉煌,但也是成都人游乐的首选之处。每到冬季,梅花含苞待放时,官府的管理人员就会随时观察合江园的梅花,一旦梅开五分,也就是最适宜观赏的时候,就上报官府。

官府就会邀请文人们来赏梅聚会。而普通的老百姓也欢天喜地地奔走相告,一起来赏玩游乐。

陆游曾写道: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据考证,当年成都的梅林并不只是青羊宫到浣花溪这一段才有,而是从浣花溪一直延伸到合江亭一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合江亭涉江至赵园百度百科-合江亭。

三、关于望江楼的诗句

关于成都望江楼诗句 1.题望江楼壁诗句的意思

清空一派净无纹,江到玻璃总不分。

试上高楼望山色,天风吹落满身云。

白话释义:明净的天空没有一片云朵,一眼望去江水到了天的尽头。尝试登上高楼看一看山峰的景色,山上的风像是把天上的云都吹到身上。

望江楼:又称崇丽阁,位于成都市东面望江咯公园内,濒临锦江

望江楼,又名崇丽阁,是望江楼公园最宏丽的建筑,屹立于锦江畔,高39米,共4层,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下面两层四方飞檐,上面两层八角攒尖,每层的屋脊、雀替都饰有精美的禽兽泥塑和人物雕刻,阁基有石栏围护。

朱柱碧瓦,宝顶鎏金。阁廊宽敞,每方四柱,屋面盖以绿色琉璃瓦,翘角飞檐,雕梁画柜,金项耀目,即有北方建筑的稳健雄伟,又有江南楼亭的秀丽玲珑。

因楼身位于锦江边,故名“望江楼”。崇丽阁之名是取晋人左思《蜀都赋》中的名句“既丽且崇,实号成都”而命名,现已成为成都市的标志物。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望江楼

望江楼位于成都市九眼桥锦江南岸。为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明清两代先后在这里建起了崇丽阁、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泉香榭等建筑。民国时辟为望江楼公园,成为著名的风景点。

望江楼公园最宏丽的建筑是高39米的望江楼,又称崇丽阁,共4层,上两层平面为八角形,下两层为四方形。每层的屋脊、雀替都饰有精美的禽兽泥塑和人物雕刻。吟诗楼四面敞开,三叠相依。濯锦楼两层三间,状如舟船。一阁两楼与毗连的五云仙馆,构成极富四川风格的园林建筑群。

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茂盛的竹林,因薛涛一生爱竹,后人便在园中遍植各类佳竹,其中有不少为名品,如人面竹、弥勒竹、方竹、观音竹、穿常扁端壮得憋全铂户鸡爪竹等,是成都观竹最佳处。

由寨门攀登到寨顶,要通过依山而建的层楼飞阁。阁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自底至顶高5 0余米。由一条迂回曲折的转梯相连,每一层石壁上都有历代流传下来的石刻、画像和题诗,每一层凭窗都能远眺气象万千的长江。

望江公园位于成都九眼桥锦江岸边,相传唐代女诗人薛涛曾在此汲取井水,手制诗签,留下了许多幽怨动人的诗句。明清两代先后在这里建起了崇丽阁、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泉香榭等建筑。

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茂盛的竹林,因薛涛一生爱竹,后人便在园中遍植各类佳竹,其中有不少为名品,如人面竹、弥勒竹、方竹、观音竹、鸡爪竹等,品种多达100余种。其中不乏海内珍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四季苍翠,情趣无穷,徜徉其间,使人俗念顿消。

园内崇丽阁俗称“望江楼”,高达30余米,一度成为成都的象征。薛涛爱竹,公园也以竹为特色,品种多达100余种。其中不乏海内珍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四季苍翠,情趣无穷,徜徉其间,使人俗念顿消。

望江楼公园最宏丽的建筑是高39米的望江楼,又称崇丽阁,每层的屋脊、雀替都饰有精美的禽兽泥塑和人物雕刻。阁顶为鎏金宝顶,丽日之下,金光闪闪,耀眼夺目。设计巧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雄伟壮观。登楼远眺,高杰栉比,锦江春色,尽收眼底。此外,吟诗楼四面敞开,三叠相依;濯锦楼两层三间,状如舟船。一阁两楼与毗连的五云仙馆,构成极富四川风格的园林建筑群。

望江楼公园坐落在成都东门外锦江河畔的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面积176.5亩。园内岸柳石栏,波光楼影,翠竹夹道,亭阁相映,是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的古迹和游览胜地,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园内的崇丽阁和濯锦楼枕江而立,是园里的主要建筑。

薛涛字洪度,原籍长安,随父宦居蜀中,自幼聪颖好学,才智出众。父丧后,因家贫,十五岁编入乐籍。她能诗善文,又谙练音律,时称女校书。据记载,薛涛有诗五百首,与她同时的著名诗人元稹、杜枚、白居易等,都对她十分推崇,并写诗互相唱和。可惜这些诗歌大多散失,流传至今仅存九十余首,清末有《洪度集》木刻单行本行世。薛涛晚年曾在住地碧鸡坊自制一种深红色小笺,世称“薛涛笺”,历代多有仿制。她死后葬于望江楼公园附近。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成都(Chengdu),简称蓉,四川省会,199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是设立外国领事馆数量最多、开通国际航线数量最多的中西部城市。2015年由国务院批复并升格为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成都位于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成都东与德阳、资阳毗邻,西与雅安、阿坝接壤,南与眉山相连。成都市下辖锦江区等10区5县,代管4个县级市。2014年末,成都市辖区建成区面积60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42.8万人。

成都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承载着三千余年的历史,拥有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明蜀王陵、望江楼、青羊宫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望江公园诗文联略记望江公园诗文联略记——游成都日记一则李宝忠中午12点多出青羊宫,乘车去“望江公园”。

江即锦江。公园不收门票,但园内的薛涛园需交20元门票。

公园正门匾额“望江楼”三字不知何人所题,两边对联曰:“少陵茅屋,诸葛祠堂,并此鼎足而三,饰崇丽,荡漪澜,系客垂杨歌小雅;元相诗篇,韦公奏牍,总是关心则一,思贤才,哀窈窕,美人香草续离骚。”又:“一水绕当门,滚滚浪分岷岺雪;双扉开对郭,熙熙人乐锦楼春。”

未进园门,先有如水的绿意从园中透出;进得园中,满目是高低粗细不一的翠竹,竹丛边有说明文字,介绍竹子的名称、特性、产地等。路不宽,两侧绿竹掩映,清幽得让人不敢大声说话。

拐弯处有一木牌,介绍了该公园主要是为了纪念中唐女诗人薛涛,因薛涛一生酷爱竹,故此园以竹多为特色,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竹类公园,共从各地移来竹子150多个品种。在薛涛亭拍照。

亭内有一石碑,1998年10月建,上刻《薛涛亭记》,有“薛涛,中唐才女,一代名姝。本长安世家,大历中随父郧宦游入蜀。

自幼聪颖能文,尤工诗。……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王建诸名家相唱和,著有《洪度集》传世。

而以扫眉才子见称……”等样文字,又有薛涛墓原在四川大学境内,“遭逢……遂致废圮。公元1994年重建新冢与园之南隅,题为‘唐女洪度墓’。

瘗画像花笺诗稿之属以殉。玉埋香掩,清韵长留。

小桃青冢,启吊古之遐思;碧露……之劲节。……建亭勒石以记其事……中维律师事务所、川达律师事务所:唐雨、王晓英捐资建亭,公元一九九八年十月望江楼公园立”等内容。

和pf买票进薛涛园,先见一小厅,匾额“管领春风”四字为舒同1982年夏题写,两侧联曰:“据蜀国上游,峻极于天,云影纵横当窗出;增锦江丽气,下临无地,波光浩渺抱城来。”厅前一古老银杏,可三人合抱,枝叶繁茂;下临一汪池水,曰“流杯池”。

成都望江楼导游(成都望江楼导游词2500字)

右行是一二层楼阁,为“吟诗楼”,是薛涛与诗友喝茶交谈吟诗作画之所,自然应该是后世重建。有对联曰:“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前边已是望江楼。先在楼下阅读对联及有关文字,盘桓良久。

有诗云:“镂玉栏前画壁阴,枇杷花下白头吟。高楼诗酒开生面,古井波澜未死心。

邑重薛涛笺纸贵,地连工部草堂深。美人名士俱千古,江水长流直到今。”

何人所写看不清楚。又有一长联曰:“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雾。

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只可怜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着绿墅香坟。

对此茫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总贪迷醉梦乡中。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岗上龙,殒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蛙。

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倒不若长歌短赋,抛撒些闲恨闲愁;曲槛回廊,消受得好风好雨,嗟余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

且向危梯頫首,看看看,那一块云是我的天!”大概为“清季江津钟耘舫(名祖芬)先生”所撰,近人魏传统补书。此联比大观楼孙髯翁联尚多32字,前人评曰:“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高视阔步,有独往独来于天地之概,此大题目须大眼孔,放大光明,如椽大笔以状之,乃无余恨耳。”

又有一联:“压江流以扶地脉,远瞩高瞻,则见玉垒云开,峨眉月朗,夔门日射,剑阁烟消,郁郁葱葱,助全蜀山川,钟灵毓秀;凌井络而焕人文,闳中肆外,当如长卿赋丽,太白诗豪,坡老辞雄,南轩学正,麟麟炳炳,为西州豪杰,播美扬修。”登崇丽阁,阁为木结构,楼梯窄而陡,上已不易,很担心下的时候脚踏不稳。

每层楼上都有悬挂的木刻诗词对联等,可惜光线不好,拍照看不清楚;三楼的“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的半边对联孤零零地挂在那里,上面匾额书“崇丽阁”三字,不知何人所题,中供一塑像,亦不知何人。登上四楼,真的在望江楼上望江流了。

锦江清且涟猗,涣涣地在左首弯过去;鹭鸟或掠飞于清清的江面,或翔集于公园内高大翠绿的银杏树间,此情此景,真的荡涤心胸,令人忧烦全无。同时上楼的还有一帮老人,是一个旅游团的,上到四楼,确实不易。

下楼时,手把栏杆,慢慢放脚,心中惴惴,惟恐摔倒。看到一对外国的年轻夫妇,女的背一大约两岁男孩“登登登”跑下楼去,真羡慕他们年轻和身体好。

望江楼的另一侧是“濯锦楼”,蜀地以织锦名重天下,据说,在锦江里浣洗后的锦鲜艳亮丽。因是旅游淡季,楼内无人,黑洞洞什么也看不见。

匾题是“月色江声共一楼”七字。回身不远,终于看到了“薛涛井”,和望江楼一样,这应该是代表性景点了。

井周边用栏杆护起,背面一类似照壁的墙上题“薛涛井”三个大字,旁边是“康熙甲辰三月立”的说明。思越千载,当年的女诗人就是从这里汲水浣笺,制作出深红花笺,写出工整流利的诗句,与诸多名士相唱和;此时,这里阒无一人,只有我这来自黄海之滨的远方游客在默默凭吊了。

井后是一长长的石刻诗画墙,不及细看。其中有长白端秀仿元人本“薛涛小像”,唐。

6.古诗上所说的望江楼在什么地方

成都市望江楼位于成都市望江楼公园内,望江楼公园位于成都市东门外九眼桥锦江南岸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面积176.5亩,园内岸柳石栏,波光楼影,翠竹夹道,亭阁相映,主要建筑崇丽阁、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泉香榭等,是明清两代为纪念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而先后在此建起来的。民国时辟为望江楼公园,成为市内著名的风景点。最能引发人们游兴的是品种繁多的万竿幽篁修竹,因此,享有竹的公园、锦城竹园的别称。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望江楼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

1,迎客舫,迎客访,迎客舫中迎客访,客访几人,客舫几人

2,穿水影,穿水映,穿水影中穿水映,水映整天,水影整天

穿音与川同。整天可解作整日,也可解作整个天空。

一解:游客在望江楼外面望江楼,望江流,望见江楼上面的人也在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同时见到船穿过水中的影子,自影子底下穿过的流水映照着两岸的景色,船在穿过水影的过程中流水也同时映照着船,水映整天,水影整天。

二解:游客在望江楼里面游览江楼,自里往外望江流,于是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同时望见流水穿过水影,流动着的水映照出两岸的景色,于是穿水影中穿水映,水映整天,水影整天。

3,虽然望江楼三次征联未果,但相信绝对不会: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

成都望江楼导游(成都望江楼导游词2500字)

无对板,无对伴,无对板间无对伴,对板永空,对伴永空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

签字笔,签字毕,签字笔前签字毕,字笔万金,字毕万金

古楼建,古楼见,古楼建后古楼见,楼建多久,楼见多久

秋叶飘,秋叶漂,秋叶飘完秋叶漂,叶飘尽时,叶漂尽时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

赏月园,赏月圆,赏月园中赏月圆,月圆一生,月园一生

其他对句:印月井,印月景,印月井中印月景,月井万年,月景万年。

新句:思神州,思神筹,思神州时思神筹,神筹万代,神州万代。

南京市望江楼是除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南昌滕王阁之外的天下第四楼。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建筑气势上,

南京望江楼完全和三大名楼齐名,名扬天下;黄鹤楼有名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岳阳楼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滕王阁也有王勃的“滕王阁序”;望江楼有温庭筠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南京望江楼位于长江边上的狮子山上,现代仿古建筑,在经过长江的火车上都能看到望江楼。游览南京的过客应该去看一下,交通也非常方便,也许稍不留神,留下一段千古名作,既可以为望江楼传名,自己也名利双收。望江楼景区南门入口处有一临水公园,为古建筑,内有朱元璋依马塑像。望江楼景区开放时间上午7点至下午6点,门票40元。

在南京望江楼附近还有一所三星级的宾馆,名望江楼。

此联为清末四川江津才子钟云舫为崇丽阁所撰,中国楹联学会会长魏传统将军补书,上下共212字。

上联: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雾。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只可怜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着绿墅香坟。对此茫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总贪迷醉梦乡中。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

下联: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冈上龙,殒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蛙。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倒不若长歌短赋,抛洒些幽恨闲愁;曲槛回廊,消受得清风好雨,嗟予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且向危楼俯首,看看看,哪一块云是我的天!

上联:登上高高的望江楼,统览远近河山,江山如此多娇。唐代的李德裕、宋代的范成大在茂州修建的筹边楼,正可使骚人墨客到此楼上吊古。

薛涛春闺苦短,负心的元稹只留下枇杷巷深,寂寞难度,如今空留香坟一座。而今天那些寻花问蝶之流,贪恋于醉生梦死之中,不禁让人振臂高呼,问这半江明月,究竟是谁家所有?

下联:千百年来,蜀中局势风云变换,上演出一幕幕人间的悲喜剧,呼唤出英雄不断。卧龙岗上的诸葛亮,殒没于落凤坡的庞士元,氐族英雄李雄,井底之蛙的公孙述,一时间铁马金戈驰骋疆场,一时间又银笙玉笛醉生梦死,都似过眼云烟。

倒不如自个长歌短赋,以消愁解恨,沐受这大好风光。想不到自己却怀才不遇,天地之大,竞无容身之地,孙悟空纵有天大的本事,也逃不出如来佛的手心。且向高楼俯首而看,哪一块云,是属于我的天空?

成都望江楼高39米,又称崇丽阁,每层的屋脊、雀替都饰有精美的禽兽泥塑和人物雕刻。阁顶为鎏金宝顶,丽日之下,金光闪闪,耀眼夺目。

设计巧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雄伟壮观。登楼远眺,高杰栉比,锦江春色,尽收眼底。此外,吟诗楼四面敞开,三叠相依;濯锦楼两层三间,状如舟船。一阁两楼与毗连的五云仙馆,构成极富四川风格的园林建筑群。

成都望江楼是明清两代为纪念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而先后在此建起来的。

薛涛,长安人,父亲薛郧在京城长安当官,学识渊博,把这个唯一的女儿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就教她读书、写诗。

薛涛八岁那年,薛郧在庭院里的梧桐树下歇凉,他忽有所悟,吟诵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头都没抬,随口续上了父亲薛勋的诗:“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那一年,薛涛不过八九岁。她天分很高,让父亲又喜又忧。

薛郧为人正直,敢于说话,结果得罪了当朝权贵而被贬谪到四川,一家人跋山涉水,从繁华的京城长安搬到了遥远的成都。没过几年,他又因为出使南诏沾染了瘴疠而命丧黄泉。那时薛涛年仅14岁。母女俩的生活立刻陷入困境。

薛涛不得已,凭借“容姿既丽”和“通音律,善辩慧,工诗赋”,在16岁加入乐籍,成了一名营妓。

那时的官员们往往都是科举出身,文化素质不低,要让他们看得上眼,不仅需要美貌,更需要才艺、辞令和见识,而这正是薛涛的长项。身在娱乐场中,使得她与当时许多著名诗人都有来往,在这份名单中不乏像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诗坛领袖。

薛涛作诗500多首,然而这些诗歌大多散失,流传至今仅存90余首,十分令人惋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都望江楼

自合江亭涉江至赵园作者:陆游、体裁:诗词、朝代:宋朝。

政为梅花忆两京,海棠又满锦官城。鸦藏高柳阴初密,马涉清江水未生。

风掠春衫惊小冷,酒潮玉颊见微赬。残年飘泊无时了,肠断楼头画角声。

合江亭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府河与南河交汇成府南河之处,始建于1200年前。合江亭垒基高数尺,10根亭柱支撑着连体双亭,构思巧妙,意味隽永。

拾级而上,二江风物,尽收眼底。合江亭于唐代贞元年间由川西节度使韦皋始建,北宋重建,并达到鼎盛,成为官民宴饮,市井游玩的热闹场所。

合江桥畔亦是时人登舟出川的主要口岸,明代辟有锦官驿,清代新置船税所。扩展资料:南宋时,成都知府吕大防看见合江亭屋宇倒塌,梁户残缺,心中很是惋惜,于是命人修缮,作为船官治事所,以供宴饮游乐,那些消失的梅花也重新开始在此处飘香,合江亭得到了短暂的复兴。

虽然此时的合江亭已经不再有唐时的辉煌,但也是成都人游乐的首选之处。每到冬季,梅花含苞待放时,官府的管理人员就会随时观察合江园的梅花,一旦梅开五分,也就是最适宜观赏的时候,就上报官府。

官府就会邀请文人们来赏梅聚会。而普通的老百姓也欢天喜地地奔走相告,一起来赏玩游乐。

陆游曾写道: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据考证,当年成都的梅林并不只是青羊宫到浣花溪这一段才有,而是从浣花溪一直延伸到合江亭一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合江亭涉江至赵园百度百科-合江亭。

阅读
分享